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王均  王红  何凡能 《测绘科学》2007,32(4):119-120,107
本文讨论了历史政区数据库的性质和特点,以清代陕西历史数据库的建立为例提出了编制底图及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以政区境界为主要内容的县级数据库,最后探讨了政区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2.
董寅  王红 《现代测绘》2015,(1):63-64
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对地图印刷中质量控制从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着重强调质量控制管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地图印刷生产质量和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3.
王红 《北京测绘》2021,35(11):1385-138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自然景观风貌逐渐被人工建构筑物破坏.为了保护象征城市自然面貌和生态特色的天际线,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逐步恢复自然景观和文化风貌.主要研究了顾及天际线保护的三维高度控制方法,以密云区为例对重要天际线进行现状分析,提出了基于三维定量分析测算密云新城区域的建筑控制高度的新方法,为密云城市风貌管控和城市设计提供定量化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4.
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于2003-2004年在洞庭湖湖区采集沉积物样品700个,测定了沉积物中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并用地积累指数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各子湖区沉积物中Cd、Cr、Cu、Pb、zn的平均含量都属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AB、Hg、Ni属于国家土壤一级至二级土壤标准;在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湖人湖河流的三角洲的前缘是沉积物重金属积累最高的地点,而在西洞庭湖入湖河流三角洲的后缘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前缘高.采用综合地积累指数法对洞庭湖各子湖区沉积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洞庭湖(重污染)>东洞庭湖(偏重污染)>西洞庭湖(中度污染)>大通湖(中度污染)>城陵矶(轻度污染).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洞庭湖各子湖区沉积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溯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5.22%、56.86%,主要支配AS、Cd、Hg、Pb、zn的载荷,而第二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0.04%、33.11%主要支配Cu、Cr、Ni的载荷:西洞庭湖、大通湖和城陵矶因沉积物重金属来源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5.
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时间出发,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时期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明朝、清朝最多,先秦次之;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历史时期的数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先秦、明朝和清朝;(2)不同历史时期非遗的空间聚集性与其数量关联较大,先秦、明朝和清朝非遗聚集特征显著;(3)不同历史时期非遗的分布中心主要沿东—西走向,且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96.
197.
兀玮  王红 《测绘标准化》2000,16(1):44-46
  相似文献   
198.
注浆法在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近十年的工程实践,总结了高等级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治理的机理和施工技术,以及治理的标准、采空区注浆治理的范围、质量检测等基本内容。分析与评价了煤矿采空区地面注浆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注浆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治理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9.
目前,国内多采用活性碳吸附、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微量金。但该方法操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效率低。为适应地球化学探矿的需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人利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以下简称泡塑)吸附金的优点,就改进吸附条件,进一步提高吸附率做了探索,拟订了简便易行的泡塑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化探样品测定金的分析。1实验部分1.1仪器及测定条件1.1.1仪器本实验采用西安云汉高温炉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B4-XYL型电热板;常州市华普达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Y-8大容量振荡器;上海逸龙科…  相似文献   
200.
许昌秋季连阴雨时空分布及环流形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许昌所辖5站秋季历史降水资料,分析了许昌地区秋季连阴雨的时空分布及环流形势特征,结果表明:许昌地区秋季连阴雨平均1~2年发生一次,9月份居多,过程发生次数呈西南多东北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