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384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92年7月3—6日,桂林地区普降大暴雨,受灾严重。通过对这次降水过程的雷达跟踪观测,发现降水回波的生成发展、减弱消亡与天气系统关系密切;回波单体的弥合,是这次强降水发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了兰州形变台FSQ—水管倾斜仪1987—1989年期间观测资料的调和分析结果,讨论了潮汐因子的重复性及其对非潮汐变化的监测能力,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周日波的影响,並将实测潮汐因子与G—B地球模型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3.
丽水地区测绘学会,于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在丽水市召开了浙江省丽水地区测绘学会首届代表大会。丽水、龙泉、青田、缙云,松阳、遂昌、庆元、景宁等市、县城建、土地、水利水电、公路交通、水文、地质、林业、教学等有关行业的测绘负责人和会员代表共42人参加了会议。浙江省测绘局计财处处长、省测绘学会秘书长严中民、省测绘局测管处处长叶晓芳以及地区科协、地区民政局等领导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94·6”大暴雨的逐日水汽输送,大气层结稳定度、大气能量等方面的9个物理量进行计算分析,发现这次大暴雨过程对应的大气层结随着降水过程的开始、维持、结束而由中性或弱的不稳定到不稳定最后处于稳定,水汽通量大,水汽饱和层很厚,大气能量充沛;地面静止锋稳定少动,本地区为辐合上升气流控制,造成了持续稳定,强度大,范围大的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45.
46.
在电子探针的分析中,标准样品的质量可靠性是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的基础。因此,对电子探针分析用标样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易于保存;在真空条件下经电子束轰击较为稳定,不变质;元素在样品内呈微米级均匀分布;导电性及导热性较好;应确切知道其化学组成成分;与未知样品的价键和结构尽可能的一致。由于各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组分简单、稳定、元素分布均匀的稀土元素矿物作为电子探针分析用的标样。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用电子探针测定稀土矿物和某些矿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变化也就非常重要。因此寻求合  相似文献   
47.
云南临沧地区帮卖盆地含铀煤中锗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帮卖盆地是一个不对称山间向斜盆地,其基底为海西·燕山期(γ~3_4-γ~2_5)花岗岩体。盖层为新第三纪的含煤碎屑岩。锗矿体大部分存在于N_1~2煤层中。含铀煤主要为变质程度低的褐煤,属于半暗-半亮煤、暗亮煤及亮暗煤。锗在煤中的存在形式:1.主要为腐植酸锗络合物及锗的有机化合物;2.一部分呈吸附状态;3.极少数呈类质同象。  相似文献   
48.
近三十年我国季风气候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况季风是气候学上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洪涝、干旱、严寒或酷暑等各种灾害性的天气气候现象都与冬、夏季风活动有密切联系。这个课题早在1916年就受到竺可桢的重视,并发表了其《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及《东南季风与降水》等论文。三十年代涂长望等研究《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活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及《中国夏季风之进退》等,前辈这些研究对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性。直到五十年代中由于高空资料的增加,才使得东亚季风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高由禧等在综合评述了各国气象工作者对季风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后,提出了对季风问  相似文献   
49.
震前呈现明显异常的水氡点有5个,即甘肃的庄浪万泉、平凉柳湖泉、宁夏的隆德、固原寺口子泉孔。西吉、通渭有所反映,但不明显。其中呈现短期异常的有4个,临震突跳的4个(平凉、固原两泉孔既有短期异常又有临震突跳)。上述泉孔均在距震中200公里范围内,占该范围内泉孔数目的百分之五十五(图1)。。  相似文献   
50.
论姑山铁矿床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 the ba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Gushan iron deposit should be assigned to volcano-hydruthermal type with hematite qusrtz as its principal mineral assemblage.Iron concentration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has been estimated from the ratio of hematite to quartz in the ores. By using experimental and thermodynamic data the soinbilities of iron mineral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re calculated in the system FeO-Fe2O3-NaCl-HCl-H2O. The effect of T, P, pH, fe2 and total concentration of chlorine on the solubilities of iron minerals are discusse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based on presumed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for the ore-forming solu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geological observation. The calculation shows that iron minerals were deposited at log fo2=-21--25, log(mKCl mbl^ ) =-2,5--3, P=1-0.75 (or 0.5) Kb,T=400-350℃.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riginal fluid was an acid NaCl-bearing solution of magmatic derivation. However, iron in the solution was enriched with falling temperature by dissolving pre-exist iron minerals in the consolidated rocks rather than extracted directly from the magma. Either decreasing temperature (below 400℃) or pressure is capable of depositing iron minerals from the solution, but the ratio of Fe to Si in the ore is dependent mainly upon the pH. The widespread silica vein at later stages is a reflection of decreasing acidity of the solution. Increase in fo2 will also favor the deposition of iron minerals. The hypabyssal occurrence and the existance of the Huangmaqing shale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formation of hemat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