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赵勇  钱永甫 《气象学报》2009,67(3):397-40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中国160个站降水资料,以及由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西太平洋副高脊线指数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温度季节转换(3-6月)的空间特征,结合均方差分析,确定高原主体(28°-38°N,75°-100°E)、高原东部以北区域(38°-48°N,90°-105°E)和高原西部以北区域(38°-45°N,75°-90°E)为关键区,分析了1951-2002年5月不同关键Ⅸ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化与夏季东亚季风环流和江淮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这3个区域地表温度异常均对夏季东哑850 hPa环流有显著的影响.5月高原和其以北区域地表温度异常存在较大尺度的热力对比,由此,将高原主体和其以北区域的温度异常之差定义为一个指数,反映这种热力差异.相关分析发现:当5月这一热力差异增大(减小)时,夏季东亚中高纬的中高层(500-200 hPa平均)西风加强(减弱),且两风中心轴线位簧南移(北抬);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偏北),致使夏季东亚季风环流偏弱(偏强),江淮流域降水增多(减少).  相似文献   
122.
使用41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的雨日、雨量呈整体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东减西增的趋势;该区春季连续性降水通常以2 d降水居多,江北地区以连续性中小降水为主,而江南地区则是独立性的强降水居多。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近50 a里呈现出干旱化趋势,其和对流层中高层气温下降关系密切,由于气温相对下降,我国东部上空高层产生气旋性环流异常,不利于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3.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已正式上线,其覆盖全球的多比例尺地图数据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同时也可作为应急测绘保障的重要数据源。针对应急服务中对大幅面灾情影像地图快速制作的需求,研究基于天地图平台的目标快速定位、图幅定制设计、瓦片尺度匹配,以及整饰自动生成等关键技术,并实现基于天地图的应急影像地图快速制图系统。  相似文献   
124.
:基于乌鲁木齐1961-2008年地温和降水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地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及与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浅层地温(0厘米和40厘米)的逐月变化与大陆气温一致,而80厘米和160厘米,则与海温一致,320厘米地温表现为准半年的变化特征。各层年均地温有较一致的年变化,1990年至今,均处在高值期。40厘米和80厘米的年均地温呈下降趋势,而160厘米和320厘米为上升趋势。各层地温在冬季,均呈显著的升温趋势。各层冬季地温均在2000后发生了由低到高的气候突变。相关分析发现,320厘米前一年12月的地温与次年夏季降水相关性较好,可达0.38。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前一年秋季8月和9月,160厘米与320厘米地温的梯度与降水有较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和0.4,可以作为夏季降水长期预测的一个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125.
在沉积砂岩中铀受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以U^4+和U^6+的形式存在,铀的迁移和富集被砂岩的孔隙度、胶结类型、胶结程度和地下水的氧化一还原能力等因素控制。通过对铀的价态研究划分托斯特凹陷乌伦古河组第Ⅲ旋回的氧化-还原过渡带,确定了地下水的流向,这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26.
石羊河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为主要研究范围, 对民勤县1994-2005年12 a间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估算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1994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9.976×10~8元, 2005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8.475×10~8元, 12 a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了近1.501×10~8元. 由于缺乏对盐碱地、建筑用地等服务价值的相关研究信息, 该结果仅是对民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守估算. 总的来说,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7.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对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将新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归纳为信息技术、信息因素、知识因素、创新因素,并分析它们所产生的空间影响;对交通技术、自然环境、经济要素、制度等传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内涵和表现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笔者对新旧因素之间可能的互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8.
不同地貌上风速风向逐秒变化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风力在速度与方向上的不稳定性可引发结构的振动并可导致结构损坏。由于气象资料取值周期较长而结构自振周期一般在钞的数量级,因此现有描述风不稳定性的数据常不符合结构动力分析的需要。对滨海、高山及城郊等不同地貌测点其风速、风向同时逐秒的变化进行了观测和记录。数据分析显示,滨海测点风不稳定性较小,高山测点在不同风向下所测风皆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而城郊测点风不稳定性较大,表明自然风在风速、风向方面的不稳定主要与地貌及地形条件有关。认为在不利地形条件下工作的结构应进行必要的风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9.
对NJS-Ⅱ型计算机组成实验仪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改进后的NJS-Ⅱ型计算机组成实验仪,从而使用户掌握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方法和调试方法,增强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0.
Three-dimensional coherent cube is an extremely effective new technique for interpreting seismic data. I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many aspect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3D data volume, such as recognizing faults and fractures, interpreting ancient channels, and edge detection of oil-gas reservoir. Coherent cube is to condense and extract information around a certain point in 3D data volume, and then highlight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logic body at this point. Therefore, in terms of its essence, coherent cube is a special seismic attribute cube and those points having rather small coherent value are related to the discontinuity of geologic body.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people often interpret horizontal slices or layer slices of coherent cube, and this provides advantageous foundations for resolving special problems in oil-gas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