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1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篇 |
大气科学 | 148篇 |
地球物理 | 42篇 |
地质学 | 230篇 |
海洋学 | 24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44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61.
462.
463.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沿着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发育众多金矿床,已经成为新疆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文章对位于该剪切带西段储量较大、勘查程度较高的红石、康古尔和马头滩3个金矿床进行了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矿床含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294.4~468.0℃(红石)、236.9~441.0℃(康古尔)、150.9~444.7℃(马头滩);盐度w(NaCleq)分别2.7%~10.5%(红石)、4.2%~9.1%(康古尔)和6.4%~8.4%(马头滩);密度分别为0.54~0.83 g/cm3(红石)、0.80~0.86 g/cm3(康古尔)和0.57~0.80 g/cm3(马头滩)。本文和前人数据表明,这3个矿床的δDSMOW值分别为-104‰~-63‰(红石)、-72‰~-45‰(康古尔)和-55‰~-45‰(马头滩),与石英相平衡的水的δ18OH2O值分别为-1.7‰~7.4‰(红石)、-8.3‰~5.0‰(康古尔)和2.5‰~2.6‰(马头滩)。以上特征表明,红石、康古尔和马头滩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低盐度、较高CO2含量,其中红石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中岩浆水比例比康古尔和马头滩两个矿床相对要高。综合地质、流体和年代学特征表明,沿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分布的金矿床可能具有较为一致的成因,可能是295~280 Ma和260~240Ma两个成矿期叠加作用的产物,分别与早二叠世拉张背景下的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260~240 Ma)挤压背景下康古尔剪切带的韧性剪切变形及抬升作用相对应。 相似文献
464.
465.
46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谭智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陈木宏研究员合著的《中国近海的放射虫》一书,已于199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2页。本书是两位著者数十年中国海放射虫研究工作的总结,根据采自包括南沙群岛及相邻海域的全国南北辽阔海域的大量网采浮游生物和海 相似文献
467.
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了锰钾矿氧化降解水体中苯酚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自然光照和氧气环境不影响苯酚降解;反应溶液酸度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样品用量越多、粒径越小,越有利于降解反应;反应温度升高与振荡速度增大也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共存电解质氯化钠、氯化钙不影响降解反应,而磷酸钠与醋酸钠则不利于降解反应。当介质pH值为2、1,160~200目锰钾矿用量为10g/L,反应温度为25℃,振荡速度为200r/min,反应8h,对50mL浓度为100mg/L苯酚的降解率基本上达到100%,达到了工业排放标准。从反应产物初步推断,苯酚降解的实质是锰钾矿氧化降解作用,为处理苯酚废水增加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拓宽了天然锰钾矿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8.
利用红外辐射光谱反演大气CO2浓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最新的大气分子光谱数据集(HITRAN 2004),利用逐线积分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计算了大气顶射出红外辐射光谱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灵敏度,发现:大气CO24.3μm吸收带,特别是2241-2249cm^-1、2250-2258cm^-1、2259-2267cm^-1和2382—2390cm^-1波段射出的红外辐射,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且很少受其他大气成分变化干扰,因此特别适于用来遥感探测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根据最优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获得了0-15km的大气CO2廓线,结果表明,利用上述4个通道的红外辐射值,可精确反演出自由对流层的CO2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469.
农作物实景监测中的图像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实景自动监测系统具有自动、非接触、非破坏性等优点,是传统农业气象观测的补充。开展图像质量控制是合理使用农作物实景自动监测系统资料的基础。利用郑州、泰安和固城三地的历史农作物实景图像资料,设计了基于颜色特征参数检测和基于暗通道先验直方图检测的图像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2010—2012年三年夏玉米和冬小麦等不同天气条件下得到的农作物实景自动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与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两种质量控制方法均可判断出农作物实景自动监测系统中图像观测资料的异常数据;基于颜色特征参数检测方法可有效识别出像素缺失图像,准确率达100%;基于暗通道先验直方图检测方法能有效识别出污染图像,平均准确率为95.7%,平均召回率为87.5%。该质量控制方法可减小模型估算值与观测数据之间的误差,目前已应用于省级农业自动观测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470.
文章选取贵州省普定县作为黔西喀斯特区的典型县域,依据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1年实测土壤数据,运用土壤类型法,计算该县域近30年(1980-2011年)农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和密度的变化,并借助逐步回归分析,对该县域近30年农田表层SOC动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普定县近30年来农田0~20 cm表土有机碳库总体表现为基本持平且略有上升的趋势,增幅为0.95%,年均变化量15.31 kg C·hm-2·a-1;(2)不同类型农田土壤的表层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变化较大,其中水稻土固碳幅度最大,为28.95%,而山地灌丛草甸土的丢碳最为严重,降幅达70.22%;(3)农田表层SOC密度年均变化量在空间分布上总体表现为县城中部、南部和三岔河及夜郎湖地区呈增加趋势,而在县城以西、以东及斗篷山大部分区域则为下降态势,这主要受土壤类型空间分布差异所致;(4)影响普定县农田表层SOC变化的主要因素有SOC密度初始值(1980年)、C/N、砾石体积比和速效K密度等,其中SOC密度年均变化量与SOC密度初始值和砾石体积比呈负相关,与C/N和速效K密度呈正相关。总的来看,近30年的人为活动对普定县农田表土有机碳总库存未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