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11.
塔里木南缘煌斑岩的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坤一  张传林  赵宇  董永观  王爱国 《地质科学》2003,38(4):532-534,518
在塔里木南缘皮山县境内发现东西向煌斑岩带,它们呈脉状产出,围岩为前寒武纪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变质粉砂岩及石炭纪玄武岩、结晶灰岩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地区的钾镁煌斑岩相似。从煌斑岩中挑选的金云母经ArAr测年,获得理想的坪年龄为217.65±0.39Ma,40Ar/36Ar39Ar/36Ar等时线年龄为217.27±1.38Ma,与坪年龄一致。这一年龄值代表了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与阿尔金断裂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它代表了塔里木南缘在这一时期重要的走滑事件。煌斑岩带的发现,对塔里木南缘的金刚石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2.
西昆仑西段三叠纪两类花岗岩年龄测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西昆仑造山带海西晚期-印支早期(三叠纪)花岗岩发育,但已有的测年资料、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及少量的构造学观察还没有对本区这一时期造山事件的时间尺度做到准确把握。对西昆仑西段海西晚期两类构造特征完全不同的花岗岩露头尺度的观察、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一类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形成时代为240.5 ±1.8 Ma,表现出同造山过程中的花岗岩变形特征;另一类块状含角闪石花岗岩的年龄为228.2±1.5 Ma。根据两个岩体的构造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时期,是甜水海地体与西昆仑南带晚古生代岛弧沿麻扎-康西瓦缝合带碰撞峰期的产物,代表了沿麻扎-康西瓦分布的古特提斯洋一个分支的闭合,而228 Ma块状含角闪石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220-190 Ma持续发育的花岗岩是南昆仑地体拼合到北昆仑地体之后在其南部形成的新的深成岩浆弧带。这一研究为西昆仑海西晚期-印支早期构造演化提供了更精细的时间制约。  相似文献   
113.
酒西盆地为河西走廊西段的一个压陷性盆地,其内发育了多条晚第四纪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是未来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震源区.通过对酒西盆地和邻近地区9个潜在震源区的长期地震活动水平的对比研究,发现不同震级档的潜在震源区基本处于各自的一个地震活动水平档上.据此将玉门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水平与其它潜在震源区对比,并结合区内活动构造及历史地震等活动特征,判定其震级上限为MS7.0.指出地震活动水平对比方法可作为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永登-古浪高速公路鸟鞘岭隧道工程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构造地质、地应力、区域及近场地震活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对隧道工程的进口、洞身主体和出口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价,指出了工程场地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地震影响及可能触发的地震灾害效应,为长线隧道工程场地的抗震性能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15.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建筑抗震设防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陇东黄土高原区地质构造环境、历史地震影响与破坏特征、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等几方面的研究,对该区地震动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区黄土场地及地形地貌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效应与分区特征.研究表明,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影响主要来自中远距离的大震,地震动持续时间长,长周期部分相对丰富,黄土场地及地形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地震动参数具有明显的地貌分区特性.最后对比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给出了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建筑抗震设防参数的一些建议,认为在抗震设防参数取值中适当提高特征周期,对峰值加速度则按地貌分区取值.  相似文献   
116.
赵泽贤  王爱国  孙崇绍 《地震研究》2012,35(3):367-373,442
分析了甘肃陇南武罐高速公路所处陇南地区强震动记录的地形效应及频谱特征,研究了在地震危险性概率计算中地震动地域特性的简化与抽象过程,应用地震动记录地形效应及地域频谱特征对重大工程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从而给出具有地域特性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结果与地域地震动特征分析结果之间有一定差异,根据地震动特征分析结果,对危险性计算结果中动力放大系数βmax和特征周期T进行一定的调整,以给出适合本区特征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117.
针对传统GNSS控制网中需要多人多台设备同步观测的缺点,提出了利用CORS来进行单点测量的模式,并利用Bland-Altman对两种测量模式进行检验。采用CORS单点测量模式代替网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在网观测中多台设备同步观测的缺点,根据Bland-Altman检验,测量结果能达到E级网测量结果。基于CORS单点测量模式的实践表明,本文所提的测量模式不仅能满足区域控制网的要求,也能较好地提高高精度控制测量的效率,研究结果是对高精度控制测量方法的补充,可以应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等项目中。  相似文献   
118.
张向红  杨斌  张向阳  王爱国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3):240-245,F0003
对宁夏中卫南F201左旋逆走滑断层长度一直存在不同意见。通过八个方面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F201断层长度至少是1709年中卫南7 12级地震破裂带的长度。该地震破裂带西起营盘水东,东到双井子,并扩展到刘岗井以东的石圈沟附近,近东西向延伸长110 km。由小红山—孤山子、西梁头—腰岘子沟、窟窿山—碱沟、青驼崖西—寺口子沟东及山羊场—刘岗井东5条次级剪切断层段组成。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探讨了地图合并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范畴、一般流程;讨论了地图合并的概念、方法;论述了地图合并的主要内容;重点综述了地图合并的相关算法.这些问题的研究丰富完善了地图合并技术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0.
3D GIS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DGIS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Skyline提供的相关技术,建立了3D数据库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相应的国土资源专题信息,最后利用开发包TerraDeveloper结合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03对3D GIS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