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作为现代测绘新技术3S之一,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主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近十多年来空间卫星定位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测绘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因而需要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习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外海岛生态系统管理特点和研究进展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海岛的现实状况和国情,对海岛开发规划、开发程序、开发管理与保护、海岛立法体系建设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各项制度对于我国海岛资源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井下闭合导线控制测量中陀螺定向边布设位置优化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工程算例,给出一般井下闭合导线陀螺定向边最优位置布设方法,验证了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陀螺边优化模型的正确性.结论表明,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陀螺边优化模型能够提高井下闭合导线贯通精度,可为矿井高精度贯通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注册测绘师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测绘市场与国际接轨,并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促进测绘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职业认证考试,对测绘专业教学具有重要启示.通过对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的GNSS知识点分布进行剖析,并以此展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包括讲座责任制教学模式实施、强化实践教学和测绘案例分析能力的提高等,达到GNSS课“促进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GPS案例分析能力,满足国家注册测绘师相关要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典型力学模型。以研究区域的岩性参数和研究块体的边界力作为反演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单纯形法,模式搜索法,鲍威尔法,变量轮换法,混合罚函数法,复合形法等6种最优化反演方法的反演效果和可靠性。结果显示6种方法都有较好的表现。在恰当的条件下,6种方法反演所得参数都达到或接近参数的理论值,迭代收敛图,位移拟合曲线和残差统计分布图直观地反映出6种方法的效果和可靠性,但对单纯形法和复合形法应给予较高的迭代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16.
张俊  独知行  张显云 《测绘科学》2014,(5):96-98,60
半参数模型解算的补偿最小二乘法用于测量平差,是基于残差带权平方和与系统误差补偿项之间的平衡关系而提出的,这种平衡是通过光滑参数来实现的。光滑参数一般利用特定方法在正实数中选取,范围较大。本文尝试在极小化过程中,将残差和补偿项两部分同时赋予光滑参数,给出了此种情况下的半参数模型的解及简单的统计性质。为保证残差和补偿项的平衡关系,解算时,要求两部分光滑参数之和等于1,且光滑参数在不大于1的正数中选取,这样大大缩小了光滑参数的选择范围。模拟算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变形监测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高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及特点、依据工程实施经验和对变形监测数据与变形分析的研究,研制开发了一套集监测数据、管理、计算、变形分析及图形表现等功能为一体的系统软件,本软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测绘模式识别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模式识别理论发展及其在测绘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应用概况,着重对比了统计检验和模式分类在测量数据处理方面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提出了测绘模式识别理论和概念及研究意义,并概述了测绘模式识别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9.
岭估计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岭参数,本文分析和讨论了不同病态指标下,参数范数随岭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斜率法确定岭参数。通过斜率法与L曲线法、LS估计的数字模拟结果显示,斜率法简单、直观,确定的岭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非饱和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土体应变的状态、变化以及土体裂隙的发育规律,在室内设计了一个长150cm、宽10cm、高60cm的模型箱,将传感光纤分4组按不同深度埋入土中,每组传感光纤包括4种类型,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PPP-BOTDA,对干湿循环过程中土体的应变状态进行了监测。试验发现:埋深较浅的光纤受到裂隙发育的影响,在空间上,光纤应变状态呈现不均匀的拉压分布;在时间上,随着土体含水率的降低,裂隙区域的光纤应变呈现出先压缩后拉伸的变化规律,而且光纤应变变化同总裂隙张开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光纤埋藏深度的加深,由于受土体裂隙的影响减小,光纤应变分布较为均匀;吸湿过程中,土体裂隙逐渐闭合,裂隙区域光纤应变由拉伸状态转变为压缩状态,而裂隙两侧区域光纤应变逐渐转变为拉伸状态。结果表明,通过PPP-BOTDA技术可以反映膨胀土干湿过程中土体的应变状态,并对土体裂隙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为土体变形监测及灾害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