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钙华板14C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甑皮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保存较完整的一个人类洞穴遗址,距今有8.0~12.0ka的历史。本文通过对洞穴遗址钙华板^14C年代的测定,并对比了遗址内贝壳和木炭的^14C年代。初步论证了钙华板^14C年代的可靠性,并探讨甑皮岩古人类活动及穴居的最后年代为6.6ka BP。通过对钙华板^14C年代研究为遗址洞穴地层的划分提供了新的年代依据。  相似文献   
92.
2016年5月4日—10日, 海南省海口市红城湖发生了一起硅藻藻华。为明确该起藻华的肇事生物, 于藻华期间采集了水体样品, 经过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 确认藻华原因种为微小辐环藻Actinocyclus exiguus Fryxell & Semina, 该种是我国硅藻的新记录种, 其藻华在我国也是首次报道。微小辐环藻隶属于中心纲硅藻, 细胞单独生活或形成胶质状群体, 细胞个体较小, 壳面直径为6.4~11.1μm, 有2个或3个壳缘唇形突, 壳缘处具有眼斑结构。水体中丰富的氨氮(平均值为2880μg•L-1)和较高的水温(31℃)条件可能是藻华事件的环境诱因。藻华事件导致红城湖40余吨花鰶死亡。经过鱼体检测, 初步排除因为藻毒素、鱼鳃机械性损伤或水体缺氧而致死的可能, 水体盐度剧烈变化等物理应激反应导致鱼类死亡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3.
应用微观模拟技术研究复合驱驱油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孤东小井距复合驱现场试验条件,采用微观模拟彩色动态图像录取分析技术,在多孔介质孔隙水平上量化地研究驱驱油特征;形成复合体系流道,油在其中变形被夹带驱替,是亲水条件下复合体系驱油的主要特征,而油珠一般不发生聚并是其重要特征,将不动油变成可动油而被夹带驱替,改变了水驱后期的水线分布,是亲水条件下复合体系段塞驱的主要特征;与油形成油包复合体系的乳状液而被携带驱替,乳状液滴可变形通过喉道,是亲油条件下  相似文献   
94.
针对传统柱板墙的排水性能差、可绿化性差、预制化程度低等缺点,将传统柱板墙实心立柱改造成中空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段,各部件通过螺栓连接;将其挡土板进行改进,得到一种百叶窗形的挡土板。为确定其适用性、安全性,首先对其进行足尺破坏性试验,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此类挡墙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以下结论:当荷载达到202.5 kN时,对立柱柱底取矩,即当弯矩达到337.50 kN·m时,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当荷载达到335 kN,对立柱柱底取矩,即弯矩达到558.33 kN·m时,达到极限承载状态;该类挡墙在用于路肩墙与路堤墙工况下具有差异性,表现为用于路堤墙时为开口的胀肚形多段“U”形曲线,而用于路肩墙时为闭口的胀肚形多段“U”形曲线;随着车辆荷载距离的增加,挡墙结构受力减小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5.
在边坡、滑坡防治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П形、h形等复合式抗滑桩,由于其多属于复杂的超静定结构,受力形式或荷载分配方式仍存在较大争议,桩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传统方法在求解其内力时往往面临较大困难。有限单元法和强度折减法的结合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该方法求解这一类问题时不需要假定抗滑桩系统的结构类型以及岩土体作用在抗滑桩上的荷载分布形式,因此获得的计算结果往往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文以某隧道进口岸坡的П形抗滑桩为例,在详细分析岸坡稳定性状况以及可能失稳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桩身内力、桩土作用关系以及治理效果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这类具有复杂超静定结构抗滑桩系统的内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计算结果对该治理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
李旭芳  徐敬仙  涂汉桥  丁玲 《测绘通报》2012,(Z1):483-484,572
根据笔者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将多尺度的地图数据集进行组织集成,通过后台服务器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前端互联网电子地图中多梯度的表达。所论述的地图数据建库过程,可以作为数字城市的技术参考,有效地提高电子地图的存储展示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97.
宝兴厂矿区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地层、斑岩体、矿化体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异,有利于开展激电测量,圈定多个物探异常,工程验证发现多金属矿化体.  相似文献   
98.
陶兰初  朱星强  张七道  马一奇  魏总  庞龙  涂春霖  和成忠  刘红豪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06-2022112006
为支撑滇东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热水塘温泉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通过采集区内水样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对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水塘温泉温度为37. 8~42. 2 ℃,pH值为7. 24~7. 75,TDS(溶解固态物质总量)的质量浓度为1245~1840 mg/L,属于中低温弱碱性热矿水。温泉水中偏硅酸的质量浓度为48. 20~60. 57 mg/L,F为2. 86~2. 94mg/L,Sr为8. 60~14. 40mg/L,均达到了硅水、氟水、锶水的理疗水质标准,此外温泉水中222Rn浓度达到了129. 4 Bq/L,接近于氡水的理疗水质标准,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热水塘温泉水中阳离子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SO2-4、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SO2-4—Ca2+·Mg2+型。石膏和碳酸盐岩矿物的溶解是控制热水塘温泉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石膏的溶解占据了主导地位。参与水岩反应的CO2的δ13C CO2(V- PDB)值为-11. 64‰~-14. 24‰,具有明显的沉积有机质来源特征。14C测年结果表明热水塘温泉年龄为 3291a BP,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热水塘温泉由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2101. 9~2138. 3 m,补给区温度为5. 9~6. 2 ℃。利用硅—焓方程法计算得出热水塘温泉的冷水混合比例为0. 84~0. 89,综合硅—焓方程计算的热储温度和校正后的SiO2地热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得出热水塘温泉的热储温度为173. 1~220. 3 ℃,循环深度为2059. 7~2661. 1 m。  相似文献   
99.
广西地处华南地块、印支地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的汇合部位,因特殊的构造部位,广西区内大地构造单元归属、构造单元边界等许多基础地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自新生代以来的板块构造运动对岩石圈的改造,广西地壳与上地幔在地震波速度及温度结构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应用卫星重、磁异常数据以及区域重力和航磁资料对广西地区岩石圈密度和磁化率结构及其与上地壳构造的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地区地壳密度和上地壳磁性结构与现今地表构造较为契合,但下地壳密度结构与上地幔存在不连续现象;此外,岩石圈磁化率结构指示中下地壳存在不同范围和程度的解耦.对广西岩石圈密度与磁性结构的解读认为,在中生代以来岩石圈被大规模改造的背景下,幔源物质上侵至上地壳的规模和范围都有限,这可能是整个广西地区上地幔结构与地壳构造不对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C-02钻孔沉积物孔隙水开展卤族元素浓度和I同位素研究。根据沉积物孔隙水中Cl-、Br-和I-浓度特征,该钻孔可分为2层:上层沉积物孔隙水中卤族元素浓度随深度增加呈递增趋势;下层沉积物孔隙水卤素浓度则出现大幅波动,可能与该层赋存的水合物在钻取采样时发生分解有关。下层沉积物孔隙水的129I/I年龄为20.77±2.4 Ma,明显老于其赋存地层的年龄,暗示该站位的天然气水合物中CH4可能来自下伏的深部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