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71.
酒东盆地营尔凹陷早白垩世断陷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青藏高原和华北板块两大构造带交汇处的河西走廊带中西段酒东盆地,早白垩世为典型断陷盆地,但对其断陷形成机制存在明显争议.因早白垩世两大构造带的主体构造作用明显差异:北—南向挤压和北西—南东向伸展,为深入了解哪一种作用是控制早白垩世酒东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特选取远离新生代强烈活动的阿尔金断裂带,在河西走廊带中西段...  相似文献   
172.
地质年代的精度、准确度和分辨率的水平决定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回答一些关于"深时"的生态、气候、生物演化和基础地质问题。目前用于定年和对比的技术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等,但各有优缺点,甚至有时不同定年系统所获得的结果存在一些矛盾。"地时"(Earhtime)研究计划就是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通过整合、校正和提高地质年代学和定量地层学方法,发展出一套新的地质年代学技术,使地质年代的误差达到0.1%的水平,实现精确确定地球历史的时间及先后顺序。中国东北松辽盆地发育连续、完整的白垩系为开展高分辨率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机遇,将是对"地时"研究计划在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应用的良好补充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3.
酒泉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北缘西部,是走廊盆地群西端的一个重要的富油气盆地,酒西盆地是酒泉盆地的次级盆地之一,下白垩统已钻获多口中、高产工业油井,显示具备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白垩纪酒泉盆地的成因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对酒西盆地红柳峡早白垩世地层的实测剖面沉积相研究,得出当时的沉积环境具有由深湖亚相向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到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演化序列,说明盆地发展经历了初始断陷阶段、断陷扩张阶段和坳陷阶段,是具有典型的断-坳双层结构的盆地。在结合盆地勘探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对比,提出白垩纪酒泉盆地与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类比中国东部早白垩世伸展断陷盆地的成因,提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及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漂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4.
仲巴微地体之定义及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5万西藏仲巴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结合1∶25万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被认为属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夹持于两套混杂岩之间呈狭长分布的海相古生界为主地质体进行了研究。建议统一使用"仲巴微地体"术语以体现其构造属性,并初步定义为:仲巴微地体是指南东起于萨嘎县北查藏一带向北西到中印边界附近、被札达—仲巴—查藏和穷果—门士两条主断裂限制、一套以海相地层为主的地质体,它是由海相(震旦系/)奥陶系—三叠系组成的地层地体。进一步对比研究提出,仲巴微地体大致以巴噶—马攸木为界可分为幕霞和霍尔巴—仲巴两个地层分区,前者岩性未变质—弱变质,地层单斜、褶皱开缓;后者前石炭系以中低级绿岩相—片岩相为主,发育紧闭和同斜倒转褶皱;该地体可以划分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四个构造层,大致反映了其构造和沉积演化。  相似文献   
175.
藏南仲巴地区混杂岩隶属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增生楔构造单元,其中玄武岩与放射虫硅质岩、硅质页岩及泥岩伴生产出,多呈枕状构造,玄武岩时代由伴生硅质岩中放射虫组合约束为早白垩世。仲巴地区混杂岩内玄武岩具有高P_2O_5(0.34%~0.87%),低Al_2O_3(13.48%~15.38%)和Mg~#值(15~35),高Fe(全Fe_2O_37.62%~13.16%)、Ti(TiO_2=1.76%~3.11%)和贫Si(SiO_2=43.57%~51.99%)特征,为一套Fe—Ti玄武岩,且呈碱性,是玄武岩浆依高铁贫硅趋势发生较高程度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Ia/Yb)_N=8.48~32.04),无明显Ce、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几E)(如Ba、Th)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Zr、Hf),无明显Nb、Ta异常,呈现典型OIB型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仲巴玄武岩形成于洋岛环境,且处于一个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其岩浆源区为主要由石榴石橄榄岩组成的富集地幔,发生了6%~10%部分熔融,岩浆上升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受到地壳混染。本文认为仲巴玄武岩可能为地幔热柱成因,指示新特提斯洋洋盆早白垩世可能存在热点。  相似文献   
176.
