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稳定同位素是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以下简称洞穴沉积物)中研究最为深入且应用最为广泛的环境替代指标之一.但随着对洞穴系统现代过程监测工作的开展,发现洞穴系统中稳定同位素的演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进一步的工作阐明其真实涵义.因此,研究它在洞穴系统中的信号传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2.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它强调的是一个非地带性问题,是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紧密相关的,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土地退化过程,其中,表土和养分流失与生态系统退化是其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3.
生境泛指生物个体或群落所在的具体地段环境,小生境是小尺度的生境[1].生境的异质性造就了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更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特征[2].自然演替形成的小尺度土壤斑块和小生境异质性对于维持岩溶景观的健康非常重要,生境异质性甚至成为植被演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54.
月球水冰探测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冰是第二次月球探测热潮中的热点问题。 1 994年克莱门汀号 (Clementine)环月探测器搭载的频率为 2 .2 73GHz双基地雷达探测到月球南极一些地区出现同向极化增加等独特的回波特征 ,这些地区正好处于极地永久阴影区 ,表明这些地区可能存在水冰。Arecibo天文台频率为 2 .38GHz的地基雷达对月球极地进行制图 ,也得到类似结论。 1 998年月球勘探者号 (LunarProspec tor)环月探测器搭载的中子探测仪在月球极地永久阴影区探测到高含量的氢信号大多认为是水冰引起的。但雷达探测和中子探测结果均存在多解性。月球表面粗糙度同样可以引起雷达回波呈现出类似水冰的异常特征 ,而中子探测仪测量到的仅仅是氢信号而非水 ,而且月球勘探者号撞击月表之后并没有探测到任何的水蒸气信号。月球极地水冰存在与否、存在形式和存在数量等科学问题的回答需要对月球极地特别是永久阴影区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55.
通过建立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研究区治理前后环境、经济、社会等各项指标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贵州省普定县陈家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治理,研究区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于在洼地沟谷地带发展高效山地农业,种植辣椒、秋葵、何首乌、半夏、丹参等经济作物,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资金产投比和土地生产率提升明显,农产品商品率有所增加。通过对研究区山地坡面开展林分改造,林草覆盖率有所提高,土壤侵蚀模数和石漠化面积比例减少,贫困发生率、农村恩格尔系数和文盲率有所下降。研究区综合治理之后,经济效益评价等级由“差”变成了“中”,生态效益由“差”变成了“良”,社会效益仍然处于“差”,综合效益评价由“差”到“中”,其中经济效益增幅最大,这主要得益于小流域内利用道路积蓄雨水、修建集水池等抗旱设施,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区的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256.
为探究贵州省表生沉积物砷(As)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质岩性类型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在GIS软件基础上,对贵州省1∶20万As地球化学分布图与1∶50万岩性类型分布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表生沉积物As含量(≥40 mg/kg)主要集中分布在黔西南片区,其占全省总面积的6.13%; As含量(≤15mg/kg)主要集中分布于黔东南片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2.50%。(2)碳酸盐岩对表生沉积物As含量分布的制约性强于非碳酸盐岩,以连续性碳酸盐岩的制约性最为突出;同样,灰岩与白云岩的纯度对表生沉积物As含量空间分布也具有制约性,其中灰岩组合类型的制约性较为明显。(3)碳酸盐岩风化成土As的相对富集是贵州省表生沉积物As含量高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本省内连续性碳酸盐岩区表生沉积物As含量大于15 mg/kg并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57.
生态补偿效益、标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赵翠薇  王世杰 《地理研究》2010,29(4):597-606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生态补偿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手段日益受到重视,补偿效益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优化选择补偿区域和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提高补偿效益的关键,机会成本是应用较广的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不同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以及损失的机会成本有差异。我国对区域差异关注较少,补偿标准未能反映农户的真实成本,存在补偿不足或对不需补偿就能提供生态服务的区域实施补偿等问题,补偿资金利用效益较低。国际上比较注重生态补偿的区域差异,在生态补偿效益、促进环境保护积极性等方面效果较好。针对我国目前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58.
生态建设中的喀斯特石漠化分级问题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王世杰  李阳兵 《中国岩溶》2005,24(3):192-195
提出石漠化土地景观+ 成因的两级分类模型,根据景观现状进行第一级分类,按石漠化土地的成因类型进行第二级分类,采用“景观+ 成因”对石漠化土地进行命名。景观分类是利用遥感影像特征解译石漠化强度和分布面积所必不可少的;石漠化土地成因类型与恢复治理模式密切相关,有必要在石漠化土地现状调查时考虑石漠化土地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59.
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特性及其今后研究方向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15  
李阳兵  王世杰  王济 《中国岩溶》2006,25(4):285-289
岩溶石漠化退化土地是目前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中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岩溶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具有不同于其它生态脆弱区土壤的特征,本文将其归纳为成土速率决定的在人类活动尺度下土壤不可再生性即脆弱性、土壤侵蚀(土层丢失)的独特性、土壤退化过程中空间分布的斑块化及其与岩性的相关性、土壤退化过程中有机碳活性成分下降和来源变化、土壤退化导致岩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中断。因此,在退化岩溶生态系统的研究中,要加强对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特性及退化恢复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0.
The early Early Cambrian strata within the bounds of Guizhou Province are almost predominated by black shale deposition. Recently, however, the authors have found a section consisting of a set of mudstones interbedded with limestones at the basement of the Cambrian at Yingping, Fuquan County,Guizhou Province, which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study of marin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Early Cambri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se negative carbon isotopic anomalies near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at Yingping, Fuqua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global carbon isotopic anomalies at the same time on a global scal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nse negative carbon isotopic anomalies near the Neoproterozoic/Cambrian boundaries at the bottom of the Xiaowaitoushan Member, Huize, Yunnan Province, at the top of the Tsagaan 0loom Formation of Mongolia and at the top of the Salarmy Gol Formation of Siberia, as well as those observed in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Iran, Amman, Poland, Newfoundland, the Great Britain, Canada, etc. Negative carbon isotopic anomalies can be used as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ivision of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ies.There have been found 8 m-thick black shales and cherts below the intense negative carbon isotopic anomalies in this profile. In the black shales there have been found large amounts of fossils such as Bradoricla,gernus Archotuba, indicating that during the period of sedimentation of black shale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there would be large quantities of organic species living in the sea. But in the section of grayish-green mudstones interbedded with limestones with intense negative carbon isotopic anomalies almost no organic fossil has been found. This may imply that the anaerobic event seems to have little bearing on the mass extinction near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whereas the intense negative carbon isotopic anomaly event appears to b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ss extinction occurring near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