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胶南地区五莲群中管孔藻类的发现及其意义赵达,程立人,刘茂修(长春地质学院)本文所描述的红藻门、管孔藻科2个新属中的3个新种Shandongsolenoporaorientalis、Wu-liansolenoporaKunshanensis和Wulia...  相似文献   
12.
Cordyloduslindstromi不是从Cordylodusintermedius进化而来,也不是从Cordy-loduscaboti演化来的,而是从Cordylodusproavus直接进化的,中间经过两次突变C.proavusdeformisn.subsp.和C.proavusambiguusn.subsp.,而达到C.prolindstromi,再由此而演化成C.lindstromi。上述过程是在同一海侵期内,同一地区连续发生的线系进化。由此可见,标志奥陶系底界的C.lindstromi的形成比奥陶纪初期海侵的开始要迟两个牙形石物种形成期  相似文献   
13.
较系统地总结了几十年来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研究的成果,以三叶虫化石为主对该区奥陶系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同时厘定了本区腕足类化石组合和笔石等重要化石层位,为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与我国华南、华北标准地区和其它地区以及与世界各区的对比提供了依据,同时为研究该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北缘石合拉沟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最近在包头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黄河南部鄂尔多斯北缘隆起带中发现了由北向南逆冲的石合拉沟推覆构造。上盘逆冲推覆体由基底浅变质的石英岩、黑云变粒岩和大理岩构成,推覆在晚石炭统太原组和中三叠统二马营组之上。野外地质关系表明逆冲推覆变形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与河套新生代断陷盆地北缘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晚期逆冲推覆变形作用是同时的,逆冲推覆方向相反,构成了以现代河套盆地为中心的晚侏罗世背冲型逆冲推覆构造。该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对探讨华北地台北缘中生代地壳构造变形特点和新生代河套断陷盆地基底构造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