羌塘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唯一未大规模勘探的含油气盆地。研究其地质结构,将为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油气地质条件评价奠立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羌塘盆地“古生代南、北基底有别,中生代周缘板块构造边界限制,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形强烈”这一典型的缝合带上的多旋回复合、叠合盆地,利用盆地内部的钻井与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对其分层地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发育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中侏罗统布曲组与中侏罗统夏里组泥岩、膏岩、膏泥岩等4套区域性滑脱层;此外,还发育下侏罗统曲色组泥质岩,上侏罗统索瓦组的泥灰岩、泥岩,始新统唢呐湖组的膏盐、泥岩,二叠系煤层等4套局部性滑脱层;基底内部发育韧性剪切层。它们在垂向上将羌塘盆地分划为软弱层与能干层相间的多套组合。受区域性滑脱层控制,羌塘盆地发育分层变形系统;滑脱层上、下构造几何学样式差异较大,运动学指向也不一致;整体表现为大型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系统。分层滑脱变形系统约束了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分层滑脱变形将为进一步认识羌塘盆地,评价羌塘盆地的油气保存单元提供新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7.
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柳区砾岩是喜马拉雅造山作用过程中重要的沉积记录。然而,目前对该套地层的构造属性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因为尚未发现来自冈底斯中酸性的火山岩砾石,部分学者认为其是在印度和洋内岛弧碰撞形成的。本次工作对柳区出露的柳区砾岩进行了详细的剖面实测、沉积学观察和物源区分析。地层由厚层的砾级到巨砾级的砾岩以及相对较薄层的砂岩和泥岩组成,砾石包括硅质岩、基性-超基性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以及板岩和千枚岩。砾岩分选差,磨圆差,颗粒支撑和基质支撑均发育,根据岩相组合判断其形成于冲积扇和辫状河环境。较大的砾径以及极低的结构成熟度表示为近源堆积,暗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为该套砾岩的重要源区,而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为板岩和片岩的主要源区。岩屑砂岩的碎屑颗粒统计结果显示岩屑的含量为82%~85%,其中沉积岩屑为主(82%~95%),石英颗粒以单晶石英为主。碎屑锆石U-Pb年龄有453~579Ma和737~889Ma二个主要的范围,而缺少200~400Ma的锆石年龄。上述观测都说明日喀则弧前盆地、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为柳区砾岩的重要物源区。由于柳区砾岩内部含有日喀则弧前盆地提供的物源,所以柳区砾岩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之后沉积的。而柳区砾岩内各成分的变化反应源区对物源贡献的变化,同时记录了造山带隆升的历史,具体表现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首先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和日喀则弧前盆地相对较快隆升,并遭受剥蚀,为柳区砾岩的沉积提供初始的物源,随着印度板块的俯冲,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开始隆升,成为了柳区砾岩的物源,主要提供板岩和千枚岩。进一步的俯冲使得蛇绿岩带大幅度隆升而阻碍了日喀则弧前盆地和冈底斯继续提供物源,使得柳区砾岩上段石英砂岩中缺少火山岩石英和再旋回的石英颗粒。  相似文献   
178.
藏北高原地质演化及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9.
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白垩系的厘定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王成善  万晓樵 《地质学报》2000,74(2):97-107
文中对藏南江孜地区深海一次深海白垩纪地层层序、系统及厚度进行了厘定。建组剖面甲不热、维美等构造复杂,地层层序变化大,重复多。厘定后的岩石层单元有加不拉组、床得组和宗卓组。加不拉组是一套以黑色页岩为主的地层,跨不白垩统一上白垩统三冬阶,下分黑层段和白层段;床得组由紫红色页片状泥灰岩组成,各坎潘期早-中期;宗且即著名的“北家混杂堆积岩”,页岩中含大量外来岩块,时代为坎潘期晚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期。白垩系厚  相似文献   
180.
本文着重阐述了西雅尔岗地区晚白垩——老第三纪的最为发育的冲积扇环境,沉积作用方式及十分特征的相标志。此外,还讨论了由冲积扇伸进湖盆所形成的一种扇三角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