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宽频带波形,通过频率域和时间域多步反演,研究了2013年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的震源运动学特征.基于点源的震源机制解揭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214°/倾角47°/滑动角96°,表现为一次高倾角的逆冲型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30.303°N/102.988°E)西南向约4.5 km,矩心深度约17 km.平均总标量地震矩M0为1.16×1019 N·m,矩震级Mw约6.6.进一步模拟高达0.5 Hz高频波形,获得了芦山地震破裂过程图像,结果显示:此地震为一次不对称双侧破裂事件.破裂半径约15 km,整个破裂面积为706.7 km2,平均滑动量约0.231 m.破裂在8 s内释放了大多数能量.震后0~3 s内,破裂以孕震点为中心向四周同时扩展,3 s后,破裂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向北北东扩展,导致位于震中北东向多数台站视破裂持续时间总体偏小,最小值为4 s.破裂约8 s后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52.
爆破、矿震与地震的波谱差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爆破、矿震与地震的数字资料,采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选取4个台站对其所在区域182个爆破、矿震与地震事件的记录,对比研究波谱特征,发现爆破、矿震与地震的纵横波拐角频率fc(P,S)及最大谱值等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3.
新疆北部中二叠统烃源岩有机质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地表剖面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结合部分井下样品分析数据对新疆北部准噶尔、吐哈及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类、泥岩类烃源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烃源岩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高,重稀土元素相对较低,Ce/Ce*具有较明显的正异常,反映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总体为还原环境.多项地球化学分析证实,沉积水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盐度等环境条件与烃源岩有机相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的植烷优势主要是在还原条件的沉积环境下释放出大量的植烷所致,伽马腊烷、β-胡萝卜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检出表征诸盆地烃源岩沉积时具有一定的盐度条件.还原程度高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沉积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烃源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反之,则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54.
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来保护耕地资源,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耕地占补平衡就是国家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做出的重要规定。本文结合湖北省农用地分等的成果,根据湖北省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系数计算方法从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研究湖北省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系统的设计技术路线。由此建立耕地占补平衡体系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防止耕地占补平衡的表面化和短期化,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5.
?????HYPODD???????????????о????λ????????????CAP?????????????????????????????5??????????????????????????ε??????????????????????????????????????????????е??????????????????????????????????????????????????????????????????-??????????????????????????????????Σ????????о??и??μ????λ????5.5?????????????????????????????????????λ???λ??7??5.5???????????????4????????????????3?????????????????????????-??????????-????4?????????????????????  相似文献   
56.
在球床式高温气冷堆(PB-HTGR)中,球形燃料元件在堆芯中的流动特性是堆芯物理设计和几何设计的基础,球流运动规律的研究在发展球床式高温气冷堆技术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检测燃料球在堆芯中的运动轨迹,有关球流运动规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尚不够完善。为了对燃料球在堆芯中的运动规律进行三维实验研究,清华大学核研院按实际堆芯结构等比例缩小设计了实验模型,通过检测目标球在模型中的运动轨迹,可以对不同工况下燃料球的运动规律进行模拟研究。为了满足目标球的检测要求,我们设计了钴-60多层螺旋CT检测方案,可以进行目标球的识别和轨迹追踪,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满足实验系统对目标球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及试油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华庆地区长63段低渗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低渗储层的成因,并探讨了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华庆地区长63段储层的厚层块状砂岩主要由具有液化流性质的砂质碎屑流沉积形成的相对较厚块状砂岩纵向叠置组成。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具有低孔特低孔-特低渗透超低渗透特征;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及晶间微孔隙,为小孔微细喉型孔隙结构。杂基含量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差是华庆地区长63低渗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压实作用对其形成起到强化作用。沉积鼎盛时期水动力强的主力沉积期次,形成泥质含量较低的砂岩是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而较大的储层厚度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8.
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的构造、热演化与峨眉山超级地幔柱有密切关系.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之下的烃源岩热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四川盆地热历史恢复的基础上,研究了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盆地内烃源岩,特别是中二叠统之下的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二叠统及下伏烃源岩的热演化受中晚二叠世发生在盆地西南方向的峨眉山超级地幔柱的影响巨大,且具地区差异性.即在靠近峨眉山地幔柱中心的地区,有机质迅速成熟并达到其成熟度的最高值(以H1井为代表),古生界烃源岩迅速进入过成熟,此后未有二次生烃;而远离峨眉山地幔柱的盆地大部分地区,古生界烃源岩在二叠纪以来具有多次生烃过程.中生界烃源岩热演化,主要和前陆盆地阶段的构造过程包括前陆沉积和断裂的逆冲推覆等相关. 在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史的基础上,从盆地热史和烃源岩热演化的角度指出了下二叠统及之下烃源层在四川盆地不同地区油气勘探中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59.
非饱和含黏砂土的广义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非饱和土4联固结仪和非饱和三轴仪,解决了用压力板仪测试土-水特征曲线无法考虑体变、净竖向压力和净平均应力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考虑净竖向压力和净平均应力影响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对未考虑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的土-水特征曲线同考虑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的广义土-水特征曲线的试验结果得出,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是影响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与理论公式稳合较好,并结合非饱和理论和试验结果,拟合了可以反映净竖向压力或净平均应力影响的广义土-水特征曲线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0.
为描述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基于非饱和土三轴剪切试验,提出泊松比变化率(即切线泊松比随轴向应变的变化速率)的概念,发现非饱和土的切线模量和泊松比变化率均随轴向应变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规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描述非饱和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新非线性模型。该模型不仅能描述应变硬化,而且能描述应变软化;能对非饱和土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描述;模型共包含6个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确定方法简便。利用提出的模型对国内外文献中的三轴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有很好的吻合度,从而验证了模型对试验数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