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78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749篇
海洋学   25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本文以实际资料,叙述了西土山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特征。与中国晚三叠世火山岩对比较吻合。且以较丰富的古生物及同位素年龄资料论证了西土山火山岩的地质时代属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82.
根据闽北麻源群变质岩流体包裹体的世代关系和显微测温研究,获得了麻源群变质峰期之后抬升过程p-T-t轨迹,推测岩石遭受剪切变形事件的温压条件为p=85~100MPa,T=265~285℃。本区流体演化早期以CO2为主,晚期以水溶液为主。  相似文献   
83.
川西高原冰雹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高原冰雹的气候分析陈朝勇,石宗莉(甘孜州气象局邮码;626000)1引言冰雹是危害农、牧、林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灾害性天气。川西高原从3月至11月均有冰雹天气过程发生,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作物属一年一熟的川西高原,冰雹的危害不仅影响到藏族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84.
从日本的蛇绿岩看,一般都是经过变质的,但这种蛇绿岩若从世界范围来看反而是例外。纽芬兰和亚洲的阿曼的蛇绿岩以变质而闻名,然而它们却是与海洋地壳同时逆冲上来的下部超基性岩变成蛇绿岩的上部,这一过程中以固体为热源的接触变质作用,而一般情况蛇绿岩似乎并未全部遭受变质。  相似文献   
85.
海陆地形对夏季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海陆及大地形对温度纬圈距平场的影响。研究指出夏季亚欧大陆及青藏高原所在的北半球东半部是全球各半球中最暖的半球,海陆地形对温度场的直接影响,因海陆地形的大小而不同,范围和强度以地面为最大最强,然后随高度减小,在300—200毫巴出现一个第二大值带。这是由于地面感热加热和降水潜热加热作用不同所造成的。夏季高原大地形加强了陆地的加热作用,影响范围远远超过了地形本身。另外,也讨论了高原季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于2005年11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验收会。该项目在首席科学家郑国光研究员带领下,课题组经过4年多时间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课题各项研究及示范任务,其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87.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演进一步去除滑动均匀假设,并利用更能反映断层真实状态的角形元位错模型(线弹性),在第一部分反演得到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反演断层面的静态位错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线弹性滑动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进一步提高反演的数据拟合程度.最终得到了断层面上的走滑和倾滑位错分布.首次得到的断层面滑动分布显示断层面滑动在浅部(0~12 km)比较集中,地震破裂长度约170 k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达4.8 m;反演结果还表明局部段落存在较大倾滑位移,量值达到1.9 m,这在断层模型中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是断层两侧形变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反演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2.18×102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5,与Velasco等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8.
1941年英国学者R.H.戈尔德(R.H.Golde)在《闪电放电》一文中写道:“电力工程师已经认识到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各自进行的许多闪电现象的研究。然而,研究一下这些极为广泛的有关文献就会发现,把不同作者和用不同研究方法所得的资  相似文献   
89.
本在指出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从结构上系统忽略预报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固有缺陷后引入了气象关联模式,简单阐述了气象关联模式在方程结构上将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用数学语言明确加以刻画的建模思想,在献^[1]的基础上,指出系数的精度也会影响到模型的稳定性,将献^[1]单纯从系数大小来判断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改进为考虑系数与变量之积的数量级来判断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提出了“关联系数”的概念,为因子筛选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90.
绿柱石通道中配合物的振动光谱和辐照裂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四川平武富碱型绿柱石为研究对象 ,采用 IR和 L RM测试方法 ,重点对通道中氢化物和多聚合离子的配位构型、辐照裂解及热致转型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 ,在该区成矿作用条件下 ,绿柱石通道中的钠离子趋向与氢离子化合反应生成 Na H氢化物 ,并占据通道中的 C2 位。在垂直 c轴方向上 ,以 3165 cm-1,3114 cm-1及 30 31cm-1伸缩振动弱吸收谱带为特征。[Fe2 ( OH) 4 ] 2 多聚合离子占据通道中的 C1位 ,以 32 34 cm-1伸缩振动锐吸收谱带为特征 (∥ c轴 )。辐照作用导致上述多聚合离子的裂解 ,并形成不稳定的 [H0 ] i心和相对稳定的 [Fe3 ] OH心。与之对应的吸收谱带分别出现在 3110 cm-1(⊥ c轴 )和 335 5cm-1(∥c轴 )处。通道中 Na H和 [Fe2 ( OH) 4 ] 2 多聚合离子的存在 ,可视为该类型绿柱石的一个重要的成因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