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种黄土区土壤侵蚀强度遥感调查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TM图像的线性纹理提取和密度统计,首先获得了黄土丘陵区沟谷密度图,然后由沟谷密度反演区域土壤侵蚀强度。这种方法避开了影响土壤侵蚀量的诸多复杂因子。可直接从水土流失的外在表现---沟谷密度来反推土壤侵蚀强度。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对快速调查大范围黄土丘陵区的土壤侵蚀强度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2.
介绍一种基于面阵CCD传感器件的航空多光谱数字相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该系统的核心部件是 10 2 4× 10 2 4像元的面阵CCD相机 ,系统采用更换滤光片的方法来获得针对不同应用的最佳多波段组合 ,解决了多相机曝光参数实时控制、多相机同步触发、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图像数据高速记录等问题 ,集成GPS系统 ,并成功进行了一系列地面实验和航空遥感实验  相似文献   
43.
空间对地观测与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是大有作为的科技领域之一。空间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及其与通信、网络技术的集成正以地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为人们研究地球,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开拓了崭新的途径。在对国际空间遥感信息技术和空间信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地观测与人文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建立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44.
九十年代遥感将获得更大发展,一个竞争和合作的局面进一步形成。全球变化将成为遥感的重要目标,微波遥感、成像光谱技术等将是下一代遥感技术的主要代表。针对国际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国家宏观协调、加强基础研究、加强新技术跟踪以及加强应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5.
根据高光谱分辨率的航空成像光谱(MAIS)和热红外多光谱(TIMS)图像数据中遥感信息特点,即可从其数据获得成像地物光谱,利用航空成像光谱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可有效和精确地对地物特性进行识别和提取。此次以调查沉积岩地区地质地层单元、岩性识别为研究内容的中日联合遥感研究所采用的图像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新开发的MAIS和TIMS获取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对TIMS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PC),MAIS的短波红外(SWIR)图像的假彩色合成图(FCC),以及可见近红外(VNIR)图像波段差值处理,可将研究区内出露的白云岩、灰岩以及红色砂岩、绿色砂岩等岩性识别出来,同时圈出了研究区内出露的各个时代的地层,证明了MAIS和TIMS在地质制图方面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6.
成像光谱数据在城市遥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刘建贵  张兵  郑兰芬  童庆禧 《遥感学报》2000,4(3):224-227250
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片与高光谱数据对城市进行遥感研究。利用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丰富的空间信息,以及高光谱分辨率数据丰富的光谱信息,提出了基于图像边缘检测和光谱分析的新型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对城市地物覆盖以图斑为单位进行分类。从而证明对复杂的城市环境进行遥感研究,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7.
童庆禧 《遥感学报》2009,13(S1):5-1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孕育于20 世纪70年代中期, 成立于1979 年底。航空遥感一直伴随着中国遥感的发展, 也伴随着遥感所孕育、发展和成长的全过程, 是遥感所成立以及发展的重要技术和学科支柱。以航空遥感为主体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项目获得了近10 项国家和部委的奖项, 其中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 项, 国家科技进步2 等奖4项。对国家航空遥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对遥感所的孕育、成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生、奠基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前卫星高光谱数据幅宽小,难以进行大面积矿物填图应用.本文探讨了基于多光谱图像光谱分辨率增强方法(spectral resolution enhancement method,SREM)融合算法,将Hyperion窄幅高光谱和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ASTER)宽幅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获得宽幅高光谱数据,从而进行矿物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和流程.结果表明:(1)原始ASTER数据仅能识别出Al-OH基团,Mg-OH基团和Fe3+离子基团3种矿物,SREM方法能够识别出高岭石、伊利石、绢云母、绿泥石和黄钾铁矾5种蚀变矿物;(2)融合图像矿物提取结果与原始ASTER和Hyperion图像的相对精度分别达到90.56%和92.85%;(3)其中绢云母、伊利石、高岭石与Al-OH基团,黄钾铁矾与Fe3+离子,绿泥石与Mg-OH基团出露区域基本一致.SREM融合数据具有幅宽大和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提高了矿物蚀变信息解译精度,该方法对大面积矿物填图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9.
分层神经网络分类算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熊桢  郑兰芬  童庆禧 《测绘学报》2000,29(3):229-234
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一直是爱到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分 处理技术由于它们的许多优点受到广泛欢迎。本文把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分层神经网络的概念,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分层神经网络分类算法。通过与最大似然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这种分层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可以明显地提高分类精度,并对不规则分布的复杂数据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0.
黄秉维先生是国际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他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黄秉维先生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基建局等院内单位,全国有关地理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协系统等40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黄秉维先生的亲属、著名科学家的亲属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两院院士孙鸿烈、曾庆存、石玉林、刘昌明、李文华、童庆禧、郭应禄、郑度、孙九林、陆大道、秦大河、姚檀栋、陶澍、傅伯杰等先生参加了研讨会,黄秉维先生生前的同事、助手和学生李文彦、王恩涌、邓先瑞、孙惠南、杨桂山、柳林等先生也在会上发言。会前,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年纪念文集》,编辑制作了《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录片,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杂志发表了回顾、纪念性文章。除另行发表的若干学术报告外,现根据录音,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