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库编制专题图已逐渐成为编制各种专题图、地形图的主要方式,本文针对编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读者进行相关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品质地震数据是决定复杂山前带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而观测系统又是影响地震采集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山前带地震采集设计都以单一采集参数优化分析为主,并未从整体上进行多参数优化,更没有深入挖掘对山前带成像质量影响较大的采集参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利用以往地震数据分析采集参数与信噪比的关系,其次通过正演和叠前偏移方法,获得不同采集参数的叠前偏移剖面,进一步分析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大的采集参数,最后利用退化性处理方法,对新采集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深入挖掘对成像质量最为敏感的采集参数,结果显示炮线距影响最大,接收线距、接收线数和接收道数的影响依次减小,且每种采集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应根据目的层深度选择不同的采集参数重点优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扩展空间句法的城区人口密度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密度是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指标,对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和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人口密度估算方法在数据要求、可操作性以及精度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空间句法的城市人口密度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城市空间可达性与城市行人流量的相关关系,估算城市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情况。经过实验验证表明,与传统估算方法相比,该方法需要的人口统计数据较少,可操作性强,与G IS软件无缝融合,通过反距离权重法(IDW)可使模拟估算结果连续,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城镇地区人口密度估算。  相似文献   
14.
川东地区大安寨段受湖相沉积背景影响,形成了一套湖相的介壳灰岩和页岩,具有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大、生储组合好和烃源岩厚等优点,显示其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也存在灰岩储层岩性致密、储层较薄、孔渗低、勘探难度大等问题,所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地震地质资料入手,详细分析大安寨段纵横向地震地质特征,研究发现灰岩发育在大安寨段上部,中下部页岩发育较厚,生储组合好,烃源和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储层甜点区受相带控制,高能的介壳滩为有利的储集体,储层总厚度在4~22 m不等,下部页岩厚度在10~45 m之间,部分井区达到了45 m,平均TOC值在0.8以上,局部达到了1.5,为灰岩及页岩兼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裂缝发育的向斜区为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5.
通用地图投影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的地图投影选择、评价标准和地图投影形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引入形状比、长度比和面积比的概念,作为通用地图投影的选择、评价的基本度量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为通用地图投影的选择提供了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赵虎  李瑞  刘钰泉  王玲辉 《新疆地质》2007,25(2):221-224
跨孔地震层析成像(简称CT)法,是利用大量地震波传播时间与其相应的射线在成像单元内所经过的路径以及待求速度的关系建立大型线性方程组,反演出路基下介质的波速,再根据钻孔资料可建立地下地质模型,进而准确定位出路基病害(煤窑采空区、岩溶、软弱层等)的位置,为路基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用这种方法对某段铁路路基下存在的煤层、煤窑采空区的分布情况进行勘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扩展空间句法在城市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城市道路结构和城市土地定级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空间句法及其扩展理论,实现了其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在城市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2009年11月5日西安高陵Ms4.4地震的天体引潮力周期变化过程进行计算,并据该周期分析多源综合温度数据资料,提取地震过程的异常温度变化图像.结果表明:天体引潮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诱发作用;震前温度发生明显异常,经历了起始增温一异常减温一温度恢复的演变过程.显示微震过程中天体引潮力作用明显,温度异常也有清晰反映,是地震热异常现象的有力证据,也是对利用热异常预测地震方法科学性的补充证实.  相似文献   
19.
橄榄岩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超基性岩浆岩--橄榄岩在2π空间的多角度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特征.实验测定了橄榄岩在2π空间上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与光线入射角、探测角、方位角、波段、偏振性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线入射角对橄榄岩的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影响很大.其次,空间水平方位角对光谱具有偏振(极化)特征,且也呈现椭圆分布规律.空间竖直探测角的影响是随着光线入射角的不同而显著影响着橄榄岩的波形曲线特征.最后,波段的不同,影响着橄榄岩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吸收能量的大小,但不显著影响橄榄岩的空间波形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汶川M_S8.0地震天体引潮力和温度变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是地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剧烈构造运动,反映的是地球构造应力积累达到一定强度后释放的突变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作用的.我们计算了汶川8.0级地震天体引潮力变化,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最低(2008年5月4日)→最高峰(5月14日)→最低(5月21日)周期的高峰区域内,表明当震源处岩石中的构造应力积累到岩石破裂滑动的临界状态时,受到适当方向上的天文潮汐应力触发的作用,可能发生地震.同时,利用天体引潮力最低(5月4日)为背景温度,逐日相减的方法,提取5月5~16日逐日温度变化图(图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