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登陆海南的热带气旋中尺度降水分布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  许向春  黄耀怀  王凡 《气象》2009,35(3):15-20
利用每小时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资料,以1996-2005年在海南岛登陆的热带气旋为研究对象,按照气旋移动路径将其分为4大类,从4类不同路径的7个个例分析揭示了登陆海南热带气旋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登陆前10个小时之内,中尺度强降水基本上分布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而热带气旋登陆后,中尺度强降水开始出现明显的"离心"或"偏心"特征.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在登陆前后,其最大降水中心的强度变化也有明显差异.登陆前后,中尺度强降水基本均出现在气旋中心西南到东南侧100~200km内,表现出明显的南北不对称.个例分析也证明,热带气旋强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72.
王琳  李晶  周慧  王凡 《海洋科学》2023,47(9):91-102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海洋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为了防止、减缓和扭转未来海洋健康和功能的恶化趋势,联合国启动了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简称“海洋十年”)规划,以整合全球海洋相关领域的资源与力量,科学地保护海洋并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为海洋领域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群体更加高效、合理地共同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也为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科技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通过梳理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的发展过程和已批准的行动与活动,结合文献信息分析,深度解析了“海洋十年”规划的发展和实施动态,探讨了“海洋十年”规划的热点研究主题。自2020年9月,联合国正式发布“海洋十年”规划以来,共有来自60个国家的409项行动获得“海洋十年”的批准,其中包括47项计划、277个项目和85项捐助,研究热点主要是海洋政策制定与海洋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海洋十年”活动的实施与协调、能力建设、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我国全面参与“海洋十年”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73.
利用Argo资料和《世界海洋数据集2001版》(WOD01)温盐历史资料,通过对代表性等位势面上盐度分布的分析,探讨了次表层和中层等不同层次上印尼贯通流(ITF)的起源与路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ITF的次表层水源主要来自北太平洋,中层水源地既包括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同时也不能排除有印度洋的可能性.在印度尼西亚海域西部,ITF的次表层和中层水源分别为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和中层水(NPIW),经苏拉威西海、望加锡海峡到达弗洛勒斯海,层次越深特征越明显.在印度尼西亚海域东部,发现哈马黑拉-新几内亚水道附近存在次表层强盐度锋面,阻隔了南太平洋热带水(SPTW)由此进入ITF海域;中层水具有高于NPIW和来自南太平洋的南极中层水(AAIW)的盐度值,既可能是AAIW和SPTW在当地发生剧烈垂直混合而形成,也可能是来自印度洋的AAIW向北延伸进入ITF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新疆库车坳陷西段古近系高溴岩盐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库车坳陷油气钻井进行岩屑观察编录及采样工作过程中,在库车坳陷西段北部KS208井深部发现有古近系古-始新统库姆格列木群(E1-2km)高溴岩盐岩屑。岩盐岩屑表面光洁干净,透明-半透明,可见解理特征;内部可见沿生长环带发育的原生包裹体及呈面状或串珠状分布的次生包裹体,偶见暗色-棕色烃类包裹体;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7~75℃之间,保留有一定的古温度信息,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87~129.2℃之间,体现的不同深埋条件下岩盐所处的地温条件。以上特征表明盐岩岩屑保留有岩盐沉积-演化的信息,为原生岩屑。通过对岩屑进行基本化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基本确定KS208井高溴层位的溴主要赋存在盐岩中,并以类质同象的形式替代了岩盐中NaCl中的Cl。KS208井古近系高溴岩盐的发现意义重大,指示了库车坳陷在古近纪盐类沉积阶段可能存在卤水的南北迁移,导致钾、溴的分异;或是岩盐在重结晶过程中发生了溴的析出与局部富集。此外,高溴岩盐的研究对于开拓我国急缺的溴资源新类型(固体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5.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级地震.本文通过处理、分析GPS数据,得到破裂断层北侧100 km附近的同震位移及震后形变信息.在观测区域GPS点监测到10 mm左右的同震位移,其中最大为南向14 mm,东向5 mm.同震位移呈现一致性的东南向运动特征,证实于田地震存在显著的左旋走滑分量.震后台站向西南方向运动,与同震位移方向不同,说明同震位移和震后形变具有不同的形变源.近普鲁断裂两侧的GPS点震后运动方向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于田地震可能触发了普鲁断裂的左旋滑动.普鲁断裂在于田地震发生后呈现的构造活动特征揭示普鲁断裂是康西瓦—西阿尔金断裂带的一部分,兼具左旋走滑与逆冲分量,吸收了青藏高原西北缘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向逃逸与北向入侵作用.  相似文献   
76.
ImODUcrIONTheIndo-PadricregionbeweenMindanao,NewGuinea,andtheIndonesianArchipelagoistheonlydeeppassagefromthePadricOceantotheIndiandrincyig.l),Fig.lMapoftheIndoThdficopon(Internalframeisthemodeldomain)andobendupper1aperimtSthereinsmrandhasareivedconsiderableattentionhauseofitSlocationbetweretheIn.TheIndonesianThappearstobepotentiallyboortantintheevoluhonsofthewesternboundaryatandthewarmpoolinthewesternPadric,andplaysacrudelroleinthehcatandsaltbalanceoftheworkl'soasnoprdon,l986).Nume…  相似文献   
77.
INTRODUCTI()NThenorthwardflowingMUCbelowtheMCwasfotmdandnamedbyHuandCui(1989,l99l)usinghydrographicdataofOctoberofl987and1988gatheredddring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mtilti-institutionalpro~onAirSeaInteractionintheWesternTropicalPacificandIntemalCliInaeChange(CAS)-Recently,WangandHu(l997,hereinafer,wn)eednedtheMUCdrodricstmctUreusinghydrOgraPhicdataof1lcmisesconductedatnear8"NzonalsectionsbytheCASprograrnandthePRC-USJointProgramonAir-SeaInteractionintheWestemEqUatorialP…  相似文献   
78.
初步分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在TOGA—COARE IOP连续三个航次中部分CTD和ADCP原始观测资料指出:90-210m间大于35的盐度极值除存在准日周期变化外,在量值上还存在约73d的周期变化。但受资料长度的限制,目前尚无法确定上述周期是否属于稳定周期。在上述深度范围内亦存在较低盐度和温度水体侵入现象,其强度存在10—15d的周期变化。等温线和等密度线常出现振幅达10m以上,周期约3d的振荡,而且有时表现出次中尺度涡(submesoscale eddy)及涡旋链特征。比较风、SST、混合层深度间的关系时发现,风强度和大风维持时间对SST和混合层深度的影响很大,如西风暴发过程可使平均SST降低0.5℃左右,使平均混合层深度加深8m以上。分析西风暴发过程及西风暴发后洋流铅垂变化和洋流随时间变化发现,西风暴发过程导致79m以浅深度上的东向射流,且19m深处流动随时间顺时针改向,79m深处流动随时间逆时针方向改向。  相似文献   
79.
海洋观测能力建设的现状、趋势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洋观测是海洋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海洋科学的创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观测能力的提升.介绍了国际海洋观测能力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目前海洋观测能力建设所面临的挑战.针对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需求和海洋观测能力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0.
利用一个全球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对北赤道流分叉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模式结果表明北赤道流的分叉纬度,在表层大约是15.2°N,随深度而向北移动,在1000m深度大约为20°N.北赤道流分叉在春、夏季节偏南,而秋、冬季节偏北,可能主要与局地的Ekman抽吸有关.北赤道流分叉的年际变化周期表现有准2年、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