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河口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与堤坝的结构型式密切相关,在河工模型上直接研究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有较大难度。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个例,采用水槽试验和动床模型相结合方法,通过水槽试验确定可以在特定河工模型上使用的概化透水结构,使在模型上精确模拟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成为可能。研究成果认为,二期工程NⅡC区段2 600 m导堤不建对北槽出口段的整治效果有明显影响,NⅡC区段导堤高程降低1 m或采用空心方块斜坡堤透水结构对整治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52.
水泥搅拌桩设计方法的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针对现行规范使用过程中的若干设计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评述。根据笔者去日本研修期间的调研结果和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对水泥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一些看法和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3.
影响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的知识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间数据挖掘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面向应用的新技术。运用1998年夏季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 探测反演出的红外辐射亮温资料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分辨率有限区域分析预报系统产品中的数值格点预报资料 (HLAFS) 对青藏高原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进行了自动追踪。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关联规则研究了移出高原的MCS与其环境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400 hPa这一层次,等压面高度、相对湿度、涡度、散度、垂直速度这5 个物理量是影响其移出高原的主要因子;而在500 hPa 层次,移出高原的MCS与等压面高度、相对湿度、温度、垂直速度和K指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54.
上海是富饶的上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居民最拥挤的大都会城市,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在全国四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12个市级区和9个郊区县,国土总面积为7823.44km~2,约为全国面积的0.66%。其中,建成区面积375.44km~2. 上海郊县是个人均耕地0.39亩的小郊区,但每年都为市区提供占消费量60—70%的猪、禽、蛋,几乎自给的“三鲜”(菜、鱼、奶),50%左右的粮食,而成为服务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和出口基地。我们从大城市小郊区特点出发,分析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有利条件和问题,探索人口的适度增长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再生能力的供需同步,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进而提出土地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55.
456.
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能力及其与更新速率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阐述了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及天然可再生能力的表示方法,探讨了水资源天然可再生能力与水资源更新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用单位时间的可更新水资源量来表述水资源天然可再生能力具有突出的优点。研究同时表明水资源更新速率与可更新水资源量之间关系密切,如果获得了水资源更新速率,则较易获得其可更新水资源流量,从而可以研究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以全国水资源-级分区及黄河流域二级分区为例评价了其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457.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信息识别、信息提取,获取了工程区地形地势、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等主要的自然环境因子。用海拔高度反映地势状况,土地覆盖类型反映地表覆盖状况,植被覆盖度反映抗侵蚀能力,植被净生产力反映物质能量的循环状况,年均温度反映热量状况,年降水量反映降水状况,建立综合自然环境指数,对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评价。按计算结果将调水工程区分为四级区域,并对这四级区域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了它们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全面深入进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供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58.
西线调水工程对水量调出区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新的调水方案 ,工程所在位置及其影响所及的区域。在此基础上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出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包括调水对气候、动植物、水质、水库区及周边地质环境、人群健康等的影响 ,以及水库淹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其主要结论是 :1对库区、坝址临近地区的气温、降水影响均较小 ,由于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对局地降水的贡献率约为 0 .0 0 4~ 0 .0 0 8;对干旱河谷区气候虽有影响 ,但很微弱。 2对生物会产生一定影响 ,主要表现在对渔类区系组成、种群结构等方面。对陆生生物造成一定数量的减少 ,但不会造成生物物种资源的减少。3坝址下游水质比现在有所下降 ,但由于河段所在位置人口密度低 ,污染较轻 ,对水质不会有大的影响。 4淹没损失小 ,移民少。本文可为西线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9.
Windows CE下实现掌上机和GPS OEM板的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WindowsCE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WindowsAPI对掌上机串口进行通讯操作,实现了在Windows CE下对GPS OEM板数据的读取,该通讯方法适用于各种条件尤其是在野外条件下的作业。  相似文献   
460.
振动成孔高压喷射注浆成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研究成功的振动成孔高压喷射注浆成墙技术的概况,设备配置及DJ-60型振孔高喷机,施工工艺和工程应用情况,并对其技术性,经济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