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9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基于滤波进行周跳处理的 DIA(detection、identification and adaptation)方法、两步 Kalman 滤波法以及连续周跳检验法的分析,提出了接收机高动态情况下也适用的,改进的动态周跳处理方法。 通过选取“当前冶统计模型作为滤波的状态模型,联合利用载波相位和多普勒观测值进行周跳辨识,同时对周跳偏差进行即时估计和改正。 利用机载测量数据模拟不同周跳发生的情况进行计算分析表明,即使在载体运动情况变化较大的情况下, 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也能够较好的抵御机动误差的影响,对于多周跳和连续周跳的问题都能够快速准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52.
海洋磁力测量中多站地磁日变改正基值归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磁力测量多站日变改正时,为了减小磁场水平差异的影响,需要进行地磁日变基值归算。分析了地磁日变化时空分布特点,研究了地磁日变基值对多站地磁日变改正时磁测的影响,提出了多站地磁日变基值归算方法。经地磁日变同步观测数据验证表明: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站地磁日变数据日平均值基本上呈同步变化,利用此方法归算得到的分站地磁日变基值稳定。  相似文献   
53.
中国测绘学会第八届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12日至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相似文献   
54.
55.
翟国君  黄谟涛 《测绘学报》2017,46(10):1752-1759
从学科研究内容拓展与交叉融合发展、海底地形测量与海岸地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与海洋磁力测量、海洋测量信息应用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论述了边缘学科增长点的兴起、多维立体测量平台的建立、测量设备的国产化研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以及信息的应用等方面。基本概括了海洋测量技术发展的全貌,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
在走航式海洋调查测量中通过投放XBT仪器来获取海水声速剖面,存在由于缺乏实测盐度信息导致的缺陷,其对深水海域的海水声速测量影响尤甚,并进一步影响到海洋水深测量精度。对国际WOA13模型进行了解析及适用性评估,提出了联合XBT和WOA13模型中盐度信息的深水走航声速准确确定方法。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弥补XBT无实测盐度支持及自身探测深度不足的固有缺陷。多个声剖站的全深度声速推算值与实测值间的互差仅有-0.2~0.35 m/s。  相似文献   
57.
为提高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场中央区效应的计算精度,以逆Vening-Meinesz公式为例,推导了包含4个网格的矩形中央区效应计算模型;基于"非奇异变换"思想,推导了中央区垂线偏差展开为泰勒级数式和二次多项式的非奇异变换法计算模型一和模型二。结果表明:矩形中央区积分法得到了与非奇异变换法模型一完全相同的中央区效应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EGM2008模型数据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计算的重力异常中央区效应与将中央区视为圆域的传统方法算得的结果差值最大能够达到数个毫伽;与形式更为复杂的非奇异变换法算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中央区效应计算中,使用矩形域中央区模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8.
星载测高仪可以实时测量从卫星到瞬时海面的距离,对这一距离进行各种误差改正后,就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目的。 大地测量学家和海洋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从这一距离信息中提取大地水准面和海面地形。鉴于这两种信息在一定波长上是相互迭加的,因而分离海面地形和大地水准面就变得非常艰巨了。过去人们都是采用从平均海面中减去大地水准面的直接方法来分离的,后来人们又采用整体求解法(即同时确定海面地形,改善重力位模型及减小轨道误差)来分离。但这一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本文首先介绍了卫星测高技术的一些发展背景,继而对人们惯用的分离海面地形与大地水准面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提出了改进海面地形与大地水准面可分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9.
由王广运、王海瑛、许国昌等人编著的《卫星测高原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卫星测高观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专著。本书吸收了国外最新的先进技术和研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反Stokes公式为数学模型,应用由T/P测高数据计算的大地水准面高反演了海洋平均重力异常,并与船测平均重力异常和OSU91A位模型计算的平均重力异常进行了比以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