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6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现代地图与地图学概念认知及学科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地图与地图学是传统地图与地图学发展到现代阶段的必然结果。本文重点探讨现代地图与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体系。文章从现代地图的特性、功能、构成要素/基础及拓展,以及地图科学分类及拓展等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地图与地图学概念定义的发展演变,给出了现代地图与地图学较为精练、准确的概念定义;讨论了现代地图学的学科结构体系和由传统到现代过渡时期的学科基本名称与研究内容;最后展望了未来地图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2.
在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总体方案的基础上,以高速铁路为试点,研究建设高速铁路GIS平台。通过建设高速铁路专业专用地理信息数据,为铁路相关业务系统提供一种获取铁路专业专用地理信息数据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高速铁路GIS平台与业务系统的交互,进一步验证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总体方案中与铁路业务系统信息交互方案的可行性。文中给出了平台的逻辑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和空间数据组织模型设计,并简要介绍了平台实现过程中采用的3个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国内某高速铁路,实现了该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23.
动线法(即运动符号法),能综合表达空间实体或现象的作用方向、运动路线、数量增减、质量变化等,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直线动线符号在信息表达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曲线动线符号所具有的优势,对曲线动线符号的组织形式、位置、颜色、方向、宽度、曲率等方面作了分析,同时对曲线动线符号提出了制图算法,具体包括:曲线符号模型算法、避障路径算法、汇流与分流算法等;并以MapServer开源软件作为平台,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建立了Web的动线法自动制图算法实验系统,且以河南省流动人口数据为例,进行算法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利于时空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电子地图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电子地图集”是我国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集成,是以地图、文字、数字、图表等多种信息表达手段,全面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基本现状和趋势的科学参考图集。它可以实现对人口数据的输入/输出、分类、存储、查询、统计、制图、分析和管理,提供给决策者和研究者分析人口问题和制定人口政策的辅助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图集的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内容组成等。在总体设计上,提出了以电子地图制作子系统、图集管理与集成子系统、图集浏览查询子系统和人口数据查询子系统为四大主要部分的系统结构,并进而对系统中的主要模块进行了介绍.如专题制图符号模型、数据库的目录树管理、电子地图集的管理与集成,通过这些模块,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流程;在图集内容上,在分析“五普”数据和我国人口实际国情的基础上,选取涉及十项主题(环境、人口分布、性别与年龄、人口变动、民族、家庭婚姻、生育、教育、就业、住房)近200幅地图组成图集的内容,反映我国人口的基本现状、动态变化、地域分布、结构构成等;最后,给出了使用不同制图符号建立的人口地图实例,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项人口指标的区域差异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5.
互花米草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中潮滩的入侵及快速扩张,已严重威胁到鳝鱼滩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土著种沼泽植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了从植物光合速率的角度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及快速扩张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了互花米草与土著种芦苇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与最大值均大于芦苇,互花米草可积累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使其具有更快的生长速率和初级生产力。根据两种植物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可以看出,互花米草利用光合有效辐射的能力更强,显示出互花米草的高适应性。  相似文献   
26.
27.
针对平煤集团的需求,该文提出了C/S和B/S的混合架构模式系统设计方案。采用Silverlight技术和ArcEngine二次开发平台,实现了供矿区普通管理者使用的矿区采动影响分析系统及为领导服务的矿区信息系统网站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矿区资源空间数据的高效管理,也可通过等值线、采动影响线和剖面图预测开采沉陷,利用多个模型评估建筑物损坏等级并将信息发布,实现了通过浏览器的查询和管理。该系统覆盖了全部的平顶山矿区,并以GIS平台替代了传统的MIS模式对矿区的管理,既增加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了矿区地质环境、人民财产安全,同时促进矿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
谢超  陈毓芬  王英杰 《测绘学报》2010,39(4):397-403
建立初步的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运行机制,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用户行为监测机制,提出利用Apriori关联规则实现用户行为数据库挖掘的思路,并改进Apriori关联算法,使之更加适用于ACViS.实例证明,挖掘出来的结论对ACViS设计者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用户模型的更新和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跨省界地区是中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也是区域治理的难点地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等资料,本文构建了全国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数据库,从数量特征、空间差异性和空间自相关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由行政分割所引起的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管理问题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数据库共包括11325个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其中水系类地名4243个,陆地地形类地名7082个。湖南省和上海市分别是地名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在中国南方地区呈现明显的聚集现象,而且水系类地名比陆地地形类地名的空间分布更趋随机。区域地形条件和人口规模是影响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在相对高差介于1000~2000 m之间、人口数量介于4000~5000万之间的省份,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的数量最多。行政分割造成了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目标、管理模式和发展时序等方面的差异。建议政府建立统一规范的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管理机制,建立中央直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对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进行统一管理,加强跨省协作区联合统筹、建立以跨界自然地理实体为单元的申报机制。  相似文献   
30.
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与原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地图学中出现了电子地图等新型地图,在内容表达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其地图符号的模型并没有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以适应地图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本文对地图符号在地图新形式和新内容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设计的原则,提出了树结构的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设计了以树结构符号模型为核心的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模块,以及该模块和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的其他模块间的接口;引入"晚绑定"的思想,实现了自适应地图符号编辑器原型系统,对树状地图符号模型的符号定义和符号集合图形数据部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