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人参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公开数据库筛选人参有效成分、分子靶点及胃癌疾病靶点。采用Perl工具获取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基因,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对核心成分及蛋白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结果:获得人参22种有效成分及98个对应靶点,筛选出人参治疗胃癌的核心靶点3个,包括转录因子p65(RELA)、转录因子AP-1(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人参主要通过参与抗炎、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治疗胃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与关键靶点JUN、MAPK8有强烈的结合能力。结论:人参通过抗炎、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过程发挥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抗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2.
选用水槽和港池物理模型方法以及已有的一些物理模型试验成果,结合SWASH模型,对孤立波在海堤斜坡上的爬高和越浪进行验证,确定合适的计算参数;计算和分析几种不同内坡形式的海堤堤顶决口,确定合适的海堤内坡边界条件。研究分析表明,验证后的SWASH模型可以用来进行海侧来波和陆域越堤波浪的联合计算,为决口海堤洪水波传播模拟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岩石物理弹性参数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辽东湾凹陷某区在地层条件和不同流体相态(气饱和、水饱和等)下岩石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等岩心测试数据,以及岩石矿物成分、孔隙度等常规岩心分析数据,统计分析了岩石弹性参数变化规律.采用有效流体模型、斑块饱和模型进行了纵、横波速度理论计算,并和实验测量结果比较,认为高孔、高渗岩石可以看作有效流体模型,低孔、低渗岩石更接近斑块饱和模型.这些规律和认识对于指导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及地震振幅综合解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4.
镇远古城意象空间与旅游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2年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旅游圣地中提取贵州的黔东南--镇远进行分析,从意象空间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分析镇远古城的旅游周边环境,赏识用意象空间的概念,获取基本数据进行旅游规划基础与应用研究方向的开拓,用照片辨认与公众意象草图分析的结果,完善旅游规划,重视旅游无形因素的规划,做到以人为本,公众的参与,找出合理规划旅游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5.
互花米草作为入侵物种对潮间带滩涂和盐沼具有严重的生态危害性,化学方法治理互花米草具有简便、快速、彻底和成本低等特点,但化学药剂存在一定毒性,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化学治理措施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017年8-11月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天津市永定河河口附近滩涂互花米草化学治理对附近海域海水水质和潮间带沉积物产生的影响,对调查海域海水水质和沉积物质量进行了评价。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COD)为调查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硫化物为潮间带沉积物的主要污染因子。施药后特征污染物——草甘膦检测值高于本底值,所有站位均未检出磺酰脲类除草剂。综合来看,化学治理对附近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6.
信息熵方法是建立在信息论基础上的信息量评价方法,目前多用于地图信息的量测,尚无针对地形库中的几大要素特征的综合性的信息量分析评价方法。本文在分析已有地图信息量测方法基础上,选择国家1:1000000地形数据库中9幅地图的居民地要素层,建立vomnoi图,全面分析评价了该要素层的统计信息量、几何信息量、拓扑信息量和专题(属性)信息量。实验表明,对地形数据库中的要素层采用全面评价的方法是可行和必要的,能更好地反映要素的分布特征和专题(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7.
合理度量地理信息信息量可为信息的生产者、质量控制者和用户描述、评价、选用相关产品提供相关技术依据。本文在总结了已有地形数据库信息量量测研究现状后,选择一幅国家11∶000000地形数据和对应范围内的16幅1∶250000地形数据中的居民地要素层,全面分析评价了该要素层的统计信息量,几何信息量和专题(属性)信息量及其在不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对地形数据库中的要素层采用全面评价的方法是可行和必要的,在各比例尺的居民地的信息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同时也部分验证了在地图缩编时为保持信息量最大化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桑沟湾养殖栉孔扇贝食物来源研究——脂肪酸标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强  杨红生  王红  高菲 《海洋科学》2007,31(9):78-84
运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了桑沟湾养殖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春、夏季食物来源组成。结果表明,桑沟湾养殖栉孔扇贝饵料组成中含有硅藻类、细菌、大型绿藻类、鞭毛藻类等饵料来源,且各种饵料来源比例具有较显著的季节变化。采样期间硅藻脂肪酸标志16:1/16:0(相对质量分数比,下同)从0.91降至0.45,表明扇贝硅藻类饵料来源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细菌脂肪酸标志18:1n-7/18:1n-9比值从0.31升至0.90,奇数碳、支链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从2.15%升至3.28%,表明扇贝细菌类饵料来源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绿藻脂肪酸标志Σ(18:2n-6 18:3n-3)质量分数从2.78%升至5.77%,表明大型绿藻来源有机质饵料比例逐渐上升。栉孔扇贝脂肪酸组成中较高比例的DHA表明扇贝摄取了富含DHA的有机质,如鞭毛藻类、微型浮游动物等。栉孔扇贝食物来源的季节变化很可能是由水体中潜在食物来源的季节变化所导致。  相似文献   
129.
试验初期,完成了多部雷达的架设、观测和数据质量监控。在2019年夏季以乌鲁木齐牧试站为基地成功观测了多个降水过程,完成了气溶胶和冰核的连续地面观测以及无人机观测;在2019-2020年冬季成功观测两次降雪过程,并进行了烟炉增雪作业。  相似文献   
130.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高原各主要块体精确的内外耦合作用记录成为取得突破的关键.西秦岭地处高原东北向生长的关键节点部位,夷平面保留完好,具典型性,是研究区域内外力耦合作用的良好载体.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貌因子提取法和目视解译法,对该区进行定量解译分析发现,山顶面与主夷平面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