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31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西湖原为钱塘江口的海湾,北面的宝石山和南面的吴山原是怀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由于海潮和钱塘江带入的泥沙不断沉淀积厚,终使湾口堵塞而成泻湖,她形成于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今的第四纪全新世。西湖地形南、西、北三面环山,东是冲积平原,西北面由粗面岩构成,南面和西面由砂岩和石灰岩组成,其中尤以石灰岩分布最广。环湖山岩的生成年代远较西湖古老。  相似文献   
12.
13.
各向异性研究是当令地震学研究领域中重要课题之一;三分量地震资料中各向异性的检测是各向异性理论研究成果解决地球科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桥梁。本文简要描述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四种主要检测技术,即偏振图法、协方差拒阵法、质,点振动分辨率法及传输矩阵法,并对这四种技术作了一定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1988年7月29日傍晚到30日晨,浙东宁绍台地区罕见的突发性特大暴雨是由于一个在海上发展的热带对流云团移到浙东地区所引起的。过程雨量100毫米以上区域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包括宁波地区西部、绍兴地区东部和台州地区北部;300毫米以上区域面积约为2400平方公里,在三门县北部、宁海、奉化两县的西部和嵊县、新昌两县的东部,具有明  相似文献   
15.
地球内部非弹性介质广泛存在,垂向线性连续变化非弹性介质模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复速度概念推导得到了复速度随深度线性连续变化的非弹性介质中地震波射线轨迹与等时线方程.理论结果表明:在线性连续变化非弹性介质中,射线轨迹呈圆形,等时面的形状为椭圆.最后对射线轨迹与等时线方程的适用性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岩石层物理的地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1):140-159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岩石层三维和二维结构与大陆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和西藏自治区进行的人工地震测深工作,详细分析了不同爆炸方式(水中爆炸、井中组合爆炸、矿山和洞室爆炸),不同炸药量(1.2~500吨)和不同观测距离(5~500公里)的实测资料,讨论了爆炸方式与衰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中爆炸的弹性波转换系数最大,并以组合爆炸方式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提出地震测深中的地震波衰减遵循关系式:V_m=β(R/W~1/3)-r式中,V_m 为地表运动最大速度,(R/W~1/3) 为折合距离,r 为衰减系数。(r=1.5~1.6)。文中简要讨论了地壳厚度与地震波衰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用爆炸地震资料研究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速度分布的τ法反演进行了探讨,并且在Bessonova提出的平均值方法的基础上,就减少解的不确定性及简化反演过程提出了新的作法:1.τ(p)的上下界各自独立地参与反演而后再将所得到的结果合并起来;2.在τ法反演中,抽去地壳模型中的低速层。根据以上两种计算方案,改进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还用Bessonova的平均值方法计算了我国东部地区地壳-上地幔爆炸地震探测剖面的实例。该地区地壳厚度约为31 km,在18 km深处存在着低速层,厚度约6 km,速度为6 km/s。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马鞍山、常熟两地井中组合爆炸激发的地震波,在马鞍山-常熟-启东长约300余公里的测线上,利用相遇和单支观测系统得到的记录,进行了数据处理、走时拟合和反演计算,并通过射线跟踪和理论地震图等,探讨了地壳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建立了该区成层地壳结构与速度分布的初步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界面的首波和反射波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走时的间断、跳跃,视速度变化,频谱形态与主频率分布,Q值变化与振幅特征表明,在江苏省溧阳地震活动地区,地壳内部存在着深断裂和介质疏松破碎地带。 在该测线所辖地区,地壳由成层介质组成,其平均厚度为32-28km,在该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向东陆缘地带地壳缓慢变薄。 本文最后讨论了剖面所经溧阳地震地区的深部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