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渤海湾风暴潮天气系统及风场结构个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资料、中尺度模式(MM5)模拟结果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3年10月11日渤海湾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及风场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强冷空气从偏东路径南下与强盛的暖湿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形成持续强东北大风是引发渤海风暴潮的主要强迫动力,风应力海水向岸输送(增水)范围约100km持续时间10~12h,风应力增水作用与天文大潮相叠加直接导致风暴潮的发生。1985年以来渤海湾成灾风暴潮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2.
设置于高山迎风坡的碘化银发行器增雨(雪)作业,其关键是上升气流时段的选择,上升气流关系着有效核入云效率。文章分析了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增雨(雪)作业的可行性和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雷达和物理量计算等方法确定作业时机的可能与技术。  相似文献   
33.
李舢  王涛  童英  王彦斌  洪大卫  欧阳志侠 《岩石学报》2011,27(10):3055-3070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北山柳园地区辉铜山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397±3Ma (MSWD=1.1).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到A型花岗岩过渡的特征.其全岩εNd(t)值为-1.3~ +1.2,Nd模式年龄(tDM)为960 ~ 1530Ma;锆石εHf(t)值为-1.0~ +5.8,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1024~1455Ma.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综合分析显示,辉铜山岩体为造山后伸展拉张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上覆年轻地壳(可能为洋壳、岛弧建造或增生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钙碱性花岗闪长质岩浆经进一步演化及结晶分异形成.北山南带地区早-中泥盆世花岗岩显示出高分异钙碱性Ⅰ型花岗岩、I-A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的组合特征.因此,在397Ma左右,北山地区古生代岩浆已经从Ⅰ型或S型转化为I-A型特征,构造环境转化为后造山或同造山晚期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34.
一、蟹之种种蟹,四时常有而秋后方盛。俗话说:“西风起,蟹正肥。”秋高气爽,菊黄蟹肥,是赏菊啖蟹的好时节。蟹为甲壳类动物,“身有甲壳,二螫八足,横行。腹部分叫脐,雄者尖脐,雌者圆脐。”它种类繁多,约有3千多种,多生活在海洋和淡水湖泊,有海蟹、河蟹、湖蟹、  相似文献   
35.
锡山钨锡多金属矿是粤西阳春盆地内一个中型石英脉型矿床,成矿岩体岩性为钾长花岗岩,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副矿物包括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和铌铁矿等。文章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主要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中斜长石为钠长石,钾长石为透长石,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黑云母化学成分显示其w(Ti)介于0.19~0.39,具有低的氧逸度(log f(O2)Ni-Ni O),指示其有利于钨锡矿床的形成且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文章认为锡山钨锡多金属矿床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6.
37.
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农田是“吃饭田”、“保命田”,保护基本农田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符合国情需要,也能起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实效性与时效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监测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想法.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11个现代滨珊瑚年龄在16~ 49年之间,包括两个种属Porites lutea和P.labata,于2008年7~9月采自南海南部南沙群岛海域水深3~4m处.用数字图像技术和实测方法沿珊瑚骨骼主生长轴测量生长率、密度和钙化率.结果表明,自1993 ~ 2008年,11个珊瑚平均生长率为0.96±0.05cm/a,16年增加了10.77%,变化率0.67%/a;密度为1.17±0.03g/cm3,16年减小了6.92%,变化率为-0.43%/a;钙化率为1.13±0.05g/cm2·a,16年增加了2.69%,变化率为0.17%/a.标准差分析显示,密度是3个生长参数中最不易变化的参数,因此,钙化率变化主要取决于生长率.珊瑚3个生长参数的趋势变化为:多数珊瑚生长率和钙化率都增加而其密度减小,少数珊瑚3个生长参数都增加或都减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多数珊瑚生长率和钙化率与大气CO2浓度和温度正相关而其密度与之负相关,然而,少数珊瑚与之反相关或相关关系不明显.这些相关关系进一步揭示,过去50年,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引起南海表层温度升高使珊瑚呼吸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其生长率和钙化率增加而密度减小.而且,少数珊瑚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全球增温显示的差异响应可能与珊瑚样品个体生长的差异和局地环境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9.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准噶尔包古图铜矿是近几年新疆发现的又一个中型斑岩铜矿,其成岩成矿年代学的研究可以对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有更好的制约.包古图地区出露一系列中酸性小岩体,前人按照出露面积大小将这些岩体编号为Ⅰ-Ⅹ号.目前,Ⅴ号岩体已经进行了详勘,探明为中型铜矿,其他几个岩体也都程度不同的投入了勘探工作量,并且发现了较好的成矿迹象.本文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和单矿物K-Ar法对Ⅴ号岩体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其中锆石25个测点的^206Pb/%238USHRIMP年龄大致可以分为加权平均值(335.6±7.8)Ma和(311.4±3.3)Ma的两组,前者被解释为捕获锆石,可能来源于包古图组凝灰岩或者深部的花岗质岩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后者为含矿岩体侵位年龄.本次研究获得成矿期黑云母的K-Ar年龄为(296.0±3.7)Ma和(297.3±3.8)Ma,结合我们以前所获得的辉钼矿Re-Os年龄310Ma,确定成矿时代为310~296Ma.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脉的K-Ar年龄为278~240Ma,根据穿插关系可以判定它们为成矿后脉岩.据此基本建立了包古图斑岩铜矿成岩成矿年代学框架.  相似文献   
40.
基于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测量,本文对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的3条次级断裂(托索湖断裂、玛沁断裂和玛曲断裂)的滑动速率以及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托索湖段与玛沁段走向产生20°和30°的双挤压弯曲,形成阿尼玛卿山挤压隆起,作为托索湖段和玛沁段的破裂分段标志,成为1937年托索湖7.5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终止点;在西贡周西侧和莫哈塘南侧,阿万仓断裂以40°的夹角与东昆仑断裂带相交,形成西贡周断裂交汇区,成为玛沁段与玛曲段破裂分段的标志。通过构造地貌方法获得西段托索湖断裂晚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平均水平速率为10.8±1mm/a,垂直滑动速率为1.2±0.2mm/a;中段玛沁断裂带晚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9.3±2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7±0.1mm/a;西贡周断层交汇区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7.4±1mm/a,垂直滑动速率为1.2±0.1mm/a;东段玛曲断裂晚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4.9±1.3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mm/a。断裂的滑动速率从西至东呈梯度下降,通过构造转换矢量分解获得阿万仓断裂西支的左旋水平走滑速率为2.4mm/a,东支的左旋水平走滑速率为1.4mm/a,垂直断裂的水平缩短速率为2.3mm/a,阿万仓断裂带西支和东支构成一个滑动分解模式。3条次级断裂的活动均产生独立地表破裂,西侧的托索湖断裂发生了1937年MS7.5级地震,中段玛沁断裂发生了公元1061年格萨尔王时期和距今358~430CalaBP的地表破裂,玛曲段地表破裂距今约1055~1524aBP,显示出段落之间应力触发有关的地震破裂事件沿断裂带单向迁移的特征。同时利用断裂单次地震位移和古地震复发周期获得断裂的长期滑动速率,结果显示与构造地貌方法获得的滑动速率几乎一致,也显示自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断裂滑动速率的递减与几何结构走向的弯曲以及横向断裂的相交一一对应,东昆仑断裂带的滑动速率梯度递减的主要原因是东昆仑断裂带东延和横向断裂相交,构造转换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