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袁晓燕  闻余华  管华  孙继勇  王珊珊 《水文》2007,27(1):93-96,48
通过对苏北沿海盐城站降水量的统计分析,验证了其降水量雨型为P-Ⅲ型分布。同时,根据盐城站实测降水资料,对其降水量特征值、年际变化、年内分配进行分析计算,并探讨降水量变化规律,为盐城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资源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管华  高更和 《地理科学》2002,22(6):673-676
地地貌信息熵计算方法和涵义讨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面积大于100km^2各流域的地貌信息熵值,进而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地貌定化阶段。得出以下结论;该区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各流域坡面形状多为下凹形为主,但山地整体的坡面形状近于直线形。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源地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河流水沙迁移变化规律。得出结论:河流水沙异源,水源地主要分布于上游多雨中心地区,沙源地主要分布于上游地面坡度和降水量较大地区、地表组成物质较为疏松的地区和水库坝下河段。交界带内河流径流量沿程变化趋势与流域面积增长曲线基本一致;河流含沙量沿程变化不甚规则.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有一定的地热资源储量,开发利用历史较久。现代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几年发展迅猛,存在问题也愈显突出,主要有:①基础地质研究严重滞后,且十分薄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②利用方式简单,资源浪费严重;③管理体制不健全;④开发利用的技术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加强基础地质研究,查清资源现状;积极拓宽利用渠道,综合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完善技术规范和行政管理措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成井深度,加强对地热资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华 《山地学报》1999,17(2):110-114
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关系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水沙年际变化趋势具有2个特征;各站径流过程曲线和输沙过程曲线走势大致相同;各站水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内水沙关系具有3个特征。相关曲线呈顺时针绳套关系上;上半年内同流量的含沙量1-4月小于5(6)月,呈现出逆时针型的相关趋势;5-6月份且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而且平均含沙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表径流与其时间变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华  李斌 《地理科学》2004,24(3):281-285
根据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及其邻近地区42个径流站1962~199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径流量及其时间变化(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探讨了这种反常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18.
伏南山区,系指伏牛山脉主脊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区,大致包括西峡、淅川、南召三县全境和镇平、方城、内乡等县的部分地区。该区地处我国亚热带北部边缘,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但是,由于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变率较大,再加石灰岩广露,降水渗漏快,地形起伏大,保水能力差,因此区内有大面积的土地,干旱现象十分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国以来,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兴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旱情,但大部分地区由于引水困难,或根本无条件引水,而旱象难以彻底解除。在这种情况下,本区的农业生产应如何发展,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人民根据当地的干旱特点,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有机旱作”的经验,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  相似文献   
19.
一种无拓扑矢量数据快速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净  江刚武  管华 《海洋测绘》2002,22(5):54-56
首先论述了传统矢量数据压缩算法 :道格拉斯 -普克法 ,分析将其应用于多边形边界数据压缩所造成的图形失真现象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无拓扑矢量数据的快速压缩算法 ,并用实际的MapInfo矢量数据来检核该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在山地迎风坡最大降水高度以下区域,土壤物质的淋溶性具有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的高度分布规律.然而,对沙河-线7个土壤剖面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内,土壤物质的淋溶性具有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增大的反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土壤物质强淋溶效应.与两侧的山地和平原地区相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海拔高度150~300m之间的区域内,表层土壤的硅铝铁率陡然减小,土壤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淋溶率显著增大,硅、钛、锰、磷氧化物的积累率明显增大.此处出现土壤物质强淋溶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山前"暖坡效应"的存在.较高的气温增大了当地土壤物质的活动性,为其淋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地球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