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9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关键参数,影响着水汽反演的精度。针对传统的Bevis模型运用在中国区域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新的增加时空参数的Tm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2013—2015年中国86个探空站点的探空资料,分析了Tm的时空特征;然后根据2013年站点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建模方法建立了中国区域的Tm单因子回归模型和增加了时空参数的Tm多因子回归模型,并利用2014—2015年的探空数据进行验证。Tm单因子回归模型和Tm多因子回归模型的精度分别为3.1 K和2.6 K,比Bevis模型(精度3.3 K)分别提高了约6.0%和21.2%。考虑到季节对Tm的影响,将Tm多因子回归模型按季节分段,得到按季节分段的Tm多因子回归模型,其精度与Tm多因子回归模型大致相当,但能更细致表达出不同季节Tm的精度情况。结果表明增加了时空参数的Tm多因子回归模型更加适合中国区域的加权平均温度Tm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控制网的特殊性,在变形数据处理过程中基准点稳定性判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通常稳定性判断是在室内数据处理时进行,为了优化变形数据处理过程,本文采用已有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进行基准点稳定性检验,并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灵敏度的概念,即检验观测值出现多大变动时能被该方法检测出来,并测试出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的灵敏度。通过灵敏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现场进行稳定性分析,指导外业变形监测工作,提高观测结果利用率和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从利用GPS提取区域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的基本原理出发,解决了伪距观测值优化以及硬件延迟(DCB)处理问题,并将提取的TEC信息与欧洲定轨中心(CODE)计算的全球电离层(GIM)模型内插值应用在单频精密单点定位中,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取的TEC值进行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电(PPP)离层延迟改正时,点位精度能提高到0.2~0.4m左右,明显优于利用GIM内插值的改正精度。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的沉降控制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一个关键技术.论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进行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神经网络的BP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BP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和网络性能的稳定性.神经网络法预测路基沉降的难点之一是合适的训练样本构造问题,论文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训练样本”构造方法,且应用效果良好.利用路基沉降量实测资料直接建模,采用BP网络计算的改进算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大约4个月之后的沉降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宋雷  胡伍生 《测绘通报》2012,(Z1):29-31,35
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坐标差学习的GPS坐标转换新方法,基于该方法利用某区域的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将GPS点的WGS-84坐标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利用二维约束平差得到的GPS网点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作为比较数据,与传统的七参数模型和四参数模型方法的转换坐标和二维约束平差坐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坐标转换完全可行,传统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转换的坐标精度基本相当,神经网络方法略优且精度较均匀。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得到统计精度优于±0.025 m的平面控制结果,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宋雷  胡伍生  丁超 《测绘通报》2012,(Z1):5-7,22
主要针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设置和学习集样本次序对似大地水准面拟合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GPS/水准点控制区域内初始权值的设置对拟合结果没有影响,学习集样本次序对拟合结果的影响一般小于2.0 mm,得出对于构建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可以忽略初始权值设置和学习集样本次序对似大地水准面拟合结果的影响的结论,为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拟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剑锋  胡伍生 《测绘工程》2012,21(5):35-37,41
通过在开普勒轨道模型中加入神经网络算法,得到一种全新的卫星坐标计算的混合模型:基于广播星历和神经网络混合模型,从而提高了利用广播星历计算卫星坐标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模型较传统的开普勒轨道模型在X、Y、Z3个方向上卫星坐标计算的精度提高了约10%。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测量仪器不断发展和革新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近5年来"测量仪器学"课程开设的效果和社会评价。基于测量仪器已全面进入电子智能时代,提出了针对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教学内容的改革,改进得到了优化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课程考核提出了合理的评判方法,并对课程配套相关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最后对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惠泉变电站三维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通过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空间数据,进行了惠泉变电站三维空间地物建模研究。首先探讨点的密度对数据采集的影响;然后通过整体匹配纠正并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拼接配准;最后建立了三维表面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建立三维空间的可视化模型,解决了传统的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在变电站等特殊领域的不足。为能够实现变电站资源的数字化,提供了一个变电站三维模型构建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JSCORS中心提供的连续两天的GPS观测数据,以及现有的提取垂直电离层延迟改正VTEC的软件,采用格网技术和常规单层VTEC模型,内插计算出区域格网的时空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了江苏南京附近大气层中电离层较为明显的特征。文章总结了该区域电离层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后续研究电离层更加细化的特征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