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春辉  王安建  孙旭 《地球学报》2023,44(2):378-386
随着中国锑矿产量下降以及全球新能源领域对锑需求量的增加, 全球锑原材料供需格局正在改变。对全球锑原材料贸易格局的现状及演化过程开展分析, 有助于世界各国构建弹性的锑原材料供应链。本文基于物质流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定量刻画了四类锑原材料(锑矿石、锑金属、锑初级加工品、再生锑)的全球贸易格局(2002—2020年), 分析了典型国家(地区)的锑原材料贸易结构及贸易地位变化特征, 总结了贸易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 (1)锑初级加工品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品种, 其贸易量占全球锑原材料总贸易量的一半以上; (2)中国和美国分别是贸易地位排名前两位的国家, 印度、欧盟、韩国是贸易地位上升最快三个国家(地区); (3)欧盟锑金属的进口来源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显著降低了对中国的进口依赖, 表明欧盟近些年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多元化进口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4)中国在全球锑原材料供应格局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在下降, 与此同时, 全球锑原材料贸易格局正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φ形构造由环形构造与线性构造叠加构成。线性构造晚于并切割环状构造,形若希腊字母φ。它可分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和地质4类,并有矿田、矿床和矿体3个等级。环形构造多控制矿床和矿点的分布范围,线状构造多控制矿床、矿点、矿体和异常的展布。φ形构造是应用多学科综合找矿预测方法在晋东北进行找矿预测时发现并总结出的一种构造模式,在中国北方已知金矿床得到验征。它是脉状金(银)矿床的一种重要勘查模式。本文介绍φ形构造模式的概念、类型、级别以及建模工作方法,给出了实例,讨论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安建 《地质学报》2009,83(10):1365-1375
三江中南段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古特提斯演化过程和陆内汇聚造山过程均伴随大规模的成矿作用,但是其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统一进行成矿带划分不能清晰地反映区域成矿规律。本次工作按前寒武纪、古特提斯阶段和陆内造山阶段进行了成矿带划分,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系统提出了经过三江中南段地区至东南亚的5条展布千余公里长的大型成矿带:大理-哀牢山Cu、Ni、PGE成矿带,兰坪--思茅盆地铅锌、银铜钴、汞锑多金属成矿带,金沙江-哀牢山铜金矿带,东南亚锡矿带西带和中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成矿带中存在的若干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的形成与碳酸岩关系密切。在白云鄂博矿区外围,西矿区西南部中新生代沉积覆盖区,也存在一定规模的碳酸质岩石,其成因属性对白云鄂博矿床的形成具有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岩石学及矿物学研究发现,该碳酸质岩石实际为火成碳酸岩。【研究结果】碳酸岩总体受流体交代程度较弱,根据矿物组成,可分为白云石型和方解石型两种类型。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碳酸岩样品富Sr(>4940×10-6),Mn(>2150×10-6)以及Ba(>106×10-6),REE平均含量为938×10-6,远高于本区沉积碳酸盐岩;样品全岩δ13CV-PDB和δ18OV-SMOW值范围分别为:-3.7‰~-4.2‰和6.7‰~7.7‰,为典型原始火成碳酸岩特征;岩石具有较均一的Sr同位素组成,87Sr/86Sr=0.702815~0.703185,表明它们为地幔...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和显微镜下观察,对云南兰坪盆地东北部维西—乔后断裂带上三叠统石钟山组(T3s)中产出的铅锌矿床成因进行厘定。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内存在大量典型的同生沉积矿床标志,如:纹层构造、条纹条带构造、网脉构造、黄铁矿条带软沉积构造、黄铁矿草莓状结构、黄铁矿胶状构造、闪锌矿同心环状构造等。青甸湾矿床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的δ34 S介于3.7‰ ~ 8.1‰,均值5.34‰; 闪锌矿的δ34 S介于5.2‰ ~ 10.0‰之间,均值为7.18‰; 方铅矿的δ34 S介于5.2‰ ~ 9.9‰之间,均值为7.275‰,铅锌矿床硫来源于海水硫酸根无机还原。结合矿床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该区铅锌矿为喷流沉积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兰坪盆地北部上三叠统含盐层位的厘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大量室内岩矿工作,首次指出兰坪盆地上三叠统至少存在2套含盐层位,上含盐层位于三合洞组上段(T3s2),盐类物质以石膏、天青石为主,下含盐层位于三合洞组下段(T3s1),以天青石为主。天青石和石膏均呈中厚层层状产出,与顶底板地层产状一致。不同地区含盐层岩石组合及序列不同,横向上不具有可对比性,提出其并非正常蒸发沉积产物的认识。同时,含盐地层又是盆地内铅锌矿重要的赋矿层位,因此上三叠统含盐建造层序的厘定对深化认识区域铅锌矿床成矿机制、指导盐类矿床和铅锌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色岩系中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直是矿床地质研究的重点.澳大利亚布朗斯Co-Cu-Ni多金属矿产于古元古代黑色岩系中,属典型的层控矿床;该矿床中主要成矿元素为Co、Cu、Ni和Pb,矿化分带不明显,蚀变微弱.δ34S均值范围为-5.21‰~14.78‰,估计生物成因的硫占一定比例,后期有细菌还原硫酸盐成因的高硫同位素组...  相似文献   
18.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运动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离断层带是一个上盘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温剪切带,由具有剪应变和压应变的典型S-L糜棱岩构成。低温构造岩也包括发育于下盘的几个糜棱岩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变质核杂岩与西侧覆盖未变质的中生代沉积岩并置,东部受第四纪断层作用影响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盆地。通过对点苍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研究,结合邻区变质核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及古地磁学分析,我们认为:位于东南亚红河断裂和实皆断裂带之间的扇形区域内出现的变质核杂岩与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区域性伸展作用有关,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块的差异性旋转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约33Ma开始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和回退所致。  相似文献   
19.
大水式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冈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大水式金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新类型金矿,其矿化特征独特、埋藏浅、品位高、化学成分简单、易采选、具有委高的经济价值。矿体呈脉状、不规则囊状或漏斗状产于西秦岭造山带三叠纪碳酸盐岩中。矿石主要为一套热液成因的红色、褐色硅化岩和硅质岩,极端贫硫化物。矿石组构和矿物组成等反映出的成矿作用方式主要为热液渗滤交代、构造裂隙和角砾岩孔隙前限空间的充填沉淀作用以及古构造岩溶内相对开放空间中的沉积或堆积作用,构成比较  相似文献   
20.
植被的发育限制了遥感在地质学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多种类植被发育地区不能直接地根据波谱特征进行岩石与矿物方面的填图.利用线性波谱分离等技术方法可以从植被、基岩或土壤混合信息中区分出多类别植被波谱,从像元混合光谱中减去各植被类型所占的像元光谱强度,从而可以求出土壤光谱强度及其所占的份额,有效剥离出岩石和土壤信息.在试验区利用多种类植被干扰消除方法,进行遥感蚀变矿物和岩石填图,具有极大的可靠性.该技术可以在中等植被发育地区的遥感填图中得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