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658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寒武-奥陶系太阳顶群是西秦岭南亚带最重要的含金-铀岩系,其主要由碳质硅质岩及碳质板岩组成,岩石中还保留了许多沉积组构,如块状构造,纹层构造,韵律构造,结核状构造等,根据岩石学,岩石组合,沉积组构,结合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太阳顶群岩石为被动大陆边缘陆海槽中的非补偿性沉积,形成于半深水的滞流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3.
全球越赤道气流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利用ARC/lNFO建立S-57数据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数字海图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是发展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安全可靠的商业化数字海图产品的重要前提。S-57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颁布的国际通用的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该标准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用来进行数字海图数据的传输。本文介绍了海图数据库建设中对S-57的一些研究情况,提出了如何利用ARC/INFO)平台建立S-57数据体系的参考模式,并对未来电子航海图(ENC)生产和质量检测流程的建立模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志刚  李程  李欢  王国松 《海洋通报》2020,39(2):272-280
近些年,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油需求逐年增长,同时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风险也在加剧。海上溢油会严重破坏海洋环境,危害我国经济发展,加强溢油漂移扩散预报研究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发了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一体化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GIS平台研发,能够在二维电子海图基础上叠加相关的海洋环境动力要素信息,模拟溢油扩散和漂移态势,同时计算剩余油量,估算溢油面积以及岸线吸附程度等。2013年11月22日,山东黄岛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溢入胶州湾。本文利用该系统结合高分辨率大气模型WRF的三重嵌套技术和海流模型SELFE的非结构化网格加密技术,对事故溢油漂移扩散开展了预测工作。预测结果显示,油污受胶州湾内往复流的影响极大,72 h后,胶州湾内外大部分海域都将存在油污,主要集中在黄岛沿岸海域、团岛及浮山湾附近,预测扫海面积为70.32 km2。经海事部门高分辨率卫星观测结果印证,系统模拟的溢油分布较为合理。该系统的业务化应用为相关海上溢油污染应急工作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南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周缘盆地的发育特点在基础上,根据盆地分类的理论、观点、方案,将南海及周缘的三二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划为两型十类,各主要盆地的油气地质特点表明,不同类型的盆地,其油远景不同,分析在板内拉张离散环境中所形成的盆地,其含油气远景最佳,是目前勘探和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从山羊寨哺乳动物化石看柳江盆地洞穴堆积的时代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寨洞穴堆积是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众多溶洞的洞穴堆积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发掘整理与鉴定,采用生物地层学和哺乳动物生活习性对比分析方法,确定其时代为Qp^2.3,晚于辽宁营口“金牛山下组动物群”,早于河北“迁安爪村动物群”和内蒙古“萨拉乌苏动物群”,其特征反映了中国华北与东北过渡地带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面貌,并反映出当时区内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水域条件等生态环境的多次时空变化。如此众多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增加了保护区遗迹资源的多样性和保护价值;为该区洞穴堆积的时代与沉积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改变了区内洞穴堆积仅为中更新世地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丁字湾水文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丁字湾水文观测燃料阐述了该湾温,盐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对潮汐,潮流和余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丁字湾温,盐度分布的月际差异明显,水温8月最高,盐度9月最低,水温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盐度日变化则明显由潮汐所控制,2.该湾潮汐类型属正规半口潮但潮汐日不等现象明显。3.该湾属于正规半日潮流区域,潮流运行以往复流为主,4.8月湾口中部余流从湾外流向湾内,湾口两端余流流向与中部相反  相似文献   
9.
松辽平原区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数据,结合实地地质调查、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cence, OSL)测年及孢粉数据,从地层、新构造和沉积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提出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或湖积物质是区内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NDVI变化的三江源生态环境演变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1 km分辨率的1993年NOAA/AVHRR、2000年和2006年MODIS NDVI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变化强度参量分析三江源地区NDVI的空间变化规律,结合源区内温度、降水、湖泊和湿地变化等调查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研究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在1993-12000年和2000-2006年,三江源地区NDVI下降区域面积分别占源区总面积的50.73%和23.85%.三江源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环境恶化严重,NDVI下降强烈,随着2000年8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该区环境治理取得良好效果,源区NDVI呈现稳定、轻微增加趋势,但局部地区仍存在NDVI下降趋势.综合分析温度、降水、湖泊、湿地和NDVI的变化状况表明,三江源环境变化存在显著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