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位移谐波激励下拱顶锚固储罐的动力屈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下储罐罐壁发生屈曲是其主要的震害形式,研究储罐的动力屈曲特性尤为重要.以位移简谐波为水平激励,运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高径比分别为0.82、1.24和1.85的3种拱顶锚固储罐进行动力屈曲分析.根据Budiansky-Roth动力屈曲准则,通过谐波位移幅值对应的加速度峰值PGA和储罐位移响应,绘制特征节点的"伪平衡路径"轨迹,以确定临界加速度峰值,判断储罐动力屈曲.3种储罐模型在位移谐波激励下均为弹性屈曲.通过动力屈曲分析得出结论:储罐屈服的位置随高径比的不同有所不同,屈服多发生在径向变形最大处,罐壁内外面的塑性总应变值和屈服应力值大小不同等.最后以储罐模型B为例,将以"伪平衡路径"轨迹确定的临界应力与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2.
133.
以师生比为衡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9年山东省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山东省小学师生比呈平缓波动趋势,中学师生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山东省小学师生比空间过程呈现由“极核式”向“条带式”演变特征,高值区具有明显中心外围的圈层结构特征,鲁西南、鲁西北及鲁东南形成了低水平塌陷区;中学师生比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向均衡迈进的趋势,高值区由多核心演变为单核心结构,低值区连片分布于鲁西南、鲁中、鲁东南及鲁北地区,且呈现半环带状圈层结构特征。山东省中小学师生比存在显著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高值先导区以山东半岛为主,低值陷阱区分布于鲁西南和鲁北部分地区。教育政策与制度、人口结构变动、区域发展不均衡、空间近邻效应是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For Microwav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sounder (MWHTS) measurements over the ocean, a cloud filtering method is presented to filter out cloud- and precipitation-affected observations by analyz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imulat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of MWHTS to cloud liquid water, and us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between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in clear sky as a reference standard.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rofiles are retrieved using MWHTS measurements with and without filtering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and one- dimensional variational (1DVAR) retrieval methods,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ects of the filtering method on the retrieval accuracies are analyz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tering method can improve the retrieval accuracies of the MLR and the 1DVAR retrieval methods, but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that of the ANN. In addition, the dependencies of the retrieval methods upon the testing samples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1DVAR retrieval method has great stability due to that the testing samples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retrieval accuracies of the MLR and the ANN, but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at of the 1DVAR.  相似文献   
135.
GPS浮标数据反演海浪谱的理论仿真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PS浮标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测量设备,近年来在海面高度现场测量和星载高度计定标方面取得了重要应用。通过仿真试验对反演海浪谱的方法和流程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从GPS浮标测量的海面高度序列中提取海浪谱的方法。首先,使用Longuest模型生成了海浪波面位移时间序列,并通过Pierson-Moscowitz风浪谱对波面位移的统计特性进行约束,其随机性由相位引入。结合典型潮汐和GPS浮标仪器噪声的仿真时间序列,合成了仿真时间长度1h的1Hz(每秒1次)随机海面高度序列。然后,利用自相关函数法,进行高通滤波和数据压缩,得到了仿真的海浪谱。该仿真结果和理论海浪谱非常接近,可满足海浪谱反演的需求。最后,通过山东石岛外海的GPS浮标现场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的适用性。本文的研究解决了GPS浮标反演海浪谱的关键问题,丰富了海浪谱反演的手段,拓展了GPS浮标的应用领域,有望为未来我国的星载波谱仪定标服务。  相似文献   
136.
微波湿温探测仪(MWHTS)的通道响应函数(SRF)一般被认为近似于矩形函数,然而从实际SRF的测试数据来看,MWHTS各个频段不同通道的SRF存在一定的带内波动。本文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拟器(ARTS)模拟了MWHTS中118 GHz各通道不同场景的亮温谱,并输入至前期建立的MWHTS系统仿真模型中,通过定标得到了仪器的输出亮温,进而评估实测SRF对亮温测量及其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的影响,并利用卫星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亮温偏差与实际SRF的带内波动呈现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当带内波动大于3 dB时,亮温偏差可以达到0.2—0.5 K。SRF的带内波动会造成大气温度廓线反演误差,特别是在高度为1.8 km时,误差最大可以达到0.8—0.9 K,该仿真结果与卫星实测数据结果一致。因此在使用数据同化方法对数值天气预报(NWP)进行模拟时,需要特别注意具有较大SRF带内波动的通道所引起的亮温偏差,这对于未来卫星数据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7.
花岗岩研究几百年了,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今天的花岗岩研究存在很多争论,主要表现在如下11个方面: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关系问题、花岗岩分离结晶问题、水岩交换问题、构造环境问题、埃达克岩与压力的关系以及Sr/Y值等问题。针对花岗岩的现状,文中着重探讨了今后花岗岩如何研究的问题,并提出3点建议。一是要解体岩浆岩类,将花岗岩从岩浆岩类中独立出来(与玄武岩并列)。岩浆岩包括幔源以及壳源两种类型的岩石,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玄武岩和花岗岩。玄武岩是幔源的,花岗岩是壳源的,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而仅仅因为玄武岩和花岗岩都属于岩浆岩而要把花岗岩与玄武岩捆绑在一起,用一个理论统一解释玄武岩与花岗岩的问题,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二是花岗岩研究要从源头抓起,从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抓起,要改变花岗岩专家过分关注对侵入体研究的偏向,把精力集中到花岗岩起源的研究上来。三是下地壳填图可能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花岗岩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是花岗岩地球动力学意义之所在。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是与残留体处于平衡的,不同的花岗岩有不同的特征,主要反映了他们形成的源岩的特征。变质岩与花岗岩之间存在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