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8篇
测绘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美丽的浙大校园,共同见证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共商研究院发展大计.在此,我受姜大明部长的委托,代表国土资源部,代表姜大明部长,向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上午,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召开了一个成功的总结表彰大会,这次会议也会伴随二调成果和二调精神载入我们国土资源事业的史册.利用今天下午的时间,我们召开全国省级调查办主任会议.刚才,高延利同志全面介绍和演示二次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考虑到这项成果十分重要,基础性很强,值得介绍.同时,也考虑到地方很多分管领导和地籍处里的同志变化很大,都是新到岗位,更有必要向大家做个介绍,起到以会代训的作用.下面,我就围绕二次土地调查收尾阶段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30日)这次会议是根据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省建设进展情况,结合年度评估,由国土资源部研究决定,并商请财政部同意召开的。中央领导同志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省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徐绍史部长和谢旭人部长就有关重大项目亲自部署和落实,徐绍史部长还多次提出工作要求。目前,在建的重大工程工期过半,示范省建设年底到期,这两项工作都到了关键阶段。这次会议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25日,根据录音整理)为期两天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座谈会就要结束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前天晚上,汪洋书记在会见徐绍史部长时,对部省开展的节约集约试点示范省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指出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促进了广东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5月25日)经部党组研究决定,今天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今年部作风建设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持续抓好作风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8月14日)根据会议要求,受绍史同志委托,我简要汇报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一、紧紧抓住重要契机,认真部署创先争优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半天的紧张工作,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圆满结束。竣工验收委员会、专家组和王娜同志的讲话中,对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成效。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代表徐绍史部长,向所有在这项工作中付出辛劳的  相似文献   
18.
在春暖花开、杨柳吐绿的大好春光中,我部正式启动“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采访宣传活动。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对中宣部、国新办及中央主要媒体的有关领导和记者朋友们,在百忙中出席今天启动仪式并大力支持、参与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了成都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与地貌的响应关系,重点为邛西构造和熊坡背斜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结果表明:中更新世是成都盆地南缘地区一个较重要的构造变形阶段,邛西构造与熊坡背斜的发育与演化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并导致了古青衣江数次改道,遗留下规模巨大的冲洪积扇——名邛台地。熊坡背斜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自SW向NE总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反映了熊坡背斜主要受到来自南部的动力作用,并呈现自SW向NE扩展变形的过程,显示成都盆地南缘地区流域地貌对其构造变形存在着明显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自贡-隆昌地区注水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四川自贡地方数字测震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资料,并结合注水井(家33井)的加压注水数据,研究了自贡-隆昌地区三个丛集区域(A、B、C)地震活动与家33井注水压力及注水量的相关性,同时从注水区域及邻区局部应力状态呈现的差异研究其发震机理.结果表明:家33井加压注水对其所在的B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负压注水阶段,注水量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不大,地震活动处于较弱状态;加压注水阶段,在压力持续升高的背景下,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其频次、强度与注水量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区三次4级地震震源较浅、且均为逆冲型,震源机制节面与其震中附近断层走向一致.基于大量小震震源机制解,统计获得B区震源机制节面走向和P轴方位较A区相对离散;与川东南地区已有应力场结果相比,反演获得的B区主压应力方位较A区扰动偏大,可见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A、B区域小震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P轴方位及反演得到的局部区域应力场呈现出的差异,与家33井加压注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