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城子火山断陷盆地位于古生代古亚洲成矿域与中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相互叠加的区域~[1],是铀及其他矿产成矿的高密度集中分布区。本区以往铀矿工作程度较低,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铀矿化点(带),仅对部分地段进行了槽、井探揭露,其中12号铀矿点~[2]较为典型。本文结合近几年在该区开展的铀矿地质工作对该点的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2.
为什么要提出西藏东南部早白垩世措美大火成岩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朱弟成  夏瑛  裘碧波  王青  赵志丹 《岩石学报》2013,29(11):3659-3670
近年在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大规模白垩纪火成岩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里的火成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镁铁质岩墙/岩床、辉长岩侵入体以及少量层状超镁铁质岩和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指示现今覆盖面积约50000km2的岩浆活动发生在130~136Ma(峰期约132Ma)之间。镁铁质岩显示OIB型(高Ti)、N-MORB型(低Ti)和过渡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地球化学类型,其中未受地壳混染的镁铁质岩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成分类似于Kerguelen地幔柱产物。在扣除堆晶橄榄石之后,通过橄榄石-熔体平衡计算,苦橄玢岩母岩浆的MgO含量约20%,对应的地幔潜温1560℃。西藏东南部白垩纪火成岩浆活动这种覆盖范围大、持续时间短和地幔潜温高等特征,非常类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幔柱成因的大火成岩省或热点,因而将其描述和命名为措美(Comei)大火成岩省是合理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古地理重建资料显示藏南措美大火成岩省和南西澳大利亚同期的Bunbury玄武岩可能代表了同一个大火成岩省(即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很可能记录了Kerguelen地幔柱在132Ma左右的早期岩浆作用,拉开了大印度从澳大利亚分离出来的序幕,影响了同期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3.
颜晗  赵志丹  刘栋  王青  朱弟成  江万  胡兆初  郑建平 《岩石学报》2013,29(11):3731-3744
本文对产于当雄-羊八井地堑的白榴斑岩进行了岩石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石除含有巨大的白榴石斑晶(大者可达4~6cm)外,还含有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斑晶,岩石具有近于基性成分(SiO2=52%~54%)和强烈富碱的特征(K2O+Na2O=9.8%~12.3%),其化学成分TAS定名为碱玄质响岩,属于钾质系列、准铝质到弱过铝质岩石。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19~20],具弱的铕负异常(δEu=0.68~0.77),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MgO和Cr、Co、Ni等相容元素;岩石并非直接起源于地幔的典型幔源白榴石岩类,考虑到其具有亏损Sr-Nd的同位素特征、含有辉石和橄榄石及其近于基性岩石的成分,认为该岩石虽然不是直接来源于地幔的部分熔融,但是它继承了亏损地幔源区的特征,之后又发生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岩石与邻近的林子宗火山岩之间不存在亲缘关系和岩浆演化关系,它们来自于不同的岩浆源区。锆石定年结果表明白榴斑岩形成于8.2~15.4Ma(加权平均年龄为10.9±1.6Ma),该时代为当雄-羊八井裂谷(地堑)的初始形成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4.
在汶川-芦山两次强震作用下,先天脆弱与高风险并存的山区县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理单元。针对灾区地理信息离散度高、可变参数多、收集难度大等现状,选取雅安芦山"4·20"地震重灾区宝兴县为实证研究区,应用3S技术,基于信息数据库逻辑设计原理,构建了震后统一投影坐标系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介绍了数据库的应用:叠加分析、专题图可视化。灾区宝兴县震后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集成化,通过数据库支撑下的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可为灾区重建规划选址和灾害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5.
鏖战风浪     
王青 《海洋世界》2009,(10):80-80
2007年8月.强热带风暴“帕布”和“蝴蝶”在我国海域肆虐,此时正在执行黄海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海监18、22船,遭遇了11、12级大风。8月10日14时30分,海监22船航行至千里岩耐近海域时,强热带风暴开始发威.海上风云突变,海面掀起了3米多高的大浪,风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6.
绵阳市与区域关联度测算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区域联系又是城市体系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与复杂。而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鉴于绵阳市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力量,选取绵阳市及其所辖县市和四川省内与绵阳相邻的中心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绵阳市与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隶属度,以其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城市、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以及城市发展的方向。以此来预测绵阳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7.
长江上游山区聚落与水土保持的耦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 《山地学报》2007,25(4):455-460
运用地理学、生态学和物理学的理论,从全新的角度对长江上游山区聚落形成的环境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山区聚落与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1.山区聚落场所地处山体的自然截流部位,山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人类聚落对山地坡面过程中水、土资源截流效果的指示器,截留的规模决定聚落规模;2.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完整的截流或节流体系,水土保持的本质就是对山地坡面过程截留;3.通过水土保持,人类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因此,水土保持是山区聚落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是链接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纽带,沟通人文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8.
攀西地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自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40年间形成的原有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矿产资源等曾经是中外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其地位和作用正在下降。就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资源型产业的衰减趋势已经在我国出现。攀西地区特色生物资源的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走出传统矿产资源开发陷阱效应的途径。攀西地区生物资源的产业化是区域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祁连山南坡木里地区晚更新世地层剖面AMS14C年代的测定,以及对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及SiO2、Al2O3、Fe2O3等氧化物含量的研究,重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晚期44.8~35ka B.P.的气候变迁。木里地区晚更新世晚期44.8~35ka B.P.的气候可以分为3个阶段:(1)44.8~40.5ka B.P.,气候温暖湿润,41.9ka B.P.出现的暖事件与D-O振荡中的IS12对应;(2)40.5~35.5ka B.P.,气候波动频繁且在波动中变冷,该阶段成功捕捉到3次D-O振荡中的暖事件和1次Heinrich冷事件,3次暖事件与D-O振荡中的IS9、IS10、IS11对应,时间分别为35.8ka B.P.、37.5ka B.P.、39.7ka B.P.,冷事件与D-O振荡中的H3对应,时间为35.5ka B.P.;(3)35.5~35ka B.P.,气候波动大,具变暖趋势。整个阶段的气候波动与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后期气候变化特征较吻合,亦揭示了全球变化信号在研究区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30.
浊积砂低渗透储层为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因其构造形态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极易导致其内部构造应力场异常分布;准确计算该类型储层的应力场分布、识别构造应力场异常区,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研究中,首先,在PETREL系统中依次建立浊积砂储层构造模型、浊积砂储层沉积微相模型和浊积砂储层层速度模型,并根据纵横波速度转换关系、纵横波速度与动态岩石力学参数转换关系、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转换关系,由浊积砂储层层速度模型计算得到三维岩石力学参数模型;其次,将PETREL系统中的浊积砂储层构造模型转换为ANSYS系统中的浊积砂储层几何模型,解决浊积砂储层构造形态复杂的问题;然后,进行网格划分,并按照“距离扫描法”将三维岩石力学参数加载到浊积砂储层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中,从而解决“非均质性强”的问题;最后,根据浊积砂储层区域构造背景及单井实测的地应力状态,设置初始边界条件和负载,进行计算。井点实测应力值和应力方向的检验表明,模拟结果准确可靠,能够体现出受浊积砂储层构造形态和储层非均质性影响而引起的局部构造应力场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