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4篇 |
免费 | 342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2篇 |
大气科学 | 117篇 |
地球物理 | 258篇 |
地质学 | 499篇 |
海洋学 | 138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93篇 |
自然地理 |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曾料到,他们竟能极其出色地在人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中——北极安居乐业。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他们自称是因纽特人,其含义为“真正的人”。这些勇敢剽悍,机敏过人的猎手,这些不久前还与世隔绝的人们,如今仍以自己对冰原自然环境异乎寻常的适应能力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现在人们惯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不过本人只讲那些迄今为止仍在北美极圈内生活的爱斯基摩人的三个分支。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到这窈然无际的冰天雪地? 相似文献
2.
3.
数字摄影测量,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理论与方法,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其产品与中间数据的记录以及处理的原始资料均是数字的,较之常规的(传统的)数字产品的生产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成果多样化等优点。两次外业和两次内业,是∶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作业流程,第二次外业调绘作为1500数字摄影测量的主要外业工作与常规调绘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适合于1500大面积数字化测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世界锑都”湘中锡矿山地下水质监测表明该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以北矿锑矿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并应用水化学基本分析方法对水质基本化学特征以及重金属离子锑(Sb)和砷(A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污染地下水成因。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型水和SO4-Ca型水为主,碳酸盐岩对酸性水的中和作用使水样呈碱性。锑浓度平均超标772倍,砷浓度平均超标30倍,Sb比As污染程度大,Sb的高值区出现在北矿中部,而As高值区在北炼厂附近,Sb和As均在东北部形成低值区。含矿层污染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地层岩性影响和人为采矿活动影响。此项研究不仅补充了锡矿山锑矿区地下水研究的空白,并能为今后进行锡矿山锑矿区环境污染评价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对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采用COMCOT海啸数值模拟模型,对可能发生在马尼拉海沟一次地震活动(Mw=9.0级)所引起的海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该海啸传播到海南岛和北部湾的过程及其特点,分析海啸波对这一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传播到北部湾地区的海啸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海啸发生后2 h 10 min左右到达海南岛东海岸,首轮波高达2.1 m;随着湾内水深逐渐变浅,受制于海底摩阻,及海南岛的阻隔与缓冲作用,海啸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地区的时间,被推迟到距地震发生8 h后,海啸波高减小到0.4 m,海啸波能量大为衰减。研究结果表明,马尼拉海沟地震引发海啸,对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影响较大,有成灾的可能性;而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及北部湾地区的影响较弱,一般不会造成大的灾害。 相似文献
6.
铜山—石砀山铜钼矿位于江苏宁镇山脉中段龙潭—仓头背斜南翼,矿体主体受接触带构造控制。以往地质工作缺少深部研究,对物化探异常再解释工作不够,物探方法找矿专属性研究不细致,综合研究程度较浅。综合分析铜山—石砀山地区地质、物性资料,采用1∶2 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等物探技术,圈定地磁异常8个(C1—C8),推断由2个磁性地质体、8个矽卡岩体引起。择优对C2异常进行了钻探验证。研究认为该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低阻过渡带部位的磁异常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即该区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部位具有含铜钼磁铁矿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研究区及周边找矿信息,认为铜山—石砀山地区找矿深部有潜力,外围有远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苦参地肤洗剂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湿疹患者8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治疗组采用苦参地肤洗剂冷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3%硼酸洗液冷湿敷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ASI评分及治疗前后EASI评分差值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DLQI评分及其治疗前后差值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苦参地肤洗剂治疗急性湿疹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疗效较3%硼酸洗液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淤泥质潮流深槽最大冲刷深度的一个概念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概念模式方法计算了淤泥质潮流深槽的最大深度,探讨了涨落潮流速、涨落潮历时、深槽淤泥质物质粒径、深槽顶底部原始深度、水道长度等因素对潮流深槽最大深度的影响。概念模式的假设条件是:(1)深槽形态为长方体,底部纵向坡度为0;(2)沉积物粒径无垂向变化;(3)只考虑潮流作用的影响,涨、落潮流速在时间序列上呈正弦分布;(4)不考虑细颗粒物质的粘性和絮凝作用。模拟结果显示:(1)涨、落潮历时对深槽最大深度的影响很小。(2)优势潮流流速与最大深槽深度之间存在着幂函数关系。(3)深槽的底质粒径、深槽的长度均与最大冲刷深度呈正相关关系。(4)深槽顶部水深与最大深度呈负相关关系。(5)由于潮汐水道深度与潮流流速和沉积物侵蚀强度之间具有负反馈关系,因此水道冲刷存在着一个极限,即最终可以达到均衡状态。潮流深槽的均衡态特征和达到均衡态所需的时间可运用沉积动力学方法来确定;同时,若应用深槽的真实参数,进一步减少模型的假设条件,可望使该模型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地表存在三维非均匀电导率分布时,区域大地电磁响应发生畸变. 以往对这种畸变研究多假设近地表为三维,区域构造为一维或二维. 对于更一般的三维/三维构造,为了分析并消除这种畸变影响,真实反映地下三维区域构造信息,本文实现了三维大地电磁相位张量积分方程数值算法,并研究在不同地质模型下相位张量响应. 结果表明,相位张量不仅可以反映一般三维构造信息,亦可有效反映复杂近地表构造下三维区域构造信息,而无须假设区域构造为一维或二维,证明相位张量具有较强抗近地表局部非均匀构造干扰能力,能够保持更为一般的三维区域构造信息. 为了加快正演计算,同时保持一定精度,算法采用了积分方程多网格法. 相似文献
10.
四川熊蜂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地是熊蜂最重要的栖息地,而熊蜂是山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质量的影响.2002~2007年在四川西部4种生境中随机选择地点采集野生熊蜂,记录熊蜂物种及其访花植物,分析熊蜂对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共采集熊蜂3 048只,属于15个亚属的47种.分析表明,熊蜂偏好选择一种或少数几种蜜粉源植物,同一种熊蜂在不同生境中对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不同,同一种熊蜂在同一生境中可偏好选择多种蜜粉源植物.最后讨论了熊蜂对蜜粉源植物选择偏好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