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1961—2015年江西省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江西省8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M-K非参数检验、MuDFiT多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等方法,研究了江西省1961—2015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和极端气温重现期。结果表明,近55a来江西省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累计升 温约0.94 ℃,冬季增温最明显,赣北和赣中地区增温幅度较大。年平均最高气温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分界点,之前呈显著下降趋势,降温率为0.8 ℃/(10a),之后显著上升,升温率为0.4 ℃/(10a),赣中和赣东北地区极端高温频次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为0.8 ℃/(10a),赣北极端低温频次最高。对于40 ℃以上高温重现期,上饶、抚州和吉安站为10a一遇,南昌、九江、宜春、景德镇、鹰潭、新余和萍乡站为30a一遇,赣州站则为50a一遇;对于-10 ℃以下低温重现期,景德镇和抚州站为50a一遇,南昌和萍乡站为100a一遇。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江西省雨凇过程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怀清  彭静  赵冠男 《气象科技》2009,37(3):311-314
基于江西省83个常规气象站近50年雨凇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雨凇天气的时空分布规律。利用Gumbel分布函数,对全省历年雨凇过程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年雨凇天数等时间序列进行了重现期分析,并对2008年初江西省出现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评估。结果表明:①江西省雨凇主要出现在冬季,以2月为最多,春、秋季在高海拔站偶有发生;②全省雨凇发生概率以中部和北部鄱阳湖北段沿岸最多,赣东北、赣西北和赣南最少,山区多于平原和丘陵;③2008年初江西省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主要致灾因子是大范围、长时间的雨凇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之长均创近50年之最,雨凇过程持续天数之长超过100年一遇,影响范围之广超过3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3.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多媒体气象科普软件"气象大观园"的设计思路.希望通过对开发工作的总结,整理出对软件开发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GIS支持下的江西省冬季农业合理布局气候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历次亚热带山区气候考查资料的基础上 ,建立了冬季气候要素垂直变化分区模型。引入GIS中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 )为主要因子 ,推算了全省不同地理背景下500m×500m网格点上的气候要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工具 ,按照给定的指标和模型 ,通过图层间的逻缉运算 ,得到江西省冬季农业气候区划专题图和5种冬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专题图 ,为冬季农业的合理布局气候区划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定量评估鄱阳湖及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文中收集整理了2015年流域水资源、农作物及水产品产量、污染物排放量、水土流失等数据,运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等对江西省鄱阳湖及五河流域年度流域物质生产、水资源供给、水环境承载力、蓄水功能和水土保持五大功能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鄱阳湖及五河流域2015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经济价值为4.53×10~(11)元,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比例最高的是流域物质生产,为54%,这反映了江西省是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农业大省。江西省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水资源供给、水环境承载力、蓄水、水土保持等其他功能价值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服务功能价值将得到更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全球独有的古文献资料,而江西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和农业大省,有关气象灾害的古文献记录较为丰富.江西省气象局搜集省内地方古文献资料,整理得到了《江西省地方志气象资料集》和《江西省地方志气象灾害记载翻译资料汇编》,为进行江西省气候变化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并较好地解决了古文献中未对气象灾害进行定量的问题.目前对鄱阳湖流域千年旱涝序列的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说明运用地方古文献研究江西省气候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历史气象资料,建立江西省异常气候要素数据库。基于此数据库,用气候评价的方法,对我省的气候异常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分析,提出对策。并按照这个思路,建立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9年江西省靖安森林试验基地观测资料,分析了靖安森林站空气负离子浓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天气条件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靖安市年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为2187个/cm^(3),其中夏季浓度最高为2910个/cm^(3),秋季最低为1756个/cm^(3)。此外,浓度日变化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其中春夏秋冬四季峰值分别出现在10时(北京时,下同)、06时、09时、13时左右。日尺度上浓度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月尺度上其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雨天的浓度高于晴天,四个季节雨天峰值分别出现在开始降水的7~9 h、7~15 h、9 h、9~11 h后。当降水量在0~10 mm时,降水对空气负离子浓度没有明显作用,随后浓度随降水量增加而上升,当出现暴雨天气的时候,浓度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