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9篇 |
免费 | 134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1篇 |
大气科学 | 56篇 |
地球物理 | 90篇 |
地质学 | 546篇 |
海洋学 | 137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84篇 |
自然地理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毛北超高压变质岩体位于苏鲁造山带南部,是由石榴石橄榄岩、榴辉岩、硬玉石英岩和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组成的层状岩体.富金红石榴辉岩和富钛铁矿榴辉岩在岩体中呈连续的层状产出,总厚度达200m,深度>700m,构成了一个大型的钛矿床.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毛北岩体的原岩形成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基性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异结晶作用,形成了由橄榄辉长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组成的复杂层状侵入体,并在新元古代的全球冰期与高纬度大气降水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作用.在印支期的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峰期变质温度>800℃,压力>4.5GPa,富钛磁铁矿辉长岩转变成了富金红石榴辉岩,形成了超高压变质的钛矿床. 相似文献
912.
913.
空间规划政策在中国五年计划/规划体系中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对调节中国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权力下放,中国政治经济背景发生了重要变化,客观需要五年计划/规划体系中的规划内容做出相应调整。本文分析了空间规划元素在中国五年规划体系中从无到有、不断丰富完善的演变特点及其机制,同时指出了五年规划对空间发展作用的变迁:① 初期,并无空间规划,空间发展只是部门工业项目布局的结果;② 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期,空间规划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划定特殊的政策区域和空间分类引导;③“十一五”规划以来,空间规划则以空间分类引导与约束并举的形式出现。通过构建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空间发展状态所引起的规划反馈3 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着重探讨了五年规划体系中空间规划元素的变迁机制。“十一五”以来重点加强和改善了空间规划内容,其目的是使经济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克服中国当前空间管治的各种困境。 相似文献
914.
915.
916.
本文从古水文地质角度探讨了黄梅菱铁矿矿床的成矿机制,结果证实,古水文地质学研究无论对矿床学,还是对水文地质学,都可以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和认识。作者的研究表明,黄梅菱铁矿矿床是含矿岩系(石炭系黄龙组和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沉积期后变化与印支运动共同作用的产物;以沉积水为主,后期的混合水为次的地下水,构成了该矿床的成矿溶液。 相似文献
917.
护壁套管钻孔灌注桩微扰动施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盾构隧道的近距离钻孔灌注桩微扰动施工中,预先将护钢套管旋压至超出隧道底部约3 m后,再用泥浆循环方法进行取土成孔。实测结果表明,由于钢套管的护壁作用,钻孔灌注桩成孔时在钢套管位置几乎不存在地层损失;随着钢套管旋入深度的增加,管内土体的堵塞程度越来越严重,当钢套管旋压至隧道轴线以下位置时发生相对较严重的土体挤压,导致隧道上浮,并发生竖椭圆收敛变形。为减小护壁套管旋压过程中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建议在钢套管旋入过程中同时取出套管内部分土体。 相似文献
918.
受多种因素影响,GNSS基准站坐标序列通常都含有缺值,传统小波分析需要对缺值数据进行内插或补零处理。本文基于小波系数与时间序列观测数据的重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插值的二进小波变换的最小范数解法,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式,并严格证明了传统的补零处理算法与本文的最小范数解法等价。最后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一期27个基准站实测数据以及模拟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非插值算法与插值算法提取的信号差异较小,27个基准站坐标序列的平均残差中误差仅相差2.01%(North),0.54%(East)和1.26%(Up),两种算法提取的信号之差与信号平均方差比仅相差1.16%(North),0.54%(East)和1.62%(Up)。 相似文献
919.
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隅海北站区的4种高寒草甸土壤进行高分辨率采样, 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14C信号; 应用14C示踪技术探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更新周期和CO2通量. 研究得出海北站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2.12´104 ~30.75´104 kgC·hm-2之间, 平均为26.86´104 kgC·hm-2. 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更新周期从表层的45~73 a随深度增加到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或更长.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CO2通量变化于103.24~254.93 gC·m-2·a-1之间, 平均为191.23 gC·m-2·a-1. 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生的CO2通量变化于73.3 ~181 gC·m-2·a-1之间. 矮嵩草草甸土壤30%以上的有机碳贮存在土壤表层(0~10 cm)的活动碳库中, 土壤有机质更新产生的CO2占整个剖面有机质更新产生的CO2通量的72.8%~81.23%. 响应于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储量、流量、归宿变化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0.