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数字图像监测系统应用于高压导线覆冰试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real-time system of numeral image manipulation technology is employed to inspect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of an engineering structure. First, the CCD vidicon aims at the fixed point. The image of the fixed point on the structure is gathered by a picture gathering card. By processing pictures with a self-programmed software, the real-time space coordinate of the calibration device can be obtained. Finally, the data is dealt with to get the movement curve, and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is carried out. The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test of a high voltage icing conductor.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dynamic data of the ice shedding conductor includes jumping amplitude, displacement-time curve and attenuation proces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50778077, No.50608036).  相似文献   
32.
胡志丁  张喆  马腾  胡伟 《地理科学》2022,42(1):54-64
通过对地缘政治学发展演变的系统梳理,将“地缘政治”理解为解析国际政治或国际秩序特有的空间视角和多要素、跨领域和跨尺度的综合分析方法,而地缘政治学则是其特有空间视角和综合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其视角和方法形成的理论学说的集合。这种特有视角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层面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优化组合分析,在系统层面的比较和关联分析以及跨领域和跨尺度的相互作用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时空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但是,整体而言,地缘政治学是一门发展极不完善的学科,这不是源于其思想不够深邃,而是源于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无法跟上复杂现实的需求。这为开启真正的中国地缘政治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中国学者不应该仅仅成为西方地缘政治学说的跟随者和推广者,而应成为原创理论和方法的贡献者。这或许就是国内在复兴地缘政治研究中确立以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主要方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Detours开发包关于API的拦截原理,介绍了数字水印中的文本水印嵌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地运用了这两种技术,提出一种文件保护方法,不但实现对文件使用者权限的控制,而且提供了对文件内容的完整性保护。  相似文献   
34.
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06年阿克苏地区气象观测站资料,从时空分布及地形影响等方面对局地和系统性大降水进行了分析;普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降水天气资料,探讨了大降水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大降水次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加,50%以上发生在夏季,大降水集中出现在1~3h之内,1h降水量≥10mm一般出现在下午,傍晚是高峰期。局地大降水发生次数远多于系统大降水,有78.4%的局地大降水出现在西部和山区,东部和南部以系统大降水为主。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巴尔喀什湖低槽和中亚低槽,中低层切变线、辐合线的暖湿区和高能区与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5.
对2013-07-31陕西中部地区一次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气象要素演变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次过程为一次典型飑线天气过程。对此次飑线的生成原因、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飑线天气过程是在高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控制的天气环流形势下出现,高空冷平流和低层暖平流的配置加剧了层结不稳定性。雷达回波图上,飑线以后续线型为主,呈典型的带状回波;强回波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强风速辐合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高值中心强弱交替等特征,对此类飑线天气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云南省镇康芦子园铅锌矿为近年来发现的的超大型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中,受NE向断裂及其旁侧伴生构造所控制,空间上具有等间距侧伏分布的特征.围岩蚀变发育,矿化经历了中低温和中高温两个阶段,大理岩化、夕卡岩化、黄铁矿化、硅化及其蚀变叠加部位矿化强烈.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地层及深部隐伏岩体,通过对矿区含矿地层岩性、控矿断裂构造、围岩蚀变及矿石组构等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多期(次)构造运动、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是一个具有多期次和多种矿质来源的热液夕卡岩型铅锌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7.
结合构建的饱和土结构性动力本构模型以及通用有限元程序,以城市高架桥梁建设中常采用的单柱墩基础为原型,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计算模型。分完全粘结、滑移无开裂、开裂无滑移、开裂滑移四种情况考察了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对两种系统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端承桩还是摩擦桩,界面力学行为对桩截面的剪应力和桩身水平位移分布形态影响均不大。四种情况中,完全粘结时,摩擦桩在近地表处桩截面剪应力值最大,开裂滑移时最小,而端承桩则刚好相反。水平位移分布均可分为线性增大和加速非线性增大两个阶段,以近地表处为分界点,且均以开裂滑移时最大,完全粘结时最小。界面力学行为极大地改变了端承桩桩身加速度时程的分布形态,但对摩擦桩则几乎没有改变;对于不同界面力学行为,两种桩型在近地表处均出现加速度峰值,完全粘结时值最大,开裂滑移时最小。相比摩擦桩而言,界面力学行为对端承桩的影响要大的多,研究分析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8.
在无线网格网下提出一种通过提高发生拥塞的业务最大传输机会以缓解拥塞状况的拥塞策略,依据发送队列状态调整最大传输机会,增加拥塞节点中的拥塞业务的传输机会。对仿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网络的吞吐率、丢包率等重要网络性能都有明显改善,策略与IEEE802.11s草案中的拥塞机制相比,能够有效缓解网络拥塞,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39.
冻土前期固结压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伟  齐吉琳  马巍 《岩土力学》2009,30(5):1313-1316
前期固结压力 在土力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融土, 是土受力历史的重要指标,与土的力学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冻土,由于冰和土颗粒骨架的联结使其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也应当具有类似前期固结压力的指标存在。以冻结青藏黏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初始干重度和不同温度下的冻土试样进行 压缩试验,采用双对数法得到冻土的前期固结压力 。研究表明,这个指标尽管不同于融土前期固结压力的概念,但其对于冻土的力学性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研究还发现,冻土前期固结压力与干重度和温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多年冻土地区构筑物沉降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场观测和数值分析,将多年冻土地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归结为几个具有不同机制的物理力学过程共同作用所致。伴随着冻土上限下降所产生的融沉,由于构筑物的修建引起多年冻土层升温而产生的高温冻土的蠕变和活动层的未冻土在暖季发生的蠕变,以及由于活动层中冻融循环改变了土的工程性质而导致的附加沉降变形。基于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和维护的实践,分析了以上几个可能引起沉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