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篇 |
大气科学 | 61篇 |
地球物理 | 83篇 |
地质学 | 176篇 |
海洋学 | 42篇 |
综合类 | 27篇 |
自然地理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统计了不同震级地震的深度分布,数据显示:震级越低,深度分布的范围越广;随着震级增大,震源深度有集中在地壳中上层的趋势。通过分析中小地震深度分布特征的原因,结合强震发生的条件和特性,对中小地震前兆机理进行了解释。本文的结果和认识对判定中长期强震危险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湘西北晓坪坳陷位于湘西北铀多金属成矿带的北部,是整个成矿带上有用元素种类和矿物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通过对研究区系统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矿化元素中U含量介于(1.50~210.30)×10-6、V含量变化范围为(26.32~17 812.13)×10-6、Ni含量变化范围为(18.32~6 634.10)×10-6、Mo含量变化范围为(2.70~12 406.41)×10-6,与上地壳相比,这几种主要的矿化元素浓集系数,均达到了几十倍至上千倍。通过电镜观察和探针测点发现晓坪坳陷中发现的铀矿物以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为主,铀石相对较少,Ni主要以含镍黄铁矿、辉砷镍矿等独立的矿物形式存在,Mo主要以胶硫钼矿的形式存在,V主要以黏土吸附和类质同象形式存在,没有发现钒的独立矿物,同时发现少量方铅矿和闪锌矿。在晶质铀矿和铀石中发现了元素Y,在赋矿岩石气泡孔洞中发现晶质铀矿+辉砷镍矿+闪锌矿的高温矿物组合,以上发现指示晓坪坳陷黑色岩系成矿作用,与海底喷流过程中不断上涌的深源高温含矿热水关系密切。统计发现晓坪坳... 相似文献
134.
13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地带性规律,冻土构造以及融区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不同作用下形成的冻土(冰缘)地貌,并对青藏高原的冰缘期进行了初步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136.
寒武纪中期(相当于第三世的第五期、鼓山期和古丈早期)是塔里木地区重要的盐岩、膏盐岩盖层沉积期。对该阶段塔里木地区古地理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将有助于其油气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野外调查和收集分析了13个露头区、17口钻井的地质剖面资料,并参考部分地震勘探成果,重塑了塔里木地区寒武纪中期古地理轮廓,绘制了古构造-沉积环境图。研究表明:(1)寒武纪中期的古地理格局基本承袭了寒武纪早期的特征,但南天山洋盆、北昆仑洋盆和库鲁克塔格—满加尔拗拉槽半深海-深海盆地范围明显扩大,而塔里木陆表海(浅海)盆地范围有所缩小;(2)寒武纪中期,塔里木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形成了面积达23×104 km2的蒸发台地,沉积数百米厚膏盐岩地层为油气的储存提供了优质封盖条件。 相似文献
137.
2008年6月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开展观音堂-高滩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图幅东部龙潭一带,于一大套厚层砂岩的黑色含炭板岩和薄层砂质板岩中,发现大量保存完整的笔石化石。这群笔石包括单枝宽3mm平旋6圈左右典型的Oktavites spiralis(奥氏螺旋)标本,宽6mm大小网都很发育口部加厚的Stomatograptus grandis(巨大孔笔石)、口部未加厚且大网未加粗的假绞笔石Pseudoplegmatograptus,宽度较小仅3mm且小网发育不足的狭窄网笔石Retiograptus angustidens,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利用交互正交试验设计对柠檬酸络合法制备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简称Mn/Ce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点考察金属配比(Mn∶Ce=7∶3、1∶1、3∶7)、焙烧温度(350℃、500℃、650℃)、焙烧时间(2 h、3.5 h5、h)等3种因素对催化湿式氧化(CWAO)降解正丁酸过程中Mn/Ce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配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有显著影响(置信度p分别为99%和95%),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无显著影响(p=90%),焙烧温度与金属配比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99%),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n∶Ce=3∶7、焙烧温度500℃和焙烧时间5 h;并对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Mn/Ce催化剂进行XRD、BET和SEM等表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