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地震资料解释和野外地质调查,在塔里木盆地南部发现中生代碰撞相关构造.同碰撞构造发育于西昆仑山前、阿尔金山前和麦盖提斜坡,为晚三叠世冲断构造.既有晚三叠世新形成的冲断构造,也有先存构造的复活(如车尔臣断裂).碰撞后构造见于西昆仑和阿尔金山前,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侏罗纪—白垩纪正断层及其控制下形成堑—垒构造.晚三叠世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52.
城市概念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理念,面向城市概念设计的虚拟城市系统可以采用逼真生动的虚拟场景预演其理念特征,帮助设计师对设计理念进行正确评估.以四川资阳场景为试验区域,设计了支持城市概念设计的虚拟城市系统,并构建了虚拟城市景观模型库.  相似文献   
5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试分析技术,对塔中地区10口井16个志留系沥青砂岩包裹体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包裹体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其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所测得的微量元素丰度差异明显,同一井区内或不同井区之间,各井主要的微量元素分布规律表现出从构造低部位向构造高部位方向,微...  相似文献   
54.
浙江北部地区位于扬子及华夏两大板块相交接的江绍断裂带的北段,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有石角、平水、桃红和西裘等岩体,年龄位于814Ma~932Ma之间。本文获得的该时期含白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960.1Ma±6.5Ma,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SiO2质量分数普遍较高,变化于72.89%~74.82%、w(CaO)为0.24%~1.44%、全碱含量较高(7.46%~8.50%)且K2O质量分数普遍高于Na2O(w(Na2O)为2.08%~4.41%、w(K2O)为3.22%~6.00%之间),A/CNK为0.98~1.34,为偏铝质到过铝质系列;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HREE=12.02~16.10),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1.02~24.16),具中等至弱的Eu负异常(δEu=0.21~0.85),而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则相对亏损。以上特征均表明浙北绍兴地区新元古代早期花岗岩类可能源于过铝质熔体,局部富集白云母晶簇的岩相学特征也表明岩石类型类似于富云母的过铝质花岗岩类(CPG),物质来源可能为富云母的变泥质沉积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环境更可能为同碰撞及后碰撞环境,与陆壳碰撞加厚导致的剪切重熔有关。  相似文献   
55.
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超深层是塔里木油田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评价天然气资源量超万亿方。基于岩心、薄片、分析化验、测井及生产资料,对博孜—大北地区的油气源、储层、盖层特征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地区油气输导与充注特征,深入分析了博孜—大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聚集过程,明确了博孜—大北万亿方大气区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成藏具有“早期聚油,晚期聚气,超压充注,垂向输导、高效聚集”的总体特征。“早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使烃源岩具备持续生烃能力;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和断裂体系的垂向输导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先决条件。成熟-过成熟的烃源岩,平面成排成带、垂向叠置分布的圈闭群,优质储层相带以及巨厚膏盐岩盖层在博孜—大北地区有效叠合,形成高丰度、超高压的大气藏群。  相似文献   
56.
针对城市基准站网稳定性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RTK)测量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基于多平台RTK进行测试,在测试平台的基准站网中加入10 cm的高程误差,对测试数据的误差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数据高程方向表现出8.57 cm的系统差,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监测基准站的稳定性,特别是整体沉降趋势信息,还可以反映RTK平台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7.
南海北部盆地构造运动的认识向来存有争议,尤其是在珠琼运动的厘定上更是难以统一。通过分析南海及其周缘盆地的动力学背景特征,认为珠琼运动为发生在始新世至渐新世的一次大型伸展构造运动,根据其动力学背景可分为两幕。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在珠琼运动期间表现出明显的两期伸展背景,分别对应珠琼运动的两次幕式活动。根据福山凹陷沉降速率变化、控沉积断裂与不同期次断裂分布特征,认为珠琼运动一幕的活动时间为早—中始新世,即54~39.4Ma,动力学机制为印度洋板块俯冲欧亚板块引起东南方向的地幔流并导致太平洋板块俯冲后退;珠琼运动二幕的活动时间为晚始新世至渐新世,即39.4~25.5 Ma,起因于海南地幔柱柱头到达岩石圈底部引起东南方向的伸展效应。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管棚预支护技术在两类自然条件下的施工情况分析对比,阐述了煤矿井下管棚预支护技术的特点.这为复杂构造条件下煤矿井巷的掘进寻找出一种新的支护技术,拓展了管棚预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9.
根据弱混合型河口海域的水流条件及边界条件,针对温热排水污染源,从物理机制入手,提出了三维 多层二维平面综合预测模型,对排污口区域,用三维模型考虑了垂直方向的流动及流场的梯度变化,同时考虑了垂直方向的热量交换和温度场的梯度变化,对远离排污口区域,用多层平面二维模型,考虑各层的流速场和温度场的梯度变化。通过对实际河口海域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刘开元  王祥 《岩土工程技术》2002,(4):191-194,233
以广珠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堤试验的沉降测试结果为例,对目前国内计算次固结沉降的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提出对于工后沉降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应考虑次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