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长期以来卫星遥感影像的正射校正主要是根据控制点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该过程需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分布均匀的地面控制点。但是在湿地、海洋、海岛等复杂的地形地区,由于地面特征不明显,工作人员无法作业或者需要全天时的定位,地面控制点的获取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因此,本文介绍了RPC模型的定义形式,并以兴城市地区的SPOT 6影像为实验数据,采用RPC与DEM结合的方式,对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进行无控制点的正射校正。  相似文献   
142.
供热管网泄漏是热力公司供热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供热管网与其他管网的主要区别就是泄漏会造成周围产生高温温度场。据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城市供热管网漏损位置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红外设备探测供热管网因泄漏而造成的有规律的地面温度场并与管网的GIS空间数据相结合,分析反演定位管网的漏损位置。并且开发了手机端软件,实现了手机端即时显示供热管网由于管道泄漏造成的地表温度场变化情况和供热管网漏损位置计算分析结果,满足城市供热管网漏损位置快速定位、快速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3.
在无GPS信号的受限环境中,基于序列立体影像的运动平台视觉定位精度较高,能够改正航迹推算方法的误差累积,但在纹理贫乏或光照不足的环境下容易定位失败。为提高受限环境下运动平台定位的精度与稳健性,提出一种基于联邦滤波的立体相机、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及里程计组合导航方法。该方法在联邦滤波中利用IMU分别同里程计与立体相机构成子滤波器,有效避免立体视觉定位失效而导致的系统定位失败,提高了定位稳健性。地下巷道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运动平台导航定位的精度,并且在立体视觉定位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实现连续定位。  相似文献   
144.
针对航空遥感用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由于质量不平衡、摩擦等干扰力矩影响,易导致稳定精度下降,难以满足高分辨率载荷成像要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角加速度信息融合估计的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干扰观测器:在控制系统稳定回路中,基于速率陀螺测得框架相对惯性空间的角速度信息,同时采用卡尔曼滤波与跟踪-微分器对框架角加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并进行融合获得更为精确的角加速度输出,该角加速度作为干扰观测器的输入以获得补偿电流,通过将补偿电流加到电流环的输入端实现对干扰力矩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干扰力矩,提高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  相似文献   
145.
1 引言 海底峡谷纵切入陆架与陆坡,是沉积物由陆地向深海传输的通道.头部止于陆坡的峡谷称为盲谷或无头谷,而大型的海底峡谷通常能切入陆架,甚或如陆架下切谷那样与现代河流直接衔接.海底峡谷有多种成因,一些峡谷的发育受构造作用的控制,在基岩发生断裂和破碎的区域侵蚀作用发育;构造作用也可影响峡谷的路径选择,一些峡谷的中泓水道偏向于沿断层和构造要素发育;但总体上,在海底峡谷的形成中最重要的是块体搬运体系(滑动与海底滑坡)和浊流对陆坡的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146.
赵强  焦玉勇  张秀丽  谢壁婷  王龙  黄刚海 《岩土力学》2019,40(11):4515-4522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是一种平行于有限元法的新型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把每个离散块体的变形、运动和块体之间的接触统一到平衡方程中进行隐式求解。然而,传统DDA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需组装整体刚度矩阵并联立求解方程组,在用于大型岩土工程问题的三维数值模拟时占用内存较大、耗时较长、计算效率极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显式时间积分的三维球颗粒DDA方法。该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需要组装整体刚度矩阵,在求解加速度时,由于质量矩阵为对角矩阵,可存储为一维向量占用内存较少,且可分块逐自由度求解,效率较高,在接触判断上采用最大位移准则简化了接触算法,采用较小的时步,保证了计算的精确性;通过几个典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47.
张凤华  赵强 《中国沙漠》2011,31(1):149-155
绿洲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中最为精华的区域,特殊的气候资源条件及其组合效应是形成绿洲特色高效农业的基础。在暖季,由于沙漠的增温效应,使绿洲的热量资源比同纬度地区更优越。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石河子绿洲为对象开展研究,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了沙漠增温影响下绿洲不同部位的热量条件、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等。并提出沙漠增温系数Z,Z可反映沙漠对与其相邻的特定地理位置的绿洲热量影响敏感程度,解释沙漠和绿洲间的热量联系及沙漠本身的热效应。借助沙漠增温系数,建立了石河子绿洲主要热量要素的估算模型,可以相对动态地估算绿洲区域不同时空尺度的热量状况。  相似文献   
148.
随机抽取3月龄脉红螺稚螺103粒,开展其表型性状对体质量性状影响分析,以期为脉红螺人工选择育种提供较好的测度指标。实验测量了脉红螺壳长(X1)、壳宽(X2)、壳厚(X3)、壳口长(X4)、壳口宽(X5)等5种表型性状和体质量性状(Y),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表型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脉红螺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拟合的多元线性方程为Y=-18.484 4+0.348 35X1+0.463 79X2,经自助法检验,在95%置信区间条件下,该方程决定系数(R2)范围为0.863 5~0.939 4,拟合度较好;壳长和壳宽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之和大于0.85,是最适宜用来预测体质量性状的两个表型性状指标。本研究成功分析出对脉红螺体质量直接影响作用最强的表型性状,为脉红螺选择育种理想测度指标的挑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9.
冕宁跨断层水准场地1-1C测段观测曲线从2016年6月开始出现大幅度突降,这是自汶川8.0级地震后四川地区出现的显著巨幅异常。针对该异常,使用Sentinel-1卫星影像数据,利用SBAS技术对冕宁跨断层场地进行沉降监测,通过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变空间范围和幅度以及形变时间序列曲线。结果表明:(1)从空间看,形变中心位于西康温泉井附近;(2)从形变时间序列曲线上可以看出,沉降发生的时间与西康温泉井活动一致。因此,认为此形变是由西康温泉井抽水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0.
为划分临汾盆地第四纪地层,在临汾市东布设1个控制性钻孔,描述其所揭示的地层岩性特征。通过对钻孔剖面中269件孢粉样品的孢粉组合进行分带讨论,结合9个光释光样品和12个电子自旋共振样品的年龄测试结果,认为该控制性钻孔记录了379ka B.P.以来的沉积地层,其中埋深0~0.4m属于全新统,0.4~80.8 m属于上更新统(孢粉记录揭示出相对干燥寒冷的古气候特征,终末期气候转暖,降水增多),埋深80.8m以下属于中更新统(代表了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特征)。晚更新世以来平均沉降速率为0.64mm/a,远高于临汾盆地第四纪平均断陷速率,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临汾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