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就高鲁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地貌特征作了分析.结果 表明:该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为山地,以中起伏亚高山(42.43%)为主,其次是中起伏中山(34.89%);河谷切割深,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发育;平均坡度23.4°,以较陡坡(32.58%)、陡坡(25.86%)为主;半阴坡(26.61%...  相似文献   
72.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3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种群的13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湛江和海南临高的种群形态最接近,福建厦门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第1主成分23.084%,第2主成分17.976%,第3主成分15.321%,第4主成分13.84%,第5主成分12.707%,第6主成分7.770%,累积贡献率为90.699%。逐步判别选入6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F检验结果显示,4个种群形态差异显著(P0.01);同时建立了4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P2均为100%。综合判别率为100%。3种多元分析结果均认为,4个种群日本囊对虾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体重、头胸甲的性状上。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不同水氮管理条件下棉田系统氮素养分的吸收利用及其残留状况,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对比了Ⅰ不施氮+常规滴灌;Ⅱ常规施氮+常规滴灌;Ⅲ常规滴灌+优化施氮;Ⅳ大田漫灌条件下的水氮管理,四种水氮管理策略对棉花养分吸收、产量、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中棉株地上部的最终干物质与氮素总累积量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优化施氮处理显著减少了施氮量,但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优化施氮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减少了土壤中Nm in的残留;收获后优化施氮处理中氮素盈余量(121 kg/hm2)较常规施氮处理(232 kg/hm2)显著降低;优化施氮处理大幅度的减少了氮素的表观损失。  相似文献   
74.
就SR-28地热井出现的由坍塌引起的卡钻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事故原因分别采用了套铣、测卡、爆炸松扣等技术手段进行了处理,并取得了成功。介绍了该井事故的处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5.
基于雷达海冰图像互相关的冰漂流场测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在每年冬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冰情,它直接影响结冰海区的石油平台、船舶以及港口等设施的正常作业,对海冰的观测与预报随着上述海区的开发利用越发显得重要,利用航海雷达连续准确地跟踪海冰漂移运动轨迹,是当今观测、调查、研究冰漂流移动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的科研人员利用雷达成像技术对渤海的冰情进行了长期的雷达海冰观测、研究,在由雷达海冰图像对海冰的物理特征的识别、分类以及冰漂流场测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1-4]。  相似文献   
76.
安徽淮河中游平原第四系研究,最早是由杨钟健、周明镇先生进行的.他们根据江苏泗洪下草湾、戚咀和泊岗村附近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瓣鳃类化石研究,将更新统自下而上划为下草湾组、泊岗组、戚咀组.六十年代初,张可迁同志根据淮北1:20万综合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对区内第四系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意见,将下更新统称为下草湾组,上更新统称为下蜀组,且认为中更新统可能缺失.七十年代,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根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近卅年来于淮北平原施工的大量第四纪钻孔资料,将更新统自下而上建立了蒙城组、潘集组、茆塘组.显而易见,本区第四纪下限的专门性工作很不深入,基本是以岩性为分层依据;  相似文献   
77.
X荧光分析技术在航磁异常地面查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天山135号航磁异常点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大型勘查设备测量和探槽揭露工作很难开展;此外,受气候条件限制,适合查证工作的时间较短。因此,采用X荧光分析技术结合传统物探方法的技术路线,在航磁异常查证阶段综合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γ能谱测量、野外现场X荧光快速分析和岩样物性分析方法完成航磁异常的检查。根据野外X荧光分析发现135号航磁异常西南部有新的铜元素含量异常点,结合现场踏勘捡样发现孔雀石矿化现象,判断135号航磁异常西南部有铜矿化点的存在。在铜矿化区域通过大比例尺现场X荧光分析快速定位两处新发现的铜异常,并圈定了矿化范围;在工程验证阶段采用"以钻代槽"技术,结合X荧光分析和微区X荧光分析方法研究矿化展布特征、矿物成分,评价矿化价值。通过135号航磁异常查证工作,结果表明X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勘探方法,能够缩短野外勘查周期,高效地完成异常查证及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78.
陶器资源——江西红土岩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江西红土岩物质组成特征及与宜兴紫砂土的相似性,对江西红土岩进行了较系统的陶器实验与研究。江西红土岩系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工艺特征适合陶器要求。按其分布规律和物质组成特征可分成两类:酸性红土岩和碱性红土岩。在详细分析两类岩系工艺性质的基础上,对江西红土岩这一陶器资源进行了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79.
绿化工作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校园绿地植物有助于优化校园绿地植物引种以及配置。运用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统计方法,就云南师大启园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产地、生长型、适应力、多样性、绿地成本以及造景满意度等做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启园绿地植物种类较多,共57科,89属,132种,但引种的乡土树种种类较少,仅占18.89%。部分植物适应力较差,长势不良,引种成本较高,而植物景观功能性较差等。今后启园绿化应加强规划,合理配置乔、灌、草等植物,充分应用乡土树种,营造和谐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