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土壤盐碱化作为一种渐进性环境地质灾害,已严重制约着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盐碱地实施改良和微咸水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以往的盐碱地改良多用明渠、暗管排水、暗管结合大口径竖井抽排、种植耐碱性植物等方法,明渠及埋设暗管对地表的开挖破坏性极大、且排水量及适用深度有限、植物改良存在周期长、费时费力等诸多缺点。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技术可将滤水管以水平或近似水平安装在含水层中(水平井),可垂直于含水层流向长距离铺设,与传统改良方式相比能获得较大的出水量、成本低、且施工对环境影响小等诸多优势,工程实例证明,该施工工艺技术为盐碱地改良、地下咸水开发利用、浅层低渗透性地下水资源开采等提供了较理想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河发源于东昆仑山脉,末端注入盆地中东部的察尔汗盐湖,是该盐湖最主要的补给河流,极大地影响着该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格尔木河的主要支流—昆仑河和雪水河都是由冰川融水形成,因此该流域内的冰川进退对河流径流量变化和谷地填充地层的物源有着重要影响。该流域内主要的填充地层为昆仑河砾岩(河流相)、纳赤台沟组(冲洪积相)和三岔河组(河湖相)。在三岔河组之上,发育了4~5级阶地,除最高的T5之外,其它均为以三岔河组为基座的内叠阶地(少部分河段以昆仑河砾岩为基座)。根据前人的研究,昆仑河砾岩沉积的年代为1 269~1 042 ka(ESR年龄);纳赤台沟组堆积于482~642 ka之间(ESR和TL年龄);三岔河组形成于355~95 ka(ESR和U系年龄)、90~16 ka(OSL年龄),T5~T1阶地基本形成于16~4.6 ka之间。由于采用的测年方法不同,不同学者对三岔河组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对阶地的划分也有所不同(4级或5级阶地)。但是,对T5~T1阶地形成时代有较一致的观点,即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对于格尔木河河流地貌过程的驱动因素,目前尚存在争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驱动了该区域河流地貌的形成,但也有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海南岛东方地区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对《海南省岩石地层》晚更新世八所组层型剖面进行精细研究,通过6个钻孔剖面层序、粒度、重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峰值及与中更新统北海组的接触关系等特征,认为该地区八所组为陆相冲洪积沉积形成,其与北海组物源一致。因此东方地区的八所组与北海组实为同一套地层。应将东方地区原八所组归于北海组,从而导致整个海南岛地层格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杨轩 《地质与勘探》2018,54(5):877-889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目前为止已发现了浩尧尔忽洞、朱拉扎嘎、赛乌素、碱泉子、卡修他他等多个规模不等、不同成因的的金矿床,显示出较大的成矿潜力。特拜金矿是近年来在华北地台北缘西段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为探索该金矿的成矿机制,本文对特拜金矿开展了矿床地质和流体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特拜金矿-赋存于早古生代的碳质板岩、碳质千枚岩中。矿体展布受黑色岩系、NW向F2断裂带和NE向F8断裂带的共同控制。矿区周边出露华力西期特拜石英闪长岩和管材陶鲁盖花岗岩等岩浆岩。该金矿从早期成矿阶段到晚期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从300℃~350℃逐渐降低到150℃~200℃,盐度从16wt%NaCleqv~20wt%NaCleqv逐渐降低到1wt%NaCleqv ~4wt%NaCleqv;流体的气相组成以CH4-N2-CO2为特征,δDV-SMOW为-91.6‰~-84.5‰,δ18OH2O为2.8‰~3.5‰之间,流体相对富集Ba、Pb、Sr等元素,相对亏损Rb、Th、Nb、Zr、Y、Yb等元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可能混合了少量的大气降水。成矿流体处于一种还原性、低温的环境下,金在流体中以Au(HS) 2- 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流体向上运移过程中,因温度、压力的降低而发生不混溶现象,并导致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15.
16.
以业务应用为目标,开展高时、空分辨率三维风场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中的融合应用研究。运用北京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预报系统集成子系统(RMAPS-IN,Rapid-refresh Multi-scal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Integration),对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VDRAS)30 min临近预报的高时、空分辨率三维风场作为数据源与自动气象站风场观测进行快速融合处理。结果表明,以VDRAS临近预报风场取代数值模式预报场作为融合初猜场后形成的分析结果对于风场有明显的改善:(1)长时间序列客观检验结果表明,地面10 m高风场U/V分量绝对误差分别为0.05和0.06 m/s。实时融合对未来预报的影响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U/V分量的绝对误差不断增大。(2)对于11个强对流个例,地面10 m高风场风速均方根误差降低0.3 m/s,风向均方根误差降低13°;边界层三维风场,风速均方根误差降低0.8 m/s,风向均方根误差降低10°。平原站点融合以后风速、风向预报效果有较大改善,山区站点融合以后改善相对较小。(3)通过对2017年7月20日暴雨和7月7日雷暴大风个例的详细分析,发现融合基于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获得的高分辨率临近预报风场对各对流系统中的中尺度结构特征给出了更加细致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东海地震的前兆会出现多大程度的应变变化呢?对此,日本的岛崎和小木田使用假设的断层模式进行了计算。前兆现象的发生源可能在断层或断层的延长线上,这种想法是切合实际的。但现实中发生的地震是否按设想的机制发生,则令人有点担心。此外,断层模式的参数虽不能说少,但针对东海地震求出的计算结果在直感上也很难原封不动地与其他地区的地震结合起来。为了概括说明各种前兆现象,力武采用了茂木提出的球状震源模式。有  相似文献   
18.
韦中兴  伏元洲 《水文》1994,(3):60-60,44
减少流速仪取草次数的一种途径韦中兴,伏元洲(黄河水利委员会北道水文站)一、问题的提出在流速测量中,水草对流速仪的缠绕,直接影响洪水测验工作。特别对那些暴涨暴落、水草多杂的山溪性河流,流速仪缠草问题更为突出。而一次测流中多次清除杂草,既费时费力,又易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的基础上,对闽东南长乐—南澳断裂带东山段剪切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变形石英显微亚结构。(动态重结晶颗粒)估算了剪切带内古应力并(σ—σ_3):通过对剪切变形能密度分布W(x)格离散化计算,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近方法,获得了剪切热数值解:最后总结了研究地区剪切变形,剪切加热与动热成岩成矿作用的相对时空关系以及长乐—南澳断裂域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