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太阳软X射线观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软x射线观测在太阳物理的研究中,特别在日冕结构、磁场和日冕等离子体活动等物理现象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太阳软x射线观测主要有光谱和成像观测两种.随着观测技术、方法和内容的发展,太阳软x射线观测揭示了太阳物理的许多重要的科学现象,并在预报、监测空间天气变化,预警空间灾变天气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基于高斯过程利用传统共轭梯度法搜索超参数,存在对初始值依赖性强、获得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本文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超参数进行智能寻优,建立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高斯过程模型对变形体形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隧道和基坑两个工程实例计算比对分析,NN、SE和RQ 3种核函数中NN核函数的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9%和1.06%。结果表明超参数优化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改善了高斯过程算法本身存在的超参数求解方面的不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3.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使用青海、甘肃等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2009年1月1日—2022年2月8日间青海门源及周边地区(36°~39°N,101°~104°E)14 86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双差成像(TomoDD)方法进行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及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主要集中在5~15 km深度范围,其中10 km附近分布最多。推断该深度区域为门源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孕震区。基于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主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分别对2016年门源MS6.4地震和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两次地震都位于高速异常体边缘,速度结构与断裂、地震序列吻合较好。2022年门源地震位于高速体的西端末梢位置,是该高速体受青藏高原东北缘顺时针应力作用导致的滑动产生的走滑型地震。  相似文献   
54.
阐述了汤山金矿的发现过程及其成因,汤山金矿采用“堆浸法”提取金,详尽描述了该方法提取金的工艺流程;破碎→制粒→筑堆→喷淋→吸附,并建议将汤山金矿作为旅游地学景点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55.
针对实现雷电数据可视化的关键技术,采用Flex技术结合Google Map构建了雷电数据可视化平台,重点研究了闪电定位数据、地面电场探测数据以及雷达栅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由于GoogleMapAPI无法满足一些业务需求,设计了自定义类实现信息窗口交互和绘制圆的功能。通过对比传统平台的展现效率可知,采用Flex技术能有效地优化雷电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平衡系统运行负载,为雷电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平台支持,对雷电WebGIS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6.
中国近百年温度曲线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在中国近百年温度变化方面,十几年来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这首先表现在建立了若干条全国平均气温序列,而几条主要序列间的相关系数在0.73~0.97之间。同时,这些进展也表现在基础资料质量提高、空间覆盖面扩大、序列均一性改善以及结果可靠性提高等方面。对多序列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新结果显示,1906-2005年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8±0.27)℃,2007年是我国近百年来最暖的一年;代表性分析显示,现有的几条中国温度序列中除覆盖完整的序列外,其他序列在1920或1930年代以前可能主要反映中国东部变化情况,但在此之后则能较好地代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7.
张丹  邱新法  曾燕  钱茂 《气象》2010,36(12):80-85
利用全国660个常规气象站40年(1961-2000年)整编气象资料.采用逆距离权重反比法、样条函数法和普通克立格法等常用的3种插值方法,分析了直接插值法和综合余项法对气温插值的影响,提出了去除气温形成中的确定性部分后,以随机项进行插值可提高气温插值精度。并从空间上、时间上对比眲不同插值方法的误差,最后分析了气象站的空间分布密度对插值方法的敏感性。验证结果表明:除个别月份外,综合余项法的各项平均绝对误差均在1℃以内,比直接插值法减小了0.6~1.6℃,精度提高了38%~85%;且综合余项法的精度不依赖于台站密度的大小、插值方法的不同,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这说明影响空间插值精度的关键因子并非是气象观测站点密度的提高、空问插值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58.
江苏地表湿润状况的变化趋势与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俊  邱新法  曾燕  李梦洁 《气象》2008,34(9):89-96
为了了解江苏省地表湿润状况,利用江苏省60个气象站1961-2005年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通过构造一个既包含降水变化又考虑温度变化对潜在蒸发影响的干湿指标一地表湿润指数Hf=P/Pe(P为观测的月降水总量,Pe为月最大潜在蒸发),采用M-K法,对比分析了江苏省区域平均地表湿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季节性差异,并讨论了它与降水和气温的联系,突出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温度变化对干湿变化的重要影响.最后给出了地表湿润指数各季节变化趋势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苏北和苏南地区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相反.由于温度的升高苏北苏中地区均出现变干趋势,苏南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增加却没有呈现显著变湿趋势.江苏地区的干化趋势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  相似文献   
59.
近10年全球变暖停滞了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与近10年(1999—2008年)全球变暖停滞有关的几个问题。首先,虽然1999—2008年全球平均温度增量接近零,但是这10年仍是30年来平均温度最高的10年。其次,自然变化如火山活动、太阳辐射、ENSO及大洋热盐环流变化可能影响全球平均温度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但是不大可能改变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最后,用全球及中国的观测资料证实1999—2008年中国平均温度增量为0.4~0.5℃/10a,即中国的气候变暖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60.
杨亚新  邱新法 《气象》2009,35(5):83-90
为提高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1950-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和表层水温(SST)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生成位置分布的一般气候特征,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局地SST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存在4个TC高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附近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马绍尔群岛附近洋面,其中关岛附近洋面TC发生数最多,是TC发生的一个主要源地.TC生成位置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与局地SST存在密切的关系,局地SST升高,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反之,则偏东、偏南.同时发现,TC生成位置西北边界与月平均SST的27.5℃等温线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绝大多数TC都发生在月平均SST≥27.5℃的海区.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TC生成位置偏东偏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强,路径偏东偏南,可导致影响我国南部海区和日本东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弱,路径偏西北,可导致影响我国东部和北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