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6篇 |
免费 | 303篇 |
国内免费 | 3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0篇 |
大气科学 | 168篇 |
地球物理 | 440篇 |
地质学 | 723篇 |
海洋学 | 157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172篇 |
自然地理 | 1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研究目的】川滇黔地区铅锌矿成因具有多样性,特别是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前人关注较少的二叠系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入手,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方法】以云南寻甸县太平子铅锌矿为研究对象,运用S、Pb、C、H、O同位素实验数据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分布集中,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543~18.584、15.646~15.694、38.799~38.958,属于正常普通铅,具壳源特征,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水岩反应可能使赋矿围岩贡献少量的成矿物质。矿石硫化物δ34S变化范围为-13.6‰~-7.3‰,方铅矿的δ34S高于闪锌矿,硫同位素分馏并未达到平衡,生物成因硫酸盐还原作用(BSR)是还原硫的主要来源。热液方解石δ13CV-PDB范围为3.8‰~4.7‰,δ18OV-SMOW范围为12.0‰~16.7‰,相较于滇东北其他重要的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低δD、高δ18Ofluid特点,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有机水的混合,具有中—高温、低盐度特征。【结论】太平子铅锌矿在成矿物质、流体、成矿温度等均与区域上其他典型铅锌矿有较明显差别,具有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172.
利用GRACE卫星重力资料,计算了中国大陆及周边的卫星重力时变场和地表密度变化分布,获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点位区域的每月重力变化时间序列.同时获得了WUSH、LHAS、KUNM、LUZH站相对于区域参考框架的GPS位移时间序列.卫星重力观测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弧形带的重力在2004年苏门答腊Mw9.3地震后快速下降, 2006~2008年尤为明显,西域地块西北边界带上震后重力下降也较为显著;而沿青藏高原北至东边界2007年出现明显的重力上升沿构造边界的弧形分布,且2008年南北地震带中南段重力上升变化显著.这些苏门答腊地震后的重力变化趋势到汶川地震发生后才开始改变.GPS位移结果显示四个台站均记录到苏门答腊大地震的同震信号,震后WUSH、LHAS、KUNM站水平位移向量出现明显的运动趋势改变,且一直持续到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发生.GRACE卫星揭示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表质量的变化为解释汶川地震的动力机制提供了新的观测途径和资料.本文结合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和GPS位移,对GRACE观测的时变重力场特征及汶川地震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分析了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后台站水准观测到的剩余形变的特征。比较了实测值和用位错理论计算得的理论位移,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从剩余形变的存在讨论了台站水准对强震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4.
175.
顾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7,(1)
本文讨论了三角网中利用重复方向观测值求剪切应变分量时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指出在同一测站上的角度变化值有三种协方差,给出了相应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6.
177.
178.
防波堤与岸式OWC波能装置一直是被独立研究,从未产生交叉,但二者设施布置的条件显然具有关联性。本文根据二者关联的特点,设计出沉箱防波堤兼作岸式OWC波能装置,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9.
水汽是青藏高原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水资源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FLEXPART方法,研究了1979-2018年青藏高原4个区域(青藏高原北部NEQXP、西北地区NWQXP、东南地区SEQXP和西南地区SWQXP)积雪季极端降水的水汽来源及相对贡献。研究表明:(1)NEQXP、NWQXP和SWQXP的年极端降水量和年极端降水日数显著增加,而SEQXP则不显著。(2)青藏高原4个区域极端降水的水汽贡献存在明显差异,SEQXP和SWQXP极端降水主要由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控制,而对NEQXP极端降水贡献最多的是本地蒸发,中亚地区的水汽对NWQXP极端降水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3)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地区、地中海地区、北非阿拉伯半岛地区、SWQXP、中亚地区和NWQXP逐年持续的水汽供应,引起NWQXP逐年极端降水的增加;而NEQXP极端降水增加更多是因为NWQXP逐年水汽增加;SWQXP极端降水增加是因为中亚地区和SWQXP逐年持续水汽的供给导致。这些结果有助于加深对青藏高原内部水汽循环差异和极端降水事件的认识,并从水汽来源的角度解释当前极端降水逐年增加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