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厄.尼诺事件和地球自转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安  季凯帆 《天文学报》1989,30(2):160-165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在假定研究区的热流符合某一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借用现今镜质体反射率实测值R0并采用最优化法反演古热流和古地温。对于受热过程不复杂而又年轻的地区,可用线性函数模型;在经历过高热的地区可用指数函数模型。所提出的方法在四川盆地采用指数函数模型进行了应用试验,并以女基作为例作了介绍,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3.
土地整理—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魏丹斌  尚凯 《河南地质》2001,19(2):93-100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根本途径,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本文论述了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的实践经验和成效,同时就河南省土地整理的现状提出了若干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曹新来  边庆凯 《地震学报》2004,26(7):154-161
分析华北地区20余年地下水动态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部分井水位动态在几次强地震前短期阶段出现形态相似的下降变化. 其特征表现为水位以突变下降或加速下降开始,转折后变为速率较缓慢的上升,其幅度比下降幅度小得多;地震发生在水位缓慢上升过程,震时或震前水位大幅度上升. 这种下降形态的异常在华北地区上百口观测井中记录虽然不多,但是在几次强地震前不同的井记录了形态相同的水位变化过程. 表明地下水的地震前兆异常具有一定的重现性,在不同的强地震前可重复出现. 因此, 有必要研究这类异常的成因及其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7.
在缺乏强震地面运动观测资料的上海地区用烈度资料建立该区的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采用一种新方法——比例系数法计算其标准偏差,并通过实例验证这一关系。最后对该区未来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8.
板块构造格局是大地构造的基础科学问题,涉及到大尺度的盆山关系,控制了洋陆格局、造山带和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因而可以用来揭示大洋关闭、造山隆升的过程.早古生代末是中国3个板块的构造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基于经高置信度遴选的古地磁数据和全球古地磁数据库,结合大地构造比较学的地质亲缘性对比分析,利用GPlate软件重建了晚前寒武纪至早古生代的全球板块构造格局,提出奥陶纪末-志留纪是中国3个板块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440 Ma之前,中国3个板块的空间格局是N-S/T格局(即华北在西、华南在东北,塔里木在东南),440 Ma后中国3个板块的空间格局转为T-N/S格局(即塔里木在西、华北在东北,华南在东南),并一直持续到现今中国3个板块的格局.这个重大转变与晚前寒武纪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和早古生代末中国3个板块之间的洋陆格局变迁密切相关,是从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向缩短的大地构造环境转变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29.
任战利  祁凯 《地质科学》2018,53(3):959-971
渭北隆起发育多套烃源岩,是寻找油气的重要战略区。对渭北隆起不同层位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变化规律及热演化历史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利用大量反射率测试资料及裂变径迹分析资料,确定了研究区不同层位热演化程度及变化规律,在恢复剥蚀厚度及埋藏史的基础上,恢复了渭北隆起的构造热—演化史及生烃史。研究结果表明:渭北隆起上三叠统延长组处于生油阶段、石炭—二叠系、奥陶系处于生气阶段,不同层位热演化程度总体上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渭北隆起不同层位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关系为似线型,镜质体反射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渭北隆起自早白垩世末以来经历了大规模抬升冷却,具有南早北晚的特点,40 Ma以来,研究区整体快速抬升冷却。热演化史研究表明渭北隆起不同层位最高热演化程度是在早白垩世达到的,从寒武纪到侏罗纪,地温梯度总体较低;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受构造热事件影响,古地温梯度最高可达46.0 ℃/km;晚白垩世以来,由于地温梯度降低及地层大规模抬升剥蚀,地层温度明显降低。渭北隆起奥陶系、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天然气生气高峰期、上三叠统延长组烃源岩生油高峰期均在早白垩世,生油、生气高峰期受中生代晚期高地温梯度、构造热事件的控制。新生代以来渭北隆起大规模抬升剥蚀,地层快速抬升冷却,地层温度明显降低,烃源岩生烃过程停止。  相似文献   
130.
CryoSat-2卫星测高计划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欧空局地球探测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Cryo Sat-2卫星于2010年携带着Ku波段SIRAL(干涉/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发射升空。Cryo Sat-2任务的优势在于高精度地测量两极海冰厚度以及监测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冰盖的变化,同时92°的近极地轨道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先前遥测卫星的高纬数据缺口。本文对Cryo Sat-2卫星的科学目标、科学需求、任务概况、仪器载荷以及数据产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强调了Cryo Sat-2的首要载荷SIRAL和数据校准,最后探讨了Cryo Sat-2在极地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