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针对Web端进行航道构建与三维可视化时遇到的海量数据组织困难、即时显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度数据索引构建方法,利用多层次网格索引将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关联关系索引到数据中,实现了海量水深数据的快速增量入库和高效检索;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约束的航道地形模型构建方法,利用alpha-shape算法提取自适应边界,并对D...  相似文献   
62.
建造人工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对拟建人工湖的渗漏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库底渗漏和绕坝渗是该人工湖渗漏的主要来源,并计算了相应的渗漏量,从而论证了该人工湖的蓄水能力完全能够维持其生态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63.
江西省食物供给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对未来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江西省1980-2005年的各类食物产量变化趋势,并结合食物营养转化式和不同生活水平的食物营养需求标准,对江西省食物营养供给总量和供需平衡进行时空格局分析,得出:①稻谷产量约占江西粮食总产量的95%,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而油料、大豆、薯类和甘蔗产量199...  相似文献   
64.
辛金珠 《测绘通报》2018,(3):150-151,157
论述了利用双交叉导线测设长大隧道洞内控制网的方法。该方法能增强洞内导线网形的结构稳定性,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相似文献   
65.
通过在九寨沟县聚宝山不同位置处布设微震监测仪器,采集到了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几次典型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动监测剖面上1#(1414 m)和2#(1551 m)监测点的余震加速度响应数据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1)孤立突出山体的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各监测点的水平向加速度幅值一般要大于竖直向;(2)在地震过程中,聚宝山近SN走向的山脊沿水平东西方向震动更为猛烈,即沿东西两侧发生猛烈"甩动",形成沿山脊走向发育的地震裂缝。对余震监测数据的研究证实了斜坡地震动方向效应的存在,聚宝山山顶处的2#监测点水平东西向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强于其他方向,地震波能量在水平东西向上得到显著放大,因而坡顶处建筑物也更容易沿该方向发生破坏,证明了局部地形对斜坡地震动力响应具有控制效应;(3)2#监测点竖直向主频值主要为6~12 Hz,水平东西向主频值主要为5~8 Hz,水平南北向主频值主要为5~10 Hz,其水平东西向主频率值主要为低频成分;相较于1#监测点,2#监测点各向的主频值发生明显衰减,即随着高程的增加,地震动主频值呈现出减小趋势,在斜坡上部地震波以中低频为主。通过进一步地计算分析得出,九寨沟地震诱发单薄山脊、条形山体、多面临空山体等地形放大效应与地震波半波长密切相关,斜坡在局部地形尺寸与地震波丰富的波长成分的耦合作用下,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山体震害发育。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余震对山体的地震动响应规律,在九寨沟薛家坝斜坡山体安装地震台阵,对斜坡表面以及斜坡内部不同深度地震动进行监测研究。MS3.2级余震触发了山脚及山顶4台强震记录仪,数据揭示:位于斜坡表面凸出位置的山体地形,地震的放大作用明显,同时水平向的加速度峰值大于垂直方向;对比山脚,斜坡表面2#-1监测点加速度峰值PGA最大,阿利亚斯强度值放大5倍以上,放大效应最大的方向在垂直向,加速度达到2.48倍,阿利亚斯强度达到5.24倍;随着向山体内部水平深度的加深高位放大效应逐渐衰减,PGA最大值由洞口2.48下降到2.03,阿利亚斯强度响应系数最大值由洞口5.84下降到3.92;自坡体表面水平向内,各监测点加速度峰值逐渐减小,在0~25 m内自坡表面向内加速度峰值下降最快,坡体内部下降幅度变小;傅氏谱表明,山脚的频率成分范围0~50 Hz,主频值大小为23 Hz左右,2#-1监测点频率范围较山脚未有明显变化,但主频值明显减小,在5 Hz上下;在斜坡上洞口傅氏谱频率成分复杂,随洞口向洞内水平加深,各监测点幅值及频率成分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加速度幅值的增大,地震动能量会呈几何倍数的增加,且山体表面是地震动能量最大的位置,若短时间振动能量超过岩体的强度,则会出现崩塌、滑坡,同时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根据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传统地籍图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地籍图即影像地籍图的编制,介绍了影像地籍图的特点、编制原理及流程,并根据实际操作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解决的方法.并阐述了制作影像地籍图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68.
施加辛 《云南地质》2014,(4):452-461
近年来在矿物标本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与水晶、葡萄石、硅灰石等紧密共生树枝状金属铜晶簇标本,甚为新奇、美观,销售者称这些标本是产于云南昭通地区的天然产物,一些矿物标本爱好者及博物馆以单件数万元,数十万元进行购买.作者通过对这标本进行了矿物学,矿物共生组合及矿山地质背景实地考察,可以肯定类似这些在水晶、葡萄石、硅灰石标本上精美的“自然铜晶簇”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再生.  相似文献   
69.
基于卫星高度计数据、模式数据和同化资料揭示了东印度沿岸流(East India Coastal Current, EICC)年周期上的时空分布特征, 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及热盐输运。在年周期上EICC呈现3种分布状态, 受季风影响, 在东北季风前期(10—12月)和后期(2—5月)为一致的南向(北向)流动; 而6—8月EICC呈3段式分布, 与另外两个时间段明显不同, 表现为9°N以南、16°N以北区域的南向流动和9°—16°N区域的北向流动。前人研究认为印度东海岸的局地风应力是EICC的主要机制, 本研究发现除局地风应力外, 来自孟加拉湾中部的艾克曼抽吸(Ekman Pumping)在全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在2—5月(10—12月)驱动EICC的北向(南向)流动, 而局地风应力则在10—12月有利于EICC的南向流动。EICC是孟加拉湾低盐水向赤道东印度洋和阿拉伯海输运的一个因素, 在海盆间的热盐交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EICC的热输运在6—12月(2—5月)有利于(不利于)湾内温度的升高; 盐输运则在全年都有利于孟加拉湾内盐度的增加。此外, EICC的一致南向(北向)流动以及3段式结构促进了湾内热盐的再分配, 对于维持北印度洋的热量和盐度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大都市是区域发展的引擎,大都市产业布局是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都市区正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更新,从而促使都市空间和产业格局不断优化。通过近二十年来上海市餐饮业空间数据分析,研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都市区餐饮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揭示影响关系。① 近二十年来,餐饮业总体分布格局由“一轴双核两片多点集中”的初始形态,逐步演化为“三核四轴四片多点集聚”的现状格局,餐饮业分布逐渐从“内环-中环-外环”向外扩散,呈现多方向多轴线、区轴连面的演化趋势。② 不同类型餐饮业分布与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地方菜以老城区布局为主,并向商业街区、金贸区、大学城等区域集聚演化明显;国际餐饮围绕历史租界街区布局,并向城市副中心、旅游吸引物区域集聚演化;休闲餐饮趋于城市公园、景区景点和科教中心周边集中分布。③ 餐饮业整体呈现“中度集聚-中高集聚-高高集聚”的集聚演化特征,休闲餐饮、国际餐饮的集聚演化更加显著;地理空间上餐饮业由市中心向城市东西向演化明显。④ 人口密度、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以及旅游格局是影响餐饮业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的基础性因素;城市更新引发的公共服务与旅游空间变迁,是不同类型餐饮业格局演化的主导性因素。⑤ 城市更新改变了都市区发展肌理,促进了区域空间的结构性变化,推动了发展要素与环境变迁,不同类型餐饮业依据市场定位与选址偏好,在地理空间上随之快速响应,推动了大都市餐饮业分布格局演化与更替。鉴于餐饮业对城市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研究可为大都市旅游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