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91.
杨柳 《北京测绘》2012,(4):26-28
根据横向贯通精度的要求,对洞内外控制网做了设计,并对其横向贯通误差进行了估算。数据显示:估算成果满足限差要求,控制网设计方案可行。同时,对提高洞内控制测量精度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2.
二六五大队国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于2006年6月。2007年,大队对其进行了增资扩股和规模扩张。2008年下半年,本该是公司奋起直追之时,但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际市场萎缩,需求下降,国内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公司在规模扩张过程中造成的流动资金紧张问题,给出口主导型的国亿公司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危机,二六五大队领导和公司一班人没有退缩,而是打晌了一场抗击“金融骇浪”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3.
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广东省惠州市城市和乡村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和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惠州城市年和四季平均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年和四季都存在增温性突变,t检验表明突变前后均值有显著性差异.(2) 惠州城市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非对称变化,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大于最高气温,气温的日变化呈减小趋势;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低温日数呈下降趋势.(3) 城乡气温的对比分析表明惠州城市气温的变化不仅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增温贡献率为38.1%.  相似文献   
194.
2008年初南疆持续性降雪天气过程水汽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俊岚  刘勇达  杨柳  罗继 《气象》2009,35(11):55-63
应用2008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逐日网格点资料(2.5°×2.5°)和1970-2008年1-2月南疆29个气象站的日降雪量资料,分析了2008年初南疆盆地持续性降雪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演变、水汽源地、水汽输送以及低空急流对水汽输送和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可降水量场与水汽通量矢量场的分布不一致,水汽源地中以北海的水汽输送贡献最大;水汽输送通过西方和东方输送路径、在中层和中低层进行,西方和东方路径均在青藏高原西侧转为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带,700hPa上的水汽输送较500hPa上强;低空西北和西南急流的建立和维持,对水汽长距离的输送至南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5.
阿克苏地区各县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各县局中短期天气预报报文及实况报文等资料,结合相应的检验办法和标准,使用VB语言编程研发,实现各县局中短期天气预报评分的标准统一化、操作简单化和评分自动化,完成了阿克苏地区9个县局24~48h中短期天气预报中温度、降水和灾害性天气落区等预报质量的自动检验,为发现各县局天气预报质量及气象服务的薄弱环节提供依据,对提高县局预报业务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地区级预报准确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9年9月台风“巨爵”登陆前强度突变及惠州市局地强降水的成因.结果表明:高空辐散加强、西南季风加大、水平垂直切变减小和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是台风“巨爵”登陆前迅速加强的重要条件.台风登陆后,低层西南急流加强,为惠州强降水提供充足水汽,切变线、风速辐合是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机制,而地形抬升作用则有利于台风降水维持和雨强加大.  相似文献   
197.
1991年1月,盆地区月平均气温4~9℃,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川西南山地月平均气温1.8~10.5℃,接近常年或偏高1℃左右;川西北高原月平均气温—0.6~-16.8℃,偏南地区接近常年,偏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1~4℃。  相似文献   
198.
利用瞬变扰动分析的原理,提供了一个可以客观判定海雾发生时天气类型的方法。在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对环流形势、散度和垂直速度以及温度湿度的垂直廓线等进行合成分析,得到低空(1 000 hPa)为低压扰动下发生海雾(L型海雾)的环流和物理量场基本特征,并与高压控制下海雾(H型海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L型海雾位势高度负异常扰动主要表现在低层,其平均值为-65.66 gpm,向上逐渐减弱;2)L型海雾在发生时其逆温强度小于H型海雾,雾层较厚,雾层上空湿度仍然比较大,而H型海雾雾层上空有比较明显的干层;3)L型海雾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三层结构,第一层1 000~950 hPa为辐合伴有弱上升和下沉运动,第二层950~850 hPa为辐散伴有弱下沉运动,第三层850~500 hPa为逐渐加强的上升运动;H型海雾为两层结构,1 000 hPa为辐散伴有弱的上升和下沉运动,950~500 hPa为一致的下沉运动;4)概率密度统计分析进一步定量表明了L型和H型海雾发生时垂直运动以及相对湿度在各层中的分布情况。这些结论对黄海西北部夏季低压环流形势下海雾的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9.
李博  杨柳  唐世浩 《气象学报》2018,76(6):983-995
利用2010-2014年静止气象卫星FY-2E的红外TBB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高原)及周围地区对流的气候特征。分析表明,5月,高原最主要的对流发生在东部边缘。6月,随着亚洲夏季风爆发,最强的对流(强对流)发生在高原的东南侧。7-8月,强盛的西南风给高原中东部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高原的东南部形成一条对流(强对流)活跃带。在高原西部,对流发生频率大于6%的区域出现在西部南麓的时间约为37候,并于7月底-8月初到达最北。在高原中部,对流(强对流)开始活跃的时间为6月上旬(中旬),维持整个盛夏,并分别经历3次向北推进,最北约到达34°N。在高原东部,5月底开始对流都处于相对活跃期,有3次(两次)对流(强对流)的北进。高原对流(强对流)发生频率存在两个季节内变率大值区,分别位于高原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段和高原东南部西藏、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对流发生频率的第一模态主要是高原东南部和南部的印度季风区对流的反向模态,第二模态则体现了高原西部和印度大陆80°E以西地区与南亚大陆80°E以东地区的对流发生频率的三极型变化。   相似文献   
200.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点群密度制图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点状专题数据激增,需要突破传统制图方法的表达局限,利用海量点群数据对专题信息进行快速、直观、综合的制图表达。文中以南京市银行的ATM网点数据以及全国KTV营业点分布为制图数据源,探讨了点群数据核密度估计图以及三维核密度曲面图的制作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网点密度制图方法,消除了边界分隔对密度计算精度的影响,能更好反映点群数据的空间分布密度、区域差异、动态变化等特征,具备更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