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遭受严重影响和破坏,已威胁到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此,根据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以甘肃省为例,对影响地面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设施现状、变化趋势及破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评为"优"的占12.3%、"良"的占42.1%、"差"的仅占8.6%,且"差"的均为一般站,基本站无"优",表明基准站探测环境整体较好。各评估项目中周边建筑物或植物、日出和日没仰角3项得分率低,基准站的各评估项目得分率较高。全省超标障碍物的平均遮挡率为53.1%,主要受站外障碍物遮挡影响,其中基准站障碍物遮挡最小,基本站最大。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站址迁移率为67.9%,一般站自建站至今未迁移的占比最高,2008年至今90%以上的迁站主要因探测环境破坏和城市规划建设影响。遏制这种局面需要建立探测环境分类保护机制,对可能影响探测环境的建设项目纳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并联审批程序,建立国家级气象站探测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从技术、管理上实现全省站点探测环境的动态评估和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2.
戴维乐  王炜 《地震研究》1998,21(2):134-140
使用1972年-1992年期间华北地区的在震资料进行地震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危险度D值的空间扫描,研究它们在缔结 区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期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大体于震前半年左右的短期阶段,C值与D值中期异常区存在三类不同形态的变化,其中大部分震例的C值或D值中期异常区出现明明的缩小乃至消失。本将这一特征作为短期异常的标志;第二类表现为它们的中期异常区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三类表现为其中期异常区出现明显  相似文献   
123.
使用1972—1992年期间华北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危险度D值的空间扫描,研究它们在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期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大体于震前半年左右的短期阶段,C值与D值中期异常区存在三类不同形态的变化,其中大部分震例的C值或D值中期异常区出现明显的缩小乃至消失,本文将这一特征作为短期异常的标志;第二类表现为它们的中期异常区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三类表现为其中期异常区出现明显扩大。文中还讨论了C值、D值用于短期地震预报的方法和预报效果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4.
2002年我国沙尘暴的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2002年3、4月沙尘暴发生频率以及相应的月和候的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大槽发展和加深是造成该年沙尘暴偏北路径多的主要成因,并且是影响华北、东北甚至华中的一种主要环流形势。东北低涡维持期间生成的副冷锋次天气尺度系统,可以产生强局地沙尘暴。使用GMS-5的卫星观测资料的亮温数据,对沙尘暴在冷涡天气下的沙尘输送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沙尘暴在向下游输送沙尘时的空间分布,特别指出了在东北冷涡强烈发展的形势下,沙尘可以向东北方向输送,影响东北、远东,甚至更北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5.
沙尘暴天气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 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该文重点论述自然因素对沙尘暴的影响, 拟从七个方面对沙尘暴的形成及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即沙源分布与移动路径、时间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产生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沙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起沙机制、大气辐射特性及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数值模拟。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在沙尘暴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6.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 3.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研制成功的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 3.0将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技术相结合,引入了驾驭式的推理机制,除具有第一代专家系统的符号推理与解释功能、以及第二代专家系统的学习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能力,是一个全新的专家系统。ESEP 3.0由知识编辑、机器学习、驾驭式模糊推理机和解释等4个子系统组成,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概况。  相似文献   
127.
知识表示是专家系统建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知识表示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智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3.0中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知识、地震学和前兆预报知识、机器学习知识、综合预报知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知识以及支持知识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模型。这些知识表示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示各类地震预报知识。  相似文献   
128.
1979年5月,在嫩江下游老坎子附近采集到一尾全长126厘米,体重18公斤的大鱼,从形态上看,它似鲶非鲶,似六须鲶而又非六须鲶(图1)。经室内生物学测定及形态解剖学观察,初步鉴定是一尾鲶与六须鲶的天然杂交种。关于鱼类的种间杂种,已有许多报导,但在鲶科鱼类方面我们尚未见过报告。为此,特将该鱼有关资料简报如下: 在研究工作中,得到柴象浩副教授热心指导;金琼贝、童墉昌同志参加了生物学测定;李长生、唐云梯同志为标本拍摄了照片,在此谨致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29.
在四川盆地华蓥溪口地区首次发现了发育在二叠纪栖霞期的微生物灰泥丘,该灰泥丘以灰泥作为支撑结构;参与建筑的生物主要是菌类微生物,其次为多门类无脊椎动物,如有孔虫、腕足等,但生物物种分异度较低,丰度较高;岩石类型主要为生屑泥晶灰岩以及凝块石等;灰泥丘可划分为丘基、丘核及丘翼。根据地化分析,华蓥溪口栖霞组剖面野外样品古盐度Z值均122,且δ~(13)C0;δ~(18)O变化在-6.33‰~-4.22‰,向上δ~(18)O总体为正偏移,表明海平面逐渐下降。恢复的古水温在33.60~24.26℃。V/(V+Ni)比值为0.51228,U/Th比值为8.28205;指出华蓥溪口地区处于水体较深,水动力较弱,温度较高的超咸缺氧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微生物丘的发育,并影响了造礁生物的发育和生长,是导致栖霞期没有发育骨架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0.
讨论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重点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将人类认识气象灾害的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气象灾害的启蒙认识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阶段、气象灾害的减灾工程阶段和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阶段。同时,引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同理念。以现在时刻为划分点,将过去已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风险。最后建立了基于SWOT的远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气象工程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