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利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CMAQ)对2002年12月1—3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大雾天气下PM2.5二次无机粒子的演变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白天相对湿度降低,雾滴蒸发脱水后PM2.5二次无机粒子会悬浮在大气中;夜间在水汽凝结成雾滴的过程中,大量的PM2.5二次无机粒子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促进大雾天气的进一步发展。午后PM2.5二次无机粒子积聚及较高的相对湿度是造成北京及周边地区低能见度的重要原因,并推断该区域很可能是霾天气。  相似文献   
72.
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减少土壤侵蚀和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作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流域治理的过程。利用其1986、1994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该区18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并使用GM(1,1)灰色模型对王东沟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4年间王东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面积大小依次是农地>果园>林地>非生产地>草地,就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而言,依次为果园>农地>林地>非生产地>草地;以1994年为界将1986~200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利用矢量图叠加,发现1994~2004年流域45.48%的土地发生了土地类型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有9种,农地转出的类型和林地转入的类型占多数;社会经济驱动、人为积极治理和政策导向是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GM(1,1)趋势分析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因子不变的前提下,果园面积仍有增加趋势,农地面积需要进行人工调控以保持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73.
层结条件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利用非静力MM5V3模式对2004年3月26—28日主要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的强沙尘暴天气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结果对沙尘暴爆发的层结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层能够反映我国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爆发时的大气层结特征.其形成是本次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蒙古气旋冷锋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形成的触发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4.
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滨海石化项目,其污染种类多、环境风险大、保护目标难确定,因此前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尤为重要。文章对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保护目标的确定、评价标准的选取、污染源的估算和保护措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珠江入海口某大型石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为类似地区的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75.
76.
生物炭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的材料,在土壤修复等各方面的功能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催化作用却鲜有研究。首次对生物炭(biochar-BC)催化过硫酸盐(Na2S2O8-PS)使偶氮染料金橙Ⅱ(AO7)脱色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影响催化体系脱色效率的因素(包括pH、生物炭质量浓度和PS/AO7摩尔比)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了生物炭的重复利用效果及前后性质变化。结果表明:PS/BC体系明显比单独的PS体系脱色效果好;两个反应体系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PS/BC体系反应的最适pH接近中性;生物炭质量浓度越大,脱色效果越好;PS/AO7摩尔比越大,脱色效果越好,但是催化效果却没有相应的改善;生物炭重复利用后对AO7仍然有脱色效果;BC的孔大多位于层状结构表面,且为小孔,重复使用后,表面孔会堵塞;除了灰分和氧元素外,其他元素(C、N、H、S)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BC表面官能团种类很多,主要有C=O、C=C、C-O、C-H,芳香族C=C和C-H以及-OH官能团;BC重复使用后-OH峰会消失。综上述,生物炭可以催化过硫酸盐对偶氮染料AO7进行脱色,原理是BC表面的-OH官能团与PS反应生成硫酸根自由基去除AO7。  相似文献   
77.
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个大震活动幕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20世纪中国大陆7.0级以上大地震与月亮白赤交角的变化和太阳活动的研究结果,根据对未来50a(年)月亮白赤交角的值与目前太阳活动的形势,提出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个大地震活动幕可能是2006或2007-2015年。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3种在天文观测中用于实时控制、实时数据采集的时钟设计方法,比较了硬件制作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79.
本文给出了用云南天文台Ⅱ型光电等高仪从1986年10月至1990年12月观测得到的26颗亮射电星的位置改正。  相似文献   
80.
采用水培法,研究6-氨基青霉烷酸(6-APA)溶液单一处理布氏轮藻(Chara braunii)的毒性效应。将布氏轮藻养于玻璃缸中,用水培法恢复其生长5 d后,进行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40 mg/L、60 mg/L、80 mg/L、100 mg/L的6-APA胁迫处理,7 d后,测定布氏轮藻的各项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6-APA胁迫浓度的增大,布氏轮藻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布氏轮藻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呈先减少后增加态势;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升高,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大幅升高后大幅下降;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低浓度6-APA对布氏轮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6-APA抑制布氏轮藻生长,具有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