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The Fram Strait(FS) is the primary region of sea ice export from the Arctic Ocean and th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amount of sea ice and fresh water entering the North Atlantic seas. A 5 a(2011–2015) sea ice thickness record retrieved from Cryo Sat-2 observations is used to derive a sea ice volume flux via the FS. Over this period, a mean winter accumulative volume flux(WAVF) based on sea ice drift data derived from passivemicrowave measurements, which are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NSIDC) and the Institut Francais de Recherche pour d'Exploitation de la Mer(IFREMER), amounts to 1 029 km~3(NSIDC) and1 463 km~3(IFREMER), respectively. For this period, a mean monthly volume flux(area flux)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stimates derived from the NSIDC and IFREMER drift data is –62 km~3 per month(–18×10~6 km~2 per month).Analysis reveals that this negative bias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faster IFREMER drift speeds in comparison with slower NSIDC drift data. NSIDC-based sea ice volume flux estimat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emen(UB), and the two products agree relatively well with a mean monthly bias of(5.7±45.9) km~3 per month fo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1 to August 2013. IFREMER-based volume flux is also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results of the 1990 s. Compared with P1(1990/1991–1993/1994) and P2(2003/2004–2007/2008), the WAVF estimates indicate a decline of more than 600 km~3 in P3(2011/2012–2014/2015). Over the three periods, the variability and the decline in the sea ice volume flux are mainly attributable to sea ice motion changes, and second to sea ice thickness changes, and the least to sea ic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42.
采集胶州湾表层和底层海水样品,分析了Cu、Cr、Cd、Pb、Ni、Co等痕量金属在海水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分配特征,并探讨了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分配机理及浮游生物活动与盐度等环境因素对该分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州湾海水中痕量金属呈近岸浓度较高的分布特征,在湾东北部出现高值区,Cd和Pb还分别在湾口与湾中部出现高值区。胶州湾海水中痕量金属平均有70.1%分配于低分子量(<1 kDa)组分中,其中Cu和Cd低分子量组分所占平均比例分别达79.0%与77.6%,Cr、Ni和Co稍低,分别为71.5%、67.3%及66.9%,Pb则仅为58.2%。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也以低分子量组分为主,所占比例平均达73.1%,且光谱特征显示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类腐殖质含量更高,含有丰富的羧基和羟基,金属配合能力较高,导致痕量金属多分配于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高分子量溶解有机质(>1 kDa)所占比例与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通过释放高分子量溶解有机质影响海水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的分配过程。胶州湾湾顶盐度较低海域痕量金属高分子量组分略高,可能是生物活动及陆源输入(产生更多高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与盐度(低盐有利于高分子量有机质的稳定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土与地下室相互作用对带多层地下室高层错位转换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在7度小震阶段对比研究了其地下室周围有土及砂等介质约束和无约束情况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在7度中震及大震阶段,土与地下室相互碰撞现象被发现。采用有限元方法非线性模拟了土与地下室相互碰撞对高层结构反应的影响。试验及分析表明,水平地震作用下土与地下室相互碰撞会对高层结构,特别是在±0.000附近部位产生不利反应,大震作用下并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利用了EOF方法分析了1951-1980年北太平洋(包括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各月逐年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1)冷暖洋流区也就是北太平洋暖流区,加利福尼亚寒流区、赤道东太平洋海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冬季黑潮和西部北赤道暖流区。(2)空间特征向量场前3项的物理意义非常清楚,第一特征向量场表示海温场南高北低沿纬度分布的特征,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大反相的区域,零线的走向呈东北东-西南西。第二特征向量场分成了三块区域,零线的走向仍呈东北东-西南西。中间是正区,南、北分别是以赤道东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暖流区为中心的负区,突出了这两大海区的作用,第三特征向量场北面是以北太平洋暖流区为中心的负区,而东南、西分别是以加利福尼亚、赤道太平洋和黑潮三大洋流区为中心的正区,中央太平洋是弱的负区。(3)由时间振幅系数分析得到的SST的各月逐年的变化特征,五十年代具有5-6年、六十一七十年代具有2-3年的准周期振荡,并且海温的这些固有变化特征与东亚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5.
为解决长久以来因科普宣传和地震信息来源纷杂、发布渠道分散、形式内容多样而造成的信息不统一、不规范的现实问题,结合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基于DMB的地震信息综合发布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整体构架、技术特点、模块功能及部署运行后出现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对该系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6.
结合陕西省地震应急对专题图产出的要求,通过研究开源GIS平台,在QGIS和PostGIS中实现地震信息的自动获取、影响场生成和专题图的自动产出,并通过与Docker微服务构架结合构建多服务并行运行框架,最终实现基于开源平台的陕西省地震应急专题图自动产出。经测试显示,该系统提高了地震应急专题图出图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并减少了系统开发和运维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7.
在洛坝矿区的水敏性地层中,选用合理的井身结构和优质冲洗液,以及绳索取心钻进技术,比原来的大口径钻进法,效率与钻孔质量均有提高,并减少了事故,使每米成本降低了68.49%.  相似文献   
148.
Based on data of earthquake disaster events during 1954~2005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have been studied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ree fundamental structures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have been found and an FAPE (factor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equamax rotation)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an HCWS (hierarchical cluster-ward method-seuclid) gradation model have been constructed. Earthquake disasters are divided into eight classes and five grades respectively in the models, which giv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49.
介绍了应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来划分高精度(四级)层序和体系域的地震沉积学方法。其关键技术包括:(1)将地震数据进行90°相位调整来记录岩性,从而获得更完善的测井资料;(2)假设并解释沉积体系中连续的平面地貌特征。下面我们推荐一种新的解释方法,就是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重点从解释垂直地震剖面转变为分析更加水平、分辨率更高的地震地貌信息。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有岩性限制的地震资料中,地层切片可提供通常为同沉积体系的连续地震图像。反过来,这种图像又可作为识别和划分高频体系域、层序边界以及层序地质年代范围的基础。在路易斯安那近海的中新统地层中,运用测井资料划分的四级层序或层序组,可通过地震资料来划分,地震数据体的主频为30Hz,相当于分辨率为30ft(10m)。所用的这一分辨率在井控外的地震覆盖区,对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进行精确再现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50.
涂志勇  茹敏 《东北测绘》2000,23(3):31-32
首先简要分析了深圳市现行的房产测绘管理机制的特点,通过对重庆市、武汉市房产管理部门及深圳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调研,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深圳市现行的房产测绘管理机制中在的几个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圳市房产测绘管理机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