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城市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基于多媒体电子地图制作软件TeleAtlas 3.0,结合多个城市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设计与制作,总结出城市多媒体电子地图集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2.
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在耕地资源供给不足情况下高质量的农田受到巨大威胁,进而可能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尽管已对中国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估,但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未见报导。本研究利用MODIS的净初级生产力产品(MOD17)数据,基于发展的累积概率分布法确定耕地质量标准,以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三期基于Landsat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LUCC)数据,得到低、中、高质量农田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城市化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城市化占用耕地面积占耕地减少总面积的比例由2000–2005年的47.29%增加到2010–2015年的77.46%。2000年,中国耕地质量以中低产田为主,分别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81%和48.74%,高产田仅占10.44%。随着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化占用高产田面积在全国耕地面积中的比例从2000–2005年的9.71%上升到2010–2015年的15.63%,高产田受到严重威胁。从空间上看,该现象已由华东、华南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尤其是西北地区,其201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高产田达到52.97%。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评价耕地质量的方法,同时揭示了城市化进程占用高质量耕地的趋势。未来占用高质量农田的趋势可能会持续,必须构建以振兴乡村为主的新型发展模式,可能是缓解土地资源紧缺情况下城市化和粮食安全矛盾的可选途径,值得土地利用规划和政府决策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3.
皮质醇是衡量鱼类应激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从血液中检测皮质醇的常规方法会对鱼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其死亡。本实验室开发了一种从水中检测皮质醇的技术,应用该技术比较了大黄鱼高温处理组(28℃)和对照组(20℃)血清与水样中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血清与水样皮质醇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且相关性显著(P 0.05),说明通过测定水样中的皮质醇来代替血清中的皮质醇是可行的。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效果,我们又比较了机械应激前后水样中皮质醇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机械胁迫也导致了皮质醇含量的显著升高(P 0.01)。本技术的建立可为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应激状态的无创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溶储层是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主要储层,是海西早期与加里东期岩溶作用的结果。海西期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石炭系直接覆盖于中下奥陶统之上的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的岩溶储层主要是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震剖面奥陶系反射波组底部上超、顶部削切特征,牙形剌化石带的缺失、志留系层序地层对比均证实奥陶系在加里东中期有过隆升剥蚀,说明塔河油田具备有加里东岩溶作用的地质条件,锶同位素特征证实了加里东期岩溶洞穴的存在。在上奥陶统覆盖区,岩溶储层主要发育于加里东不整合面(T47和T27)下300 m之内,岩溶储层中,岩溶洞穴高度主要为0~30 m之间,最大可达75 m,显然是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加里东期断裂控制了加里东岩溶储层的发育,由此预测了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的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75.
伊通河农安段水体污染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伊通河农安段的受污水体进行了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确定了该河段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综合评判了该段水体的水质;最后针对水体治理目标,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祁连山东段沙沟河黄土剖面CaCO3含量、色度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结合14C和热释光测年结果,揭示出了沙漠边缘区夏季风在末次间冰期(S1)表现出5次增强时期。从指标曲线上能够反映出千年尺度的气侯变化,与GRIP孔的气候记录有很好的耦合性。这种气候不稳定性可能受控于高纬冰盖的变化,体现出全球气候性特点。在末次冰期,夏季风的反映就弱得多,气候长期表现为干冷,可能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以及靠近沙漠边缘区,使夏季风在冰期难以到达,表现出区域性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77.
本文旨在介绍空间场景概念及其耦合三维生态足迹构建的新一代海岸带与海域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性评估框架;基于该框架,分析了199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与海域空间场景、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性变化。结果表明:(1) 1990—2019年陆地与潮间带空间场景变化主要表现为森林和水田向海水养殖、居住、商业贸易、工业生产和公铁桥梁等场景的转入,海域则主要表现为开发保留海域和一般可捕捞海域向海洋保护、海水养殖、旅游休闲、港口航道和工业城镇海域的转入。(2)总生态承载力先增后降、总体略有上升,但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绝大多数空间场景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升。(3)研究区及大多数空间场景人均足迹深度持续上升,且均超过原始值1,显示出不可持续发展趋势;人均3D足迹则呈先急增后缓增趋势。其中,旱地、陆地交通场站、工业生产等场景人均足迹深度最高,森林、工业生产和陆地交通场站人均3D足迹增长最快。(4)随着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和海洋政策调整优化,1990—2019年研究区不可持续发展趋势得到缓解。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场景更能细致准确反映海岸带与海域复杂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性差异...  相似文献   
78.
热带气旋影响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利用1990~2008年气象要素资料、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和福建沿海9个验潮站资料,从热带气旋登陆、路径以及福建沿海地理特征等方面,分析研究福建沿海热带气旋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每年平均约有5.58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福建,风暴潮发生率为81.1%,福建沿海风暴潮主要出现在5~10月,风暴潮过程最多的是8~9月,平均每年有4.53次风暴潮过程。正面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和登陆浙南的影响热带气旋,最容易引发福建省沿海热带气旋风暴潮过程,且风暴增水最强,最大增水可达200cm以上,其次是登陆广东的影响热带气旋。由于闽江口的喇叭口地形作用,位于闽江入海处的闽江口岸段在全省4个岸段中风暴增水最强。  相似文献   
79.
在线渗析-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样品经超声波超声静置,提取上清液,经渗析进入色谱柱,采用Metrohm A Supp 4-250阴离子交换柱,以1.8 mmol/L碳酸钠-1.7 mmol/L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在线渗析技术与离子色谱法联用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氟。与常规方法相比,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避免了繁琐的样品前处理。加标回收率为90.5%~95.7%,精密度(RSD,n=6)为1.60%。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能够用于环境土壤样品中有效氟的检测。  相似文献   
80.
3S(RS,GIS和GPS)集成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工具,3S不仅可高精度快速、实时地采集各种地质信息,而且能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将各种信息进行叠加、对比、综合与复合,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更丰富的图件等资料.这是以汶川、映秀震区重建为例,应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该区的航空遥感影像图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