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GRACE卫星数据改正GPS连续站垂向位移时间序列中的周期变化,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区域共模噪声误差,计算获取西秦岭地区GPS连续站的垂直运动速率,并将其作为速率参考基准,联合水准观测资料基于线性动态平差模型,处理得到西秦岭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西秦岭整体处于差异性的快速隆升,主要是由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缩短作用所致。六盘山和天水南侧均以3 mm/a速率抬升,是本区上升最快的地方;其次是陇西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分别以2 mm/a和1 mm/a的速率上升;秦岭造山带和渭河盆地的西部表现为下沉,但渭河盆地下沉最快。西秦岭现今地壳垂直运动可能暗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今横向逃逸运动通道已从早期的西秦岭-秦岭地块向北转移到六盘山构造带、鄂尔多斯地块南部。  相似文献   
52.
利用SBAS-DInSAR技术提取腾冲火山区形变时间序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6景JERS-1 L波段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线性形变相位、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以及地形残差相位的分离,提取了腾冲火山地区1995—1997年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雷达视线向),与2003—2004年的GPS观测结果对比表明,SBAS-DInSAR技术提取地壳形变的精度可达亚厘米级。时间序列形变显示胆札-高田断裂两侧形变差异性显著,可能与其下方存在的地壳岩浆囊的活动有关。打鹰山地区地表形变揭示其下方可能存在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53.
2002~2003年长白山火山区的水平运动缺乏中心对称性分布特征,本文采用同一深度沿三个互相垂直方向拉张的点源模式模拟了长白山火山区的岩浆囊压力变形源. 在介质参数为Vp=6.700 km/s,Vs=3.8700 km/s,ρ=2900 kg/m3的均匀弹性半空间中, 联合利用2002~2003年长白山火山区的GPS观测数据和水准数据, 结合PSGRN/PSCMP代码和遗传算法反演长白山火山区的压力变形源特征. 反演结果表明,由三个垂直的不等量扩张方向确定的椭球状点源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长白山火山区岩浆囊压力变形源. 岩浆囊深处9.2 km,在走向为34.4°,倾角为82.2°的断层面的法向方向体积扩张量最大,达到7000000 m3;在走向为3028°,倾角为78.5°的断层面的法向方向体积扩张量次之,达到6598071 m3;在走向为337.7°,倾角为14.0°的断层面的法向方向体积扩张量最小,达到5220160 m3.  相似文献   
54.
基于GPS的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水平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地壳运动网络观测”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GAM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和大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该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①青藏块体地壳运动的东北边界应为海原断裂带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带;②甘青块体西侧子块体以北东向运动挤压和地壳缩短为主,东部子块体以整体顺时针旋转为主;③鄂尔多斯块体可能存在逆时针旋转运动,其旋转速度在块体西南侧的六盘山断裂处一带最大,向北至块体西北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5.
西安市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多年来的垂直形变资料,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地面垂直形变的演化特征及其规律,并结合地下水活动和地面沉降分层标的监测资料,分析地面沉降成因。西安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急剧沉降。  相似文献   
56.
南黄海海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两大板块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新生代构造活动活跃,研究其活动断裂特征进而分析新构造运动规律对防震减灾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深大断层控制活动断层的特点,通过多道地震成像处理剖面,结合最新的钻探成果,准确标定了第四系底界地震反射层位,在此基础上解释获得了南黄海盆地西北部与深大断层相关的第四纪活动断层的分布特征。对活动断层的动力学机制分析认为,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区域上受控于菲律宾海板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在该区域所营造的近EW向的挤压应力场,活动断层的属性与展布特征与该动力学机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些大地构造运动力的综合作用,对南黄海地区活动断层发育和地震活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μ������ֽ�ؿ�ˮƽ�˶���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1??2004??GPS?????????о?μ??????????????????????????????????????????????????????????????????1)????????????????????, ?о????????????????????????????????,????μ??????в????????????????????????GPS????????????????2)???е???????-????-????-??????????????????????????,???????????????,????????????-????-????-μ???????С??????????????  相似文献   
58.
GPS���ܵ��㶨λ�������������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λ????????????÷???????: 1)???????????????????δ???????????Э?????????; 2)?????????????????????????С?????????, ?????????IGS???????17С????????????????????????λ?????????????, ?????·???????λ?????????????????????????????????, ?????????Ч?????  相似文献   
59.
????????????丽???????????α?????????????????,??Okada??????????????????????2001??11??14??????8.1??????????λ????????????α??????????????????1??????8.1???????????????????????????????????????λ??????????????40 mm?????2??????????????????????GPS?????????????????????????????????????????  相似文献   
60.
������嶫�����˶��ֽ����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о???1999??2004?????GPS??????????????????嶫???????????????????????????????????????????壬??????????????????????2001??11??14 ??????Ms8.1????????????????????????????????????????????????????????λ????????????????????????;????λ??????????????в??????????????????????????λ????????????????????????????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