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基于AMSR2被动微波数据和0 cm地表温度数据,对比分析冻融判别函数算法和双指标算法在东北冻土区的判别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1)两种算法的Kappa系数都在0.7以上,总体判别精度在87%以上,具有较好的性能。(2)两种算法在升轨时期的总体判别精度高于降轨时期。在使用升轨数据时,双指标算法判别精度略高于冻融判别函数算法;使用降轨数据时,冻融判别函数算法判别精度更高。(3)冻融判别函数算法对冻土的判别精度高,双指标算法在识别融土方面具有优势。(4)两种算法对多年冻土区的土壤冻融判别精度高于季节冻土区。本研究的评价结果可为东北冻土区制备高精度、长时序地表冻融数据集提供基础数据资料,为选择合适的土壤冻融判别算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多年冻土区土壤碳、氮的可变性及对深层土壤特性了解的缺乏限制了人们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解。为明确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分布特征,于2020年秋季(9月末)采集呼玛河流域三种类型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零星多年冻土区和岛状多年冻土区)16个1 m深的土壤剖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海拔、气候、冻土区类型和植被类型等环境变量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和有效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高于零星多年冻土区和岛状多年冻土区,土壤铵态氮含量在零星多年冻土区高于岛状多年冻土区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有效氮含量呈降低趋势,且土壤有机碳与有效氮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植被类型和年平均温度是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年均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最弱;冻土区类型和植被类型是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能够为未来准确模拟和估算呼玛河流域多年冻土区森林土壤碳氮储量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3.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是对全球变暖响应敏感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变暖、多年冻土退化背景下,为了探明秋季冻融对多年冻土泥炭地无机氮时空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9—11月以大兴安岭三种多年冻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原位实验,分析了秋季冻融前、中和后期多年冻土泥炭地浅层和深层土壤无机氮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浅层和深层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土壤无机氮含量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多年冻土小叶章泥炭地(XY)、兴安落叶松-泥炭藓泥炭地(XA)和白毛羊胡子苔草泥炭地(BM)的土壤铵态氮(NH_(4)^(+)-N)含量变化范围:(1.00±0.00)~(20.60±0.20)mg·kg^(-1),硝态氮(NO_(3)^(-)-N)含量的变化范围:(0.02±0.01)~(14.64±1.11)mg·kg^(-1),且无机氮以土壤NH_(4)^(+)-N为主;秋季冻融后期无机氮含量明显高于前期。尽管水热交互作用对该时期无机氮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不同冻融阶段,无机氮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在秋季冻融前、中和后期浅层无机氮动态分别与浅层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相关,但在整个秋季冻融期间BM浅层无机氮含量仅对10~20 cm含水量存在响应(R^(2)=0.344,P<0.01)。研究表明,秋季冻融期内,多年冻土泥炭地无机氮发生初步累积,且浅层环境因子对无机氮响应程度最大。本研究可补充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秋季冻融对土壤无机氮影响研究的相关数据,并为多年冻土泥炭地响应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释放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4.
淮阴—响水口断裂为江苏地层分区的重要界线,其陆域位置研究历来已久,但海域位置至今尚未明确。本次研究利用多方法手段,首次确定了淮阴-响水口断裂在南黄海海域的具体位置走向,并明确了开山岛地层归属。  相似文献   
65.
空间数据库是通过建立并执行空间完整性约束来维护目标及其间关系的精确性、正确性、有效性。空间完整性约束包括对几何结构冲突、属性冲突及空间关系冲突约束,其中,空间关系冲突是指目标间的拓扑、方向及度量关系应符合空间完整性约束。在地籍数据库中,空间对象拓扑关系约束是为防止任意对象及其目标间的拓扑关系冲突,避免造成数据库对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表达错误,导致自身几何结构和对象间拓扑关系错误等,从而破坏了空间数据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6.
清末耕地空间分布格局重建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揭示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基础。本文在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土地利用及森林分布等多源数据基础上,分别以近代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和历史时期耕地潜在分布区为边界条件,通过构建耕地垦殖倾向指数模型分配耕地面积,在1 km×1 km象元尺度上重建了清末(1908年)松嫩平原耕地空间格局,并对重建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重建的耕地空间分布范围格局基本一致,耕地空间定位吻合率约为68%。清末(1908年)耕地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东部和南部地区;2以历史时期耕地潜在分布为边界条件的重建结果,较以近代耕地空间分布格局为限制范围的重建结果更准确,更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7.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TM影像和ENVISAT ASAR(HH/HV)数据,以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在分布式定量提取评价因子(植被类型、生境结构、巢下水深、植被盖度、人为干扰)的基础上,建立HSI模型对丹顶鹤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实测巢址空间分布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主观专家知识建立的HSI模型得到丹顶鹤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8km2,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65km2,低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85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 403km2,结合实测数据验证,得出高适宜、适宜和低适宜栖息地巢址共占实测巢址的92.86%,不适宜栖息地巢址占7.14%。经检验HSI模型对淡水沼泽湿地典型水禽栖息地的质量评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8.
李毅  张立凤  臧增亮 《气象科学》2020,40(4):449-457
利用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选择2015年12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大范围空气污染过程,在采用同样化学方案条件下,针对模式中不同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方案开展了地面PM_(2.5)预报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展示此次PM_(2.5)污染的演变过程,与实况也较接近,但对青海经宁夏至内蒙的PM_(2.5)高值区出现了漏报现象,这可能是模式外边界未对污染物做更新所致。对地面PM_(2.5)的预报,各物理过程的敏感度不同,边界层(含近地面层)过程的影响要明显大于积云对流及微物理过程的影响,不同的参数化方案会造成不同的预报误差。边界层过程QNSE和与其配套的近地面层方案的组合是预报的较佳组合;而TEMF和与其配套的组合以及ACM2和Pleim-X的组合则不佳。合理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有助于提高PM_(2.5)预报质量。模式预报对排放源也有适应过程,其Spin-up时间较气象要素长。  相似文献   
69.
下第三系珲春组为一套含煤沉积,由砾岩、砂岩、页岩、凝灰质砂页岩夹煤层组成。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粗碎屑岩,局部夹煤层,其厚度和粒度变化较大;上段为砂页岩夹煤层。总厚200—960m。与下伏白垩系下统泉水村组为不整合接触,有些地区被第三系船底山玄武岩或第四系覆盖。哈达门下第三系珲春组实测剖面(图1)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70.
关于我国夏季风的活动,早在三十年代竺可桢就开始研究;五十年代对东亚季风的进退活动又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我国季风有两次突进和一次速退;最近有人用六十年代后高空风资料分析了副热带西风的季节变化,发现副热带西风的突变性并不明显。本文利用最近十几年(1967—1979年)高低空气象资料,分析了夏季风活动的几种型式,由此得出一些简易的季风进退指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三十年来夏季风盛行到达华中和华北以及开始撤退的日期。最后探讨了夏季风活动不同时段的天气气候特征。这些结果对进一步了解季风活动与早涝的关系,并对季风的长期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