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9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120篇 |
地质学 | 309篇 |
海洋学 | 84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6篇 |
自然地理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2021年10月15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发生4.7级地震,该地震是继2003年8月16日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后,该区发生的第二次中等以上地震。使用CAP方法获取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将其与2003年5.9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比较发现,两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基本一致,节面Ⅱ走向均为NW,且两次地震余震序列走向均为NW向展布,结合地质构造资料,判定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均为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通过对2012年以来震源区及其附近区域的22个ML≥3.5地震的可靠震源机制解的研究分析,发现通辽至阿鲁科尔沁旗一带震源机制解类型均为走滑型,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该区应力场受NNW向拉张和NEE向挤压联合作用,应力形因子R为0.7,表明近EW向的中间应力轴也具有拉张性质,构造环境以拉张作用为主。本次4.7级地震可能是在NNW向和近EW向拉张以及NEE向挤压的作用力下,水泉子沟—天山口断裂发生正走滑错动形成的一次中等强度地震。 相似文献
382.
2019年甘肃张掖5.0级、夏河5.7级地震前中国大陆均有明显的“地磁低点位移”现象出现,2次地震震中均位于低点位移线出现明显转折的区域。通过对2次低点位移异常日中国大陆地磁台站低点时间进行梯度法分析,研究了2次中强地震震中位置与低点时间高梯度带分布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2次低点位移异常日都同步出现了地磁垂直分量低点时间高梯度带分布;②2次中强地震震中位置均位于低点位移线出现明显转折处和低点时间高梯度带1.0 h/(°)等值线附近;③利用低点时间梯度法对低点位移异常进行分析有利于改进原有异常识别方法,较少虚报率。 相似文献
383.
384.
385.
386.
利用河南省49个地面气象台站1979—2011年的月平均地面水汽压资料,分析了近33a来河南省四季水汽压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夏季地面水汽压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四季地面水汽压多年平均的空间分布较为相似,都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②EOF分解表明,河南省四季地面水汽压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分布是全省一致型。③河南省四季地面水汽压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除冬季主要存在准15a的年代际变化外,其余季节则在多数时段存在着准5a左右的年际变化;各季地面水汽压均呈线性增加趋势,其中冬春(夏秋)季增加趋势(不)明显。④通过REOF分解,结合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可将河南省夏季地面水汽压分为豫北、豫东南和豫西3个区。 相似文献
387.
388.
中国东部中生代流纹岩—粗面岩组合与热液型铀矿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热液型铀矿分布广泛。空间上,自北而南可划分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冀北—辽西、长江中下游、赣杭、武夷山区和东南沿海7个火山岩带和满洲里—额尔古纳、扎兰屯、伊春、沽源—红山子、青龙—兴城、庐枞—栖霞、赣杭和武夷山8个铀成矿带或铀成矿远景带;时间上,从早到晚可划分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6个不同时期的岩石组合,其中早白垩世早期高钾钙碱性流纹岩—碱性粗面岩组合与已知铀矿关系密切,高钾钙碱性流纹岩能为浅成低温成矿系统提供铀,碱性粗面岩可能是深源高温成矿系统富铀碱性成矿流体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389.
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产出的豆荚状铬铁矿是铬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极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开展豆荚状铬铁矿成矿作用及围岩地幔橄榄岩的研究,是进一步寻找铬铁矿床和缓解中国铬铁矿资源的瓶颈状态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内几个主要的地幔橄榄岩体及其中的铬铁矿体为研究主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蛇绿岩的组成、矿物成分、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和Re-Os同位素等特征,探讨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的形成过程,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各段的岩石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构造背景的演化过程也不同,佐证了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的不均一性;(2)在雅江西段存在高铝型和高铬型两类铬铁矿矿体,其余都为高铬型铬铁矿,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记录了不同构造背景的痕迹;(3)地幔橄榄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表明地幔橄榄岩及铬铁矿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和岛弧地幔橄榄岩两者的特点,是岩石/熔体反应和部分熔融作用叠加的结果;(4)提出豆荚状铬铁矿为多阶段形成的认识,经历了早期俯冲到地幔过渡带,在地幔柱/地幔对流驱动下,运移到过渡带顶部冷凝固结,在侵位过程和俯冲带环境,含水熔体与方辉橄榄岩反应的过程;(5)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的普遍存在,西段的几个大型岩体与罗布莎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均经历了相同的构造背景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