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对赛里木湖天然水体化学成份的分析,确定了水化学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湖水属中高度矿化水,硬度较大,pH偏碱,溶解氧丰富。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镁组Ⅱ型(SⅡMg)。本文还对该湖水质及营养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以Ⅱ类水体为主,中度营养化的评价结论,基本符合景观、娱乐、渔业等多种用途的需要。  相似文献   
22.
雅鲁藏布江是东构造结的核心区域,为研究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流域现今隆升发育现状,本文基于ArcGIS平台,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流域的ASTER-DEM30 m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y Index,简称HI法,是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来获取流域演化特征及其构造活动响应指标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结合构造、岩性、气候、第四系以及河流等基础资料探讨该地区隆升差异。结果表明:HI>0.43的隆升区主要集中在大拐弯缝合带以外的区域且分布与各断块中的三级夷平面具有较好的耦合性;而HI>0.60拉萨断隆隆升区分布范围最大,加拉白垒断隆分布最小,仅在大拐弯小范围分布;HI < 0.43的侵蚀下切区,处于河流的一二级谷肩位置以及河流发育较为成熟的区域;林芝-派镇段区域内HI < 0.35,以侵蚀下切为主。由以上得出:区内构造挤压作用依然存在,而气候、河流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是在构造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时间推移以上因素会逐渐抑制构造抬升作用,并且对侵蚀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内表现不同;当构造作用发挥主要作用时,断块以隆升作用为主,HI>0.43;气候作用的影响使加拉白垒与南迦巴瓦峰处于隆升停滞,HI < 0.43;林芝段HI < 0.35说明在气候、河流发育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下会加大侵蚀的力度使得区域内以侵蚀下切为主,未有抬升迹象。整体上,在构造、气候、河流发育及断裂带密度综合影响下,隆升作用由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外部向内部逐渐减弱,而局部区域上的差异是由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差异决定的。  相似文献   
23.
随着信息技术和测绘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信息化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其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式扫描测绘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采集模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是目前社会的研究热点,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重建古建筑独特复杂的表面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管理和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以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洞窟类实例对古建筑点云数据处理和NUBRS三维模型复杂曲面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4.
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GDPJ09)对国情普查中采集要素和属性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通过对GDPJ09的质量要求进行分析,利用ArcGIS中的Data Reviewer模块设计了地理国情普查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现研究设计的质检规则和检验方法符合GDPJ09的标准,灵活性高,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区域补偿模式和实验均衡理论出发,利用重力和地形资料计算了冲绳海槽的均衡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段弹性板有效厚度和补偿深度明显大于中段.结合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中两段岩石圈温度和补偿机制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6.
邱浩浩 《地质与勘探》2020,56(6):1272-1277
黏土水泥浆材是采空区处治的优选注浆材料,但目前关于优化浆材配比的研究较少。针对毕威高速公路水塘隧道出口段采空区处治工程,提出采用黏土水泥浆液进行注浆处理,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配比浆液的凝结时间、结石率、结石密度、结石体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冲蚀率等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固相比较低的浆液凝结时间较短,抗压强度较高,渗透系数较大;随原浆比重增加,浆液的凝结时间缩短,强度提高且渗透系数降低;偏铝酸钠可有效缩短浆液的凝结时间;最终确定了黏土水泥浆材的配比和原浆比重。本次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的注浆治理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7.
浮游蓝丝藻是水华蓝藻的常见种属,但对其生长和产毒特性认识不多本文首次对我国水体中的浮游蓝丝藻进行了研究.从广东省一重要供水水库中分离到一株丝状蓝藻,经形态特征鉴定为阿氏浮游蓝丝藻,并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下对该藻株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适合于该藻生长的光强和温度分别为20μmol/(m~2·s)和30℃;该藻株具有mcyE基因,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CRR,产量为0.06μg/mg(DW).  相似文献   
28.
岱崮地貌是一种寒武系碎屑岩之上的平顶灰岩地貌,为中国五大地貌之一,对其研究具有地质学、古地理环境等科学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研究,分析研究了岱崮地貌的特征、成因和演化,得出以下结论:1) 岱崮镇的崮主体呈NW向展布,由崮体和崮基组成。崮体包括崮顶、崮腰和崮底,崮顶为灰岩,崮腰和崮底以碎屑岩为主,崮基为前寒武系岩浆岩或太古宇泰山群;2) 近水平岩层是岱崮地貌发育的基础;3) NNW向、NW向和近EW向断层是岱崮地貌形成的根本因素,NW向和NE 向节理是主控因素,控制了岱崮地貌的走向、密度;4) 岱崮地貌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化,经过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留存的寒武系-中奥陶统、上石炭统-二叠系是岱崮地貌形成的基础,燕山期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162~149.8 Ma)、白垩纪(140~90 Ma)及喜马拉雅早期(65~43 Ma)产生的断层及节理是岱崮地。  相似文献   
29.
采用基于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数值方法研究了定常吸气方法对平板风致静力的影响。研究对象选为一处于均匀来流风场中的平板模型,在该平板靠近来流端设置定常吸气入口,通过改变定常吸气速度、吸气孔宽度计算该平板模型的风致静力三分力,进而获取定常吸气对平板风致静力作用的影响。风场数值模拟采用Reynolds Stress equation Model(RSM)湍流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在定常吸气作用下,平板的阻力系数显著降低,扭矩系数增大,平板迎风端面的压力随着吸气能量的增强而减小,背风端面的压力基本不变。数值结果表明,定常吸气可以有效地改善平板绕流边界层结构,降低风致阻力。  相似文献   
30.
本文基于Access构建了海岸线类型数据库和解译标志数据库,实现了现场照片、解译标志图片、文字等信息的统一存储;并充分顾及海岸线判绘与提取工作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开发了数据库管理、海岸线判绘、海岸线提取和制图表达等4个子系统,实现了海岸线的流程化提取与制图。该系统简单实用、针对性强,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性,可服务于海岸线